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11—— 前浪的传承与后浪的崛起

2020
05/06

+
分享
评论
孙新颜
A-
A+
一旦唤醒了血脉传承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良知、良能的力量就会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那些担心一代不如一代的人,应该看到了此次疫情中青春的绽放。虽然平时两代人可能会有代沟,但关键时刻,一旦唤醒了血脉传承中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良知、良能的力量就会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四大文明古国,有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中国。为什么只有中国可以不在前面加一个“古”字,不称为“古中国”呢?因为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执古之道,以御今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昔秦皇汉武,秦朝虽然形式上完成了统一,但秦暴政,焚书坑儒,不注重文化传承,所以秦朝完成版图统一后很快就更新换代了。而汉朝则传承有序,经过“前浪”的传承,汉高祖白马之盟、文景之治解除七王之乱;才有了“后浪”的崛起,(“后浪”懂得尊师重道而不是将“前浪”拍在沙滩上)汉武帝击溃匈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强大的汉帝国用铁血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中华民族形成了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后浪”的名字中出现了“破奴”、“广汉”……,深得人心,所以“汉人”这个名字一直传承至今。

    如何把传统的变成现代的,把经典的变成流行的,把学术的变成大众的,把民族的变成世界的?这就不能仅仅像疫情突发这种危急时刻才唤醒良知、良能,而是平时也要不忘初心,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承下去,才能彻底让那些担心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放心。

    西方思想智慧简单明了、操作性强,术的层面非常好;而中国传统文化,道很深,但方法论少。心传承孔孟,传统文化的道德良知、仁义礼智、喜怒哀乐、人之四端等都是从人心下功夫,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深入人心的哲学才是王道。《易》曰: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中国历代的大学者,都在从自己的角度不断地诠释五经,但这么多大师都无法完全总结出来一套中国的诠释学。《易》曰: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如果完全被西方那套方法论所绑架,处理复杂问题时往往很被动,常常一叶障目、顾此失彼。而我们老祖宗文化思想,则有一种神奇的大道至简能力和易经智慧(例如:一国两制、一带一路)。 唤醒良知是止观修行,是义理阐释教化人心。在日益思想多元化、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要做到致良知很难。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有些古本为“炁”) 以为和。这里所说“炁”是天地之间的正气;是道德良知、仁义礼智、大爱无疆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管理、领导艺术,其实都是唤醒良知、良能的学问。能不能以文化人、用义理教化人心、唤醒“后浪”的良知,做好知与行的转化,做到时中、权变,则体现“前浪”的智慧。好的“前浪”都会点燃自己照亮“后浪”,带领大家营造一种油然而生的自由、喜悦、充满爱心之氛围,善养浩然正气,使生命觉醒、顿悟。当灵魂真正被唤醒,生命内在的光芒才能真正被激发。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1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2——万化根源总在心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3——莎士比亚太难了需要杜甫、苏轼疗愈心灵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4——论语背后隐藏着大智慧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5——分级诊疗哲学体系与医联体生态系统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6——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7——如何做到“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8——大禹治水与诺亚方舟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9——生命意义为何,全在你的选择

阻止全球灾难需要中国传统文化10 ——王阳明的花与薛定谔的猫

作者:孙新颜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