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兴怀:把控医院管理的三条命脉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又名上海市五官科医院,成立于1952年,占地33亩,总院位于上海市汾阳路,是在一家犹太医院旧址上建立起的西医专科医院,也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一所集眼科和耳鼻喉科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大医精诚,患者趋之若鹜,医院近65%的患者来自外省市。现年门诊量超过170万人次,年手术量接近9万人次(其中门诊手术5.5万),这与医院有限的建筑面积和员工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一方面,要保证一流的医疗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另一方面,要提高医院的运营效率;同时要兼顾公平原则,平衡好医生的工作压力和收入水平。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院长孙兴怀,从2005年执任院长至今,严格治院,积极改革,在上述三方面成绩斐然,治院经验丰富。
【查看详情】
-
医生准入制:临床实践能力是王道
医疗质量是一家医院的生命线,而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则是保障医疗质量的重要因素。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集眼科和耳鼻喉科医、教、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上,该院的耳鼻喉科专科实力位居全国第一,其眼科位居华东地区第一。
复旦眼耳鼻喉科医院积淀了深厚的医疗质量文化和专家治院的传统,并以此为指针不断优化着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012年开始实施的临床医疗工作准入制,便是一项医疗质量管理的有益尝试。
"临床医疗工作准入制是指,评估每一项临床医疗工作的技术含量,然后严格界定能够从事某项临床医疗工作的医生需要具备怎样的资格。"该院分管医疗质量的副院长,耳神经颅底外科主任迟放鲁教授强调,准入制中所谓的资格,其评判标准是临床能力,而非职称。
【查看详情】 -
巧设医生助理岗位 提升医疗服务内涵
对于中国的医院来说,医生们在门诊时不仅要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还需要完成很多与医疗无关的事情。但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没有办法解决患者与医疗无关的问题,只能拣"主要"的问题解决,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患者的治疗上。这样,就容易引起患者不满意,他们会有更多的疑问甚至认为医生不负责。显然,这不是医生的本意。因此这时候就需要其他力量介入,即引入一些除看病医生之外其他的工作人员,同步与患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单位时间里解决他的大部分问题,或是安抚他们焦虑恐惧的情绪。
医生助理这一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职业,旨在协助临床医生完成一系列临床医学工作,包括协助解释临床诊断,制定治疗计划,操作具体临床事务,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查看详情】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闭环门诊 人本服务
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的专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面对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专家号一号难求便成为了一种常态。为了使患者能有良好的就医体验,医院在优化门诊服务上动足了脑筋。
医院将绝大多数的眼科和耳鼻喉科的门诊号源放于95169挂号网及其电话平台,以及其他高端预约挂号平台,开放周期6个月,满足患者多渠道预约挂号。为让患者能准确地预约到医生,医院还推出了个性化的医生预约网页,由相应的医生与患者互动,这样可以指导患者准确预约,避免浪费患者时间。而诊间预约、出院患者的首次复诊预约,也是对门诊预约方式的一种补充。
通过多次流程梳理和一点一滴的改进,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门诊服务特色,可以这样总结:没有轰轰烈烈,依靠细节取胜;螺蛳壳里做道场,闭环服务有特色;优质医疗资源难得,有序出诊、就诊是关键。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