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总感觉乏力、没胃口?别不当回事!可能是这里长瘤了

2024-01-05 17:30   浙大一院

垂体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任何人都可能发生,发病原因目前不明,通常认为与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

总是看不清、视野受限或者感觉乏力、没胃口的人注意了!!!

如果怎么也好转不了,记得查查脑子里这颗黄豆大小的“垂体”

金华86岁的祝阿婆(化名),就因此查出了是垂体瘤在作祟

小小的垂体却处于大脑深处,堪称“生命禁区”,治疗难度大、风险高,不仅如此,祝阿婆还有心功能差等问题

让手术更是“难上加难”,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多学科团队,凭借着精诚协作,成功“拿捏”手术,令祝阿婆一家人啧啧称赞

眼睛看不见、头晕乏力,老太脑中长出巨大肿瘤

身体的变化从8年前开始。最开始,祝阿婆只是感觉双眼看东西的范围缩小了,在家附近的诊所看了之后,当做青光眼进行治疗,但疗效甚微。近些年已经发展到必须要在家里人的陪同下才能行走,而且还有乏力、胃口差等情况,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2023年以来,祝阿婆常感觉头晕、胸闷不适,家人便带她在当地医院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发现了很多“安全隐患”,而最严重的便是她的大脑中存在一个巨大垂体瘤。

“垂体增强磁共振检查显示她的垂体瘤有3.2x2.4厘米大,已经严重压迫了包括视神经在内的周围血管神经。”在浙大一院神经外科垂体瘤专科门诊,接诊的潘新发副主任医师介绍,正常成年人的垂体大小约1厘米,祝阿婆的情况相当于在一颗黄豆上长出了比一元硬币还大的肿瘤。除此之外,垂体激素检查还发现她存在垂体功能低下,是引起乏力、胃口差的主要原因。

考虑到祝阿婆的垂体瘤若继续增大可能会引起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或失明,甚至可能会堵住中脑导水管,造成慢性脑积水,医生建议她尽快手术。

困难重重,多学科协作手术成功

垂体位于颅底,位置深,周围又遍布神经和血管,一度曾需要开颅手术,尽管目前可以通过鼻内镜微创手术,但由于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属于外科手术最高级别的四级手术,对医疗团队的技术提出极高要求。再加上祝阿婆身体的异常状况,又犹如座座大山挡在医生面前,给手术造成了多重挑战。

“她同时还存在心功能下降合并肺动脉高压、心律不齐、重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冠脉多支中重度狭窄等问题。”潘新发副主任医师表示,祝阿婆糟糕的身体基础不仅使麻醉面临很大风险,术后还可能会因为心衰等并发症导致卧床不起或发生更严重的情况,属于高危四级手术。

为此,神经外科组织了心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内分泌科、手术室等科室进行了多次多学科会诊,讨论手术方案。日前,祝阿婆成功接受了经鼻内镜下的垂体瘤切除术,这种术式没有可见的切口,通过神经内镜经过鼻腔的自然通道抵达位于颅底的垂体瘤。术后2天,祝阿婆就从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目前已出院,视力已有明显恢复,生活也可以自理。

89281704322956326

任何人都可发病,尚无有效预防方法,出现这些症状要注意

垂体是人脑中重要的内分泌腺,其分泌的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等都有重要作用,而垂体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良性肿瘤,任何人都可能发生,发病原因目前不明,通常认为与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

“由于垂体是控制人体多种激素的开关,因此一些垂体瘤患者会出现与内分泌功能失调相关的症状,比如女性月经紊乱、不育、肢端粗大以及乏力、易疲劳、胃口差等垂体功能低下的表现。”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主任詹仁雅教授介绍,并不是所有的垂体瘤患者都会出现这种功能性问题,一些无功能性的垂体瘤生长到一定体积后,会出现头痛、视野缺损、视物模糊,甚至步态不稳、尿失禁等情况,不易及时发现,等到患者就诊后往往肿瘤已经较大或症状严重。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垂体瘤的方法,患者确诊后应及时到专科就诊,经医生评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如药物、手术或伽马刀等方式。对手术患者来说,术后还需要严格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垂体功能的恢复。

专家表示,有垂体瘤家族史的人群应该定期体检,孕妇由于孕期激素分泌变化,也需要留心自身身体状况,如果出现相关身体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及早发现处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神经外科,垂体瘤,胃口,回事,乏力,感觉,手术,激素,肿瘤,患者,症状,功能,医生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