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生和医药代表小心 这次国家要动真格了

2017-05-19 14:43

从医药分开方案的发布,医改公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到近期的规范医药代表的征求意见稿出台,无一不标志着国家重拳打击医药回扣的决心。

在广泛的民意都在批判民营医院靠广告忽悠病人的同时,公立医院的过度医疗其实也是一个存在多年的顽疾,而药品回扣则是造成过度医疗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对于药品回扣的打击力度也逐步加大。

舆论上,从去年央媒公开曝光湖南、上海两地的医药回扣,到今年广东、南京两地医药圈的频频大地震;政策层面上,从医药分开方案的发布,医改公布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到近期的规范医药代表的征求意见稿出台,无一不标志着国家重拳打击医药回扣的决心。

为什么从上至下都在加大力度打击医药回扣?个人认为,这背后还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

【黄石头观点】

事实上,从去年底至今,短短半年时间里,无论国家还是地方政府,都已经在整治医药回扣方面采取了很多果断措施。至于那些曾经或正在踩着医药回扣这根钢丝绳的医务人员或医药代表,是继续冒着风险走下去,还是转换思路回归正途,也到了该认真决断的时候了。

舆论导向——央媒曝光医药回扣现象

2016年12月24日,CCTV-13新闻频道在“新闻30分”栏目中,播报了“高回扣下的高药价”,曝光了以湖南、上海两地6家医院的药价乱象与回扣交易。

报道称:

医生回扣占药价30%-40%。

因为高额回扣,导致药品中标价是市场价批发价的数倍最高超10倍。

国家将试点在公立医院推行“三医联动”,以遏制药价虚高。

2017年1月,在央视曝光回扣事件后,部分公立医院采取了监管措施杜绝回扣。

如:下发通知让医生自查、书面通知禁止医生和医药代表接触、书面通知禁止医药代表入内等。也有一些医院未采取任何措施。

对此次曝光,民间的大部分反应则是:这也叫新闻?

由此可见,医药回扣在大部分人心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政策落实——新医改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2017年3月22日,《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2017年4月8日,北京市行政区域内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药品采购将全部在政府搭建的网上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上进行,药品采购价格实现与全国省级药品集中采购最低价格动态联动。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受财政紧缩的影响,这次国家要动真格了。见“明知山有虎也要虎山行”的中国新医改

也有一些人认为在减少灰色收入的同时,应该大幅增加医务人员的阳光收入,否则未来很容易造成大量医学专业人员的流失。

整顿医院——涉及回扣的医药代表和医生被抓

2017年5月8日,有人爆料,广东医药圈有50多名医药代表因“打单”被抓。

2017年5月11日,传闻南京医药圈大地震。

南京市某大型三甲医院神经外科的一位副主任,因为被情人举报而受到纪委调查。在调查中,该医生共交待出了600多位涉及药品回扣的医生及代表名单,后警方在审讯医药代表的过程中,又得到了一份多达700名医生涉嫌收受药品回扣的名单。

据悉,近期部分公立医院气氛紧张,有医院已经发布通知称不允许药品销售人员(代表)进入院内医疗场所。

整顿药厂——严格规范药厂和医药代表的政策即将出台

2017年5月10日,《中国纪检监察报刊》载了一篇题为“斩断腐败黑手 释放医改红利”的文章,文章中说:

腐败从药品购销环节向医用耗材购销转移,涉案人员由医疗卫生系统的普通工作人员向高端专业型医务人员发展。

消除医疗行业“潜规则”,扭转不正常的医商关系,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机制、对医疗领域腐败做到“零容忍”。

此外,违法成本低也是医疗领域腐败发生的原因之一,在“法不责众”心理影响下,部分医务人员容易出现侥幸心理。

2017年5月10日,笔者撰写了一篇预言未来新医药分离模式的小文:深度新医改后,医药界的“苏宁”“国美”即将诞生?

2017年5月1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发布了“关于征求《关于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实施药品医疗器械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相关政策》(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2017年第54号)”

其第六条规定:

规范学术推广行为。医药代表负责新药学术推广,向临床医生介绍新药知识,听取新药临床使用中的意见。

禁止医药代表承担药品销售任务,禁止医药代表私下与医生接触,禁止医疗机构任何人向医药代表、药品生产经营等企业人员提供医生个人开具的药品处方数量。

医药代表在医疗机构的学术推广活动应公开进行,并在医疗机构指定部门备案。

医药代表误导医生使用药品和隐匿药品不良反应的,应严肃查处。

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生产企业)需将医药代表名单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指定的网站备案,向社会公开。

未经备案公开、以医药代表名义进行药品经营活动的,由有关部门对相关企业和医药代表按非法经营药品查处。

让医药代表回归本职

在国外,医药代表由具备医药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士来担任,医药代表的工作性质就像是一条纽带,连接医生、医院和药厂。

他们把药厂的最新研发动态带入医院,再把医生用药的临床状况反映给药厂,例如药物的不良反应信息和治疗范围的变化等。

在美国,临床医生的新药知识73%来源于医药厂家,来源于医药代表的讲解。医药代表不只是推销员,更是信息传递者,是产品专家。

而在国内,医药代表的主要职责是在辖区内医院进行公司产品的推广销售,完成销售任务。除此之外,他们的主要工作还包括统计药品销售量,及按量给予医生和相关负责人回扣。在国内担任推销工作的医药代表占98%,也就是说,仅有2%才是真正专业的医药代表。

虽然国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在推动新医改的进行,但是众所周知,要想扭转中国医药界沉积多年的乱象仍然积重难返。也许只有当制度执行,政策监管、法律约束、职业规范齐齐到位时,中国的医药代表体系才有可能得以重建,中国的医药代表们才能真正回归本职,公立医院的医药回扣现象才能真正得以杜绝。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医药,医生,国家,药品,回扣,医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