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怎么治?生酮饮食竟是一线疗法

2020-01-17   健酮生酮饮食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生酮饮食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使用生酮饮食,以预防大脑的进一步损伤。

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PDHD)是一种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的遗传性疾病,由基因突变引起丙酮酸脱氢酶活性降低的一组疾病,多在婴幼儿期起病。

自1970年首例先天性报道以来,目前全球共有300多例报道,尚无明确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已报道的案例集中在欧美,在韩国、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也有散在报道。

PDH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个体差异较大,包括高乳酸血症和脑病、精神运动发育迟缓、间歇性的运动失调等。

大部分PDHD是由于PDHA1基因突变,引起E1-α亚基功能缺陷。其临床诊断困难,主要依靠PDHc酶活性降低和基因检测发现致病突变。

由于国内儿科脏器活检采样困难,我国尚无患者通过酶学检测诊断为PDHD的报道。因此,PDHAl基因检测发现致病突变是本病诊断的可靠、有效方法。

在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中,糖酵解的最终产物——丙酮酸,不能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减少,导致三羧循环中原料不足,ATP产生不足,导致细胞功能不全。由于脑的能量几乎来自葡萄糖代谢,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常导致神经系统的损害。

此外,丙酮酸在体内大量积累,经乳酸脱氢酶催化生成大量的乳酸,导致乳酸酸中毒。

目前专家共识认为,PDHD一旦确诊,应将生酮饮食作为首选疗法,以避免相关神经和代谢并发症。

早在1921年,生酮饮食就首次被引用作为一种抗癫痫疗法,但直到1976年才被发现对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治疗有效。

生酮饮食已被运用于控制或最小化乳酸酸中毒,减缓其进展,并快速改善疾病。其产生的酮体可弥补PDHD的代谢缺陷,作为大脑发育的一种替代能量来源。

目前,也有许多研究证实生酮饮食治疗PDHD的疗效和安全性。

生酮饮食的临床应用

1976年,Falk等首次报道生酮饮食可有效治疗PDHD。患儿生酮后发作频率、严重性、神经功能恶化都有所降低,线性生长和发育都有所改善。

2005年,韩国一项关于199例难治性癫痫患儿使用生酮饮食的多中心研究中,其中4例患有PDHD,2例发作减少90%以上,研究认为生酮饮食可有效地治疗PDHD。

2017年,瑞士一项最新研究观察了19例PDHD患儿使用生酮饮食的短期和长期疗效。

研究认为,生酮饮食对大多数PDHD患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癫痫控制、共济失调、睡眠障碍、语言发育、社交功能、减少住院频率上表现出积极的作用。

2018最新修订的《生酮饮食共识指南》中也指出,生酮饮食是2种大脑能量代谢疾病的首选疗法,即:

·葡萄糖转运子1缺乏综合征(Glut-1 DS)

·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PDHD)

生酮饮食有效率高于70%的适应症

最后的话

对于线粒体疾病的治疗,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方法。丙酮酸脱氢酶缺乏症为基因缺陷病,并发症较多且预后较差,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生酮饮食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确诊,应尽早使用生酮饮食,以预防大脑的进一步代谢损伤。

参考文献

1.吴莫龄等.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缺乏症一例的临床特点及基因检测. 中华儿科杂志.

2. Prasad C, Rupar T,Prasad AN. Pyruv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and epilepsy. Brain Dev. 2011Nov;33(10):856-65.

3. Henwood MJ et al. Reconcilingdiabetes management and the ketogenic diet in a child with pyruvate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4. Kang HC et al. Efficacyand safety of the ketogenic diet for intractable childhood epilepsy: Koreanmulticentric experience. Epilepsia. 2005 Feb;46(2):272-9.

5. Falk RE et al. Ketonicdiet in the management of pyruv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 Pediatrics. 1976Nov;58(5):713-21.

6. Sofou K1, Dahlin Met al. Ketogenic diet in 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 deficiency: short- andlong-term outcomes. J Inherit Metab Dis. 2017 Mar;40(2):237-245.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点赞
打赏 打赏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