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骨科产业链浅析(一)
骨科产业链概况
资产投入相对较低,竞争格局较为宽松。国内骨科医疗服务机构分四类:综合性医院骨科、骨科专科医院、中医类骨伤医院、骨科个体诊所。骨科专科医院对规模、设备和资金实力的要求较低,行业进入壁垒不高,且骨科服务类项目较多,高附加值耗材使用占比较大,毛利润较高,因此我国民营骨科专科医院数量不断增长,这一领域仍然面临较为宽松的竞争格局。
老龄化与健康意识提升,骨科疾病患者数量巨大。我国人口老龄化占比逐年提高,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07年的11.6%迅速上升至2017年的17.3%,202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2.48亿人,2025年左右突破3亿。老龄化与骨科类疾病发病发生率正相关。据《2018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我国居民在14岁以下骨科类疾病发病率为2.8%,15-44岁的发病率为20.8%,而45岁以上的发病率则达到了76.4%。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新增的骨科病患者至少在200万人以上。
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大量存在,以腕部、髋骨、脊柱骨折是最常见。老龄化带来的脊柱退变性疾病、骨关节炎也很普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更多居民开始重视骨病健康,近两年骨科医疗保健支出获得了较大的提高,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等常见病加强了早期治疗和预防。此外运动伤等骨科病在青少年中很常见。我国汽车保有量增加,每年全国各地交警接报事故的总量大概在470万起左右,每年大概的道路交通伤亡事故数大概在20多万起,事故总量巨大,涉及骨科治疗。
手术渗透率空间巨大,毛利率居专科前列。根据2017年中国卫生计生统计年鉴数据,骨科平均治疗费用1.1万元。2018年我国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手术量约为228万、59万、65万,共计352万例,按照每一例手术对应一位患者人数,计算出我国骨科手术量年市场规模约387亿元,并预计在2018-2020年间仍能保持 10%以上的增长。
市场渗透率(Market penetration rate)是对市场上当前需求和潜在市场需求的一种比较。对标美国2018年的手术植入物渗透率:创伤21.9%,脊柱7.8%,关节43%,我国骨科手术植入物渗透率极低:创伤7.9%,脊柱1.8%,关节1.2%。可见,中国骨科医疗市场拥有巨大提升空间,骨科专科医院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