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山有虎也要虎山行”的中国新医改

2017
05/02

+
分享
评论
黄石头
A-
A+
从短期看,每一个阶层都会因为改革而损失部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度过一段阵痛期。但是从长远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为了我们每一个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长久地受益。

编者按:

新医改出台后,我们听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有赞有骂,有褒有贬,更多的是不理解。

黄石头则站在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医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短期看,每一个阶层都会因为改革而损失部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度过一段阵痛期。但是从长远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为了我们每一个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长久地受益。”

(新医疗频道·编辑部.2017.5.2)

黄石头:即便千夫所指 新医改仍然刻不容缓

文:黄石头

中国医改经历了很多阶段,过去的医改,往往是概念先行,媒体新闻先行,但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中国十几年医改进程,一如中国的房地产,越限越涨,越改看病越贵,骂声不断。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最近各种新医改政策密集出台,但却没有事先召集媒体来开新闻发布会,然而我们却清楚地看到,先是北京,后是全国,由点带面,由地方到全国,史上最大规模的深度医改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铺开。

一些敏锐的媒体和医疗从业人士已经有所察觉,所以最近各种媒体和自媒体开始不断地解读,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新医改本来想低调,但事实上,仅仅实施月余,我们就听到了来自各个层面的声音。

从目前的舆论看,老百姓对医改并不满意,原因是看病的费用没有明显下降,有些甚至增加了。

医生对医改也不满意,原因是医护人员的待遇并没有如希望中的改善。

医院的管理者更不满意,因为药价降了,收入少了,医院的负担更重了。

地方政府虽然没发声,但肯定也多多少少有点情绪。因为部分地区因医改导致医院收入下降的部分由地方财政补贴。

看来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并没得到各个层面的支持,反而落得个千夫所指。

然而,即便如此,我个人却仍然坚定地认为:中国的医疗改革必须实施,而且刻不容缓。

为什么?

无论是老百姓、医生、医院管理者,还是地方政府,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医改,所谓的“好”或“不好”,衡量的指标是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切身的利益。

然而,如果站在国家的角度看,就会发现,实施医改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大到国家,小到家庭,其实是一样的,想要保持经济平衡,无外乎“开源”、“节流”两个办法。

中国的房价已经如井喷般暴涨了十年,这十年来,靠着土地财政的丰厚收入,各级政府部门过着“挣得容易,花得轻松”的舒服日子。

虽然社保、医保、农保等各种开支补贴是个无底洞,但在土地财政源源不断地输血下,也尚能勉力维持。

如果房价可以永远涨下去,如果地方政府可以一直有地卖,这个平衡或许可以继续保持。

可惜没有如果。

谁都知道中国现在的房子已经多到够20亿以上的人居住了,而成熟的城市市区可供出售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少,任性乱造新城,一不小心就是“鬼城”遍地,最终可能导致房地产崩盘而引发全面金融危机。

未来如果没有卖地收入了,政府没钱了,拿什么来补贴医疗?拿什么来填补每年都在增长的巨额地方政府赤字及国家财政赤字?

现在中国各级政府习惯大手大脚了,如果没了卖地的收入,单靠税收财政肯定难以为继,而增加税种谈何容易?美国现在正在开启大减税时代,中国因为房地产的虹吸效益,实业界已经一片哀嚎,哪有什么羊毛可以再剪?所以增税几乎不可能。

既然开源不易,那么只剩下节流的手段了吧。

但是,节流也太难。

古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当已经习惯了大手大脚地花钱,一时之间,又哪能收得住?

这就是为什么新一届政府不断地提出,要精简机构,要节约开支。

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家都以为房价不可能再上涨时,去年的房价却出乎意料地再拔新高。

因为如果不上涨,根本没有时间缓冲来进行深度医疗改革,即便因为房价上涨会带来各种负面影响,比如增加金融风险,比如可能产生更大的泡沫。

很多人不明白,以前不是好好的,为什么要改来改去?

这医改分明是越改越贵,为什么政府不为百姓谋福利反而要坑老百姓的钱?

降药价,还不加补贴,这不是把医院往绝路上逼吗?

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必须要医改?

中国原来的医疗模式,主要靠政府拿钱养医(医保新农合等),中国有十三亿人口,所以这个投入是以天量来计。

旧模式中有很多漏洞,比如没病当有病治——患者与药房合谋骗取医保;小病当大病治——因为住院报销比例高,患者和医院都可以占到便宜......

当患者无节制地使用医疗福利,当医生为了个人利益过度医疗,当医院为了国家补贴谎报虚报,大家都在索取,反正所有的亏空都由国家(医保)来买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黑洞。

如果再不进行医改,国库中多年积累起来的财富很快会被吞噬一空。到那时,谁来保障老百姓的基本医疗开支?谁来维持庞大的公立医院的运营成本?

所以,无论是公立医院的管理者,公立医院的医生,还是基层卫生主管部门,包括普通消费者都应该明白一件事:

大规模的深度医改是一定会到来的,而且一旦启动就不会停止。

时代潮流已经到来,我们要要看清这个趋势,要适时地迎合及做出改变,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未来占得先机,如果一味地拒绝,抱残守缺,只会被时代所淘汰。

医改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即使如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人均收入远高于中国数倍,也仍然为庞大的医补所累,也在反复地修改医改政策,试图在减轻财政负担和让民众满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然而医改因其复杂性和庞大性,很难做到让方方面面都完全满意,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医改,回避医改。

中国要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国家也在反复地进行试点—反馈—修改,以及引导舆论,试图为医疗改革寻找一条可持续的、良性循环的发展方向。

但是,依然很难很难,各相关方的利益点是互相对立的。中国目前整个社会的普遍观念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顾公众的利益、国家的利益,有便宜就要占。所以不少人不是庆幸自己没生病少生病,而是生怕自己报销额度没用光,吃了亏,连用药都希望多多益善。整个社会信仰缺失、诚信缺失,使得原有的国家补贴医保的模式漏洞百出,如果不尽快进行全面的深度医疗,根本不可能长时间维系下去。

所以,我相信,政策的制定者们此刻也一定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然而,即便千夫所指,新医改仍然刻不容缓。

很可能我们最终会发现,从短期看,每一个阶层都会因为改革而损失部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度过一段阵痛期。但是从长远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为了我们每一个人以及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长久地受益。

(黄石头.2017.5.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明知山有虎,山行,医改,黄石头,政府,房价,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