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政策影响巨大,骨科医院亟需突破。以往社会资本办医骨科医院(特别是部分性营利性医院)一般靠药、耗加成盈利,医疗业务多实际亏损。医耗联动改革政策下,药、耗加成取消,高值耗材降价,医院只剩下医疗服务收入一个渠道;医保严控检查和检验费用,处罚越来越严厉;DRG按病种支付政策的推广打包付费,降低医院通过提高手术中药品和器械使用扩大收入的可能;营利性医院尽管有自主定价权,但是面对竞争,耗材价格也不得不跟标,减少了收支结余,骨科医院经营面临很大压力。如何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疗效,为患者创造价值,获得患者的信任,在竞争中生存发展,最重要的是需要医院医疗服务转变为新模式。
顶级专家仍然稀缺,高水平管理人员难寻。目前优质的骨科医生资源过度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他地区医疗人员处理复杂疑难骨科患者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庞大骨病患者群体对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的需求。另外,很多医院管理粗放,水平滞后,执业不够规范,缺乏有效运营能力等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社会资本办医虽受追捧,投资骨科医院尚有疑虑。近年来国家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进一步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职业环境。在眼科、口腔、妇产、儿科、肿瘤、精神、医疗美容等专科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一批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服务机构出现,民营骨科医院也发展迅速,连锁医疗机构涌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医生多点执业,该政策推动了骨科医生集团爆发式增长,并已经出现多家知名医生集团。但是有的医生集团没有自己的实体医院;有的骨科医院实力和规模有限,地域布不广,发展后劲不足;有的骨科医院品牌近年来受到一些不良社会事件的影响;些著名公立的骨科医院与社会骨科医院挂牌合作,但是多属于松散结构类型。
骨科医院资本的关注度不高,仅少数骨科医院获得融资。社会资本顾虑一是著名骨科医生集中于大城市的大医院,大医院骨科实力强,社会办医骨科医院竞争力有限;二是骨科不同于皮肤科、眼科等小科室,也不同于口腔科、妇产科业务单纯,骨科开展手术需要内外、检验、影像、麻醉、ICU、血库的支持;三是骨科需要使用高值耗材,会对费用增长、次均费用控制带来压力;四是投资回报周期长。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