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周报012期 | 2020年7月13日-7月17日
编者按:数字医疗周报会在每周一和大家见面。往下翻,数字医疗领域过去一周发生的大事小情你都不会错过。提供新闻线索,请加小编微信:fisher006。
宏观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打造健康消费新生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15日公布了《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优化就医体验,打造健康消费新生态。进一步加强智慧医院建设,推进线上预约检查检验。【详情】
加强信息化建设!国家卫健委拟建院前急救信息上报机制
2020年7月1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进一步提高院前医疗急救应对能力的通知》,对各地院前医疗急救工作提出了五项具体要求,其中提到,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调度水平。
《通知》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要建立院前急救工作信息上报机制,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全国院前急救工作信息管理平台。【详情】
地方
总投资超300亿元!上海签约36个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附名单)
7月11日闭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上,又一批重磅项目落地上海。包括百度飞桨赋能中心、华为“鲲鹏+昇腾”创新中心、中智行车路协同应用等36个重大项目,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表示,上海将举全市之力提供最优服务,打造一流生态,培育签约项目成长壮大。【详情】
新疆首个5G智慧医院试点,启动!
7月15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中国移动新疆公司(以下简称新疆移动)、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率先在疆内开展首个5G智慧医院的试点活动。
医疗方面的活动场景包括5G机器人导诊、5G院前急救、院内移动护理查房、5G VR探视、5G远程超声共5项应用的展示,而这些展示只是5G应用在智慧医院中的部分体现。【详情】
医院
三级医院绩效考核表现不佳?数据填报问题突出!
7月13日,广西卫健委官网发布《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于做好公立
医院绩效考核相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提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在考核中暴露出多项问题,其中,“数据填报不规范”是主要问题之一。
《通知》提到,排名靠后的医院多存在数据填报不规范问题,如因为首次参加医师考试通过率为零、电子病历等级偏低、医护比无数据等原因导致丢分,“这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填错漏填”。【详情】
院长观点:临床专科CDSS建设,必须基于“三三三”理论进行整体规划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李济宇指出,目前,专科临床CDSS的开发应用,普遍存在如下三点问题:1、一家医院/单中心开发应用的CDSS,很难在国内同类同级医院进行大范围推广;2、CDSS的开发应用往往缺乏整体规划,一上线问题多多;3、CDSS的开发应用总体规划者不明确,临床应用科室、信息管理部门和开发企业三者之间角色职责混乱,难以协调。
CDSS的专科临床建设应该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它包含场景发现、政策衔接、整体规划、人员配置、患者获得感提升等种种复杂环节。要解决上述问题,绝不是单纯只是信息管理部门的工作而已。因此我认为,临床专科CDSS建设,必须基于“三三三”理论进行整体规划,即:搭建三层构架,协调三个要素、理顺三个关系!【详情】
科技
AI发展到哪一步了?毛军发院士把这三个问题说透了
“众多落地的AI技术正在创造万物智能的新时代,在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智能化将对人类社会形成升维重构。”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接受人民网强国论坛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毛军发看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一、顶层规划不够、人工智能战略发展目标不清晰;二、学科联动不足、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不灵活;三、缺乏校企合作、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不成熟。【详情】
世界首个3D人工眼球问世!部分性能超过人眼!
最近,香港科技大学与美国的科学家团队共同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3D人工眼球。经过测试,其功能要优于现有的仿生眼,甚至部分性能超越人眼。该3D人工仿生眼拥有100°的广阔视野,并具备超越人眼的高成像分辨率和响应率。【详情】
产业
大数据医疗:5大应用、5个痛点、5种趋势
如何利用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医疗水平、优化公卫体系的精细化管理能力,将成为地方政府与科技公司共同面对的一场决定命运的“大考”。
而通过对医疗大数据的分析,人类不但能够预测流行疾病的爆发趋势、避免感染、降低医疗成本等,还能让患者享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大数据+医疗的五大应用为:电子病历、健康监控、医护资源配置、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详情】
为什么说医疗物联网是医疗保健的未来?
可穿戴技术对于医疗保健尤其重要,因为它将为市场引入更多设备,患者可以用来监视活动、生命体征和多个医疗保健数据点。
随着越来越多地将云服务与AI结合使用,物联网设备变得越来越智能,不仅限于将数据从患者传输到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例如,使用云服务进行数据分析的物联网设备智能葡萄糖监测系统和智能胰岛素笔。根据分析结果,胰岛素泵可以为患者注射适当剂量的胰岛素。
另外是使用智能保姆摄像机监视老年患者。这些智能摄像机可以识别出是否出现异常情况。摄像机的另一个应用是用于跌倒检测,然后可以向紧急服务或护理人员发出警报。【详情】
一周好文
怎么写一份完美的电子病历? | 干货
从技术层面看,电子病历建设并不是简单的一个记录系统,而是会涉及到多系统信息的数据交换问题。
如何建设? 1.做好战略规划和组织工作;2.电子病历建设的发展目标;3.在技术层面,除了投入资金保证建设,最好能建立一支自己的工程师队伍。
管理、技术还不是电子病历的难点,真正难点在于公立医院系统能转变思维,能以患者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医院的建设,理念不转变,即使管理工具再先进,患者利益也难以真正落到实处。【详情】
正广泛应用于电子病历的区块链技术,还有哪些医疗可能性?
医疗是数据时代最具有开发潜力的行业之一,在医疗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区块链和医疗可以产生深度结合,大幅提升医疗数据的使用效率。
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表示,目前医疗行业与区块链技术有很多应用场景可以打通,如在病历、一些敏感特护药品或医疗设备、材料方面采用,或者是血液、移植器官、心脏手术器材等的追溯,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优化现有的管理流程,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用户使用体验。【详情】
AI 医疗漫谈:数字病理行业特点、市场、未来方向全分析(一)
据2020年世界病理学大会报告,预计到2024年,病理学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303亿美元达到444亿美元,
从2019年到202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1%。
在病理医生极度缺乏、诊断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和参差不齐、AI等技术人才进一步渗透到医疗诊断等大背景下,数字病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催化。而在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形成一体化的基本模式下,结合病理市场的特点和规模,软硬件+服务一体化的模式有可能跑出来。
因AI技术从细胞病理切入较为简单(细胞形态单一、纯粹)且规模更大,因此AI+细胞病理公司较多,竞争较为激烈,以宫颈癌筛查为代表的细胞病理本身部分被妇产和检验科占据,同时有市场下沉的趋势。【详情】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