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小姐姐一碰就疼!这种浑身痛怕风怕雨又怕冷,主盯女性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
身体哪哪都疼
坐卧不安、萎靡不振、心绪不宁
但一想到上班有一大堆事情
上有老下有小
房贷、车贷、煤气水电……“小山”样的账单
贴块膏药,忍着!
实在扛不牢,医院做做检查、吃吃止痛药
效果却“咪咪小”
除了没人疼,浑身哪儿都疼
疼是真疼,却查不出所以然
这时,就要高度警惕这种易漏诊、误诊的疼痛!
PART.1
她是真痛,却被老公笑作“公主病”
娜美(化名)是杭州萧山人,今年29岁,育有一儿一女。老公事业有成,她自己也工作十分出色,两个娃娃由双方父母轮流带着,算是妥妥的“人生赢家”。但却因为一种无法确诊的全身疼痛,这两年,她脸上没了笑容。
2021年春节前后,娜美开始出现全身关节疼痛,肌肉酸胀。尤其是双腿,还有肩膀、后背,痛起来不分时间不分场合。“感觉哪哪都疼,是不是太累了?”抱着这样的想法,娜美除了工作、几乎不做任何家务,但疼痛仍折磨着她熬过四季轮回,她时常感觉全身乏力、疲劳,非常关注温度与湿度,因为天气冷了、潮湿了,隐痛会变得更加难以忍受。
期间,她也到不少医院就诊,看过骨科、神经内科、妇科,拍过片子、做了风湿系列检查,各类指标都在正常范围。疼痛却逐渐扩展到全身,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脾气也变得暴躁易怒。
“怎么像是变了个人一样,不但全身疼痛,轻轻一碰就说疼!”一向对娜美疼爱有加的丈夫也觉得她无法理解,老公笑她是“豌豆公主”。娜美自己也怀疑“我病休了好长一段时间,各项临床指标也正常,为何还是全身痛?难道真是矫情的‘公主病’ ?”疼痛不仅影响着她的生活和工作,让她精神也倍受困扰。
PART.2
这种病好发于女性,易误诊、漏诊
无奈之下,全身贴满膏药、戴着护膝、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娜美求助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主任冯智英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疼痛超过24个月、全身多处对称性压痛点……结合既往病例资料和各项身体检查,冯主任诊断娜美患上了“纤维肌痛综合征”,这是一种很容易被漏诊误诊的疾病,它以全身多处的肌肉骨骼疼痛、压痛,多伴有睡眠障碍、疲劳、怕冷以及抑郁和焦虑为主要特征,很多患者轻轻触摸会痛,吹风会痛。
“纤维肌痛综合征?”第一次听有这种病,娜美忍不住担心:“冯医生,这种病好治吗?能断根吗?”
纤维肌痛综合征
冯智英主任耐心向她解释,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以全身广泛性疼痛以及明显躯体不适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等。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平均发病年龄约为 30~55 岁 。女性明显多于男性,纤维肌痛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60 岁以后趋于平稳。 它可以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纤维肌痛不合并任何器质性疾病。继发性纤维肌痛继发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风湿性疾病,也可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非风湿性疾病。利用现代医学的各类检查手段包括血液化验、肌电图、CT/磁共振等检查未见异常,目前主要诊断工具为量表。为此很多患者被漏诊误诊。 为何说纤维肌痛综合征容易被误诊漏诊?
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疼痛往往是关节痛、四肢痛、颈肩腰腿痛或者盆腔痛等,最多见的病因是腰肌劳损、肌筋膜炎、骨关节炎、颈椎病,因此容易被误诊、漏诊。一旦多部位疼痛,建议大家可以做纤维肌痛自测量表,包含6个问题如下:(符合一项得1分,若总分≥5分提示纤维肌痛)
1.全身疼痛
2.疼痛伴随持续、非常不适的全身疲劳
3.烧灼样、电击或痉挛样疼痛
4.针扎样疼痛、刺痛伴有全身其他不适感觉如麻木
5.疼痛伴随其他问题,如消化问题、泌尿系统问题、头痛或不宁腿综合征
6.疼痛对生活有很大影响,尤其影响睡眠和注意力,感觉自己行动变慢
PART. 3
产后及办公室女性中招增多
在浙大一院疼痛科门诊,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者逐渐年轻化。有的是先有躯体疼痛,长期患病后出现焦虑和抑郁;有的是先有抑郁状态,然后出现躯体疼痛。精神上的困扰和躯体上的疼痛会相互恶化,加剧患者的苦楚。其中,产后和办公室女性是重点群体。
纪录片《Gaga:五尺二寸》就描述了明星Lady Gaga不堪这种病痛折磨,不得不打止疼针止痛的画面。它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明确。其中机制包括:
01 中枢敏化:通俗的讲,就是身体处理痛觉的中枢出了问题,本来“被轻轻摸一下的轻度疼痛”被中枢当成“被石头砸了一下的重度疼痛”传递给大脑皮层,使得身体对痛觉异常敏感,从而“哪哪都痛”。
02 神经递质失衡: 疼痛相关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失衡在纤维肌痛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导致疼痛的 神经递质如 P 物质、谷氨酸、神经生长因子增加,而抑制疼痛传递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 (5-HT)、去甲肾上腺素 (NE) 和 多巴胺等减少 ,从而导致纤维肌痛的症状,如痛觉过敏、疲劳、记忆力下降、怕冷和认知改变。
03 小神经纤维病变:是一种选择性涉及薄髓的Aδ及无髓C类纤神经纤维的疾病。躯体感觉神经受损后出现疼痛和感觉异常,吹风怕冷等症状,全身的植物神经主要是无髓C类纤神经纤维,其损伤后出现各类植物神经功能损伤症状,包括胃部不适、胸闷气短、潮热、睡眠障碍等。
04 易感因素:包括心理创伤、慢性疾病、外伤、家族遗传等。
冯智英主任同时强调,不是所有的全身疼痛、疲劳感都是纤维肌痛,就诊时候需要全面检查,只有各项检查结果正常,基于临床症状以及临床量表辅助来确诊是否纤维肌痛。日常生活中,如果确诊,也不要因此绝望,积极接受个体化、循序渐进的综合治疗,疼痛能得到明显减轻,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预后较好。
PART. 4
风雨之后会见彩虹
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
这种病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可能伴随患者一生。冯主任运用多模式综合治疗策略,一方面给予娜美口服药来缓解症状,一方面进行冲击波、肉毒素注射、神经射频等治疗缓解重点部位疼痛,此外还指导她积极进行阳光下的户外活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很重要。
几个月时间过去,娜美的疼痛逐步缓解、睡眠质量也显著提高,目前按照医嘱逐渐缓慢地减药,医护人员和她都期待着停药的那天,娜美也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如何积极防治,专家建议:
0 1 积极治疗,树立信心
纤维肌痛虽是一种长期的健康状况。但是不一定会随着时间变得更糟,也不会危及生命,更不会产生器质性损害,包括关节、肌肉或神经,所以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0 2 综合多模式多学科治疗
考虑到纤维肌痛的多样性,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可能是最有效的。结合药物治疗、针灸治疗、冲击波治疗、营养神经治疗、交感神经调控治疗、微创穿刺治疗、射频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运动锻炼、认知行为疗法、神经调控治疗等,以个体化的方式制定治疗计划。其中普瑞巴林和度洛西汀是一线药物治疗方案。但请注意,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会有所不同。
0 3 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饮食,减少压力和焦虑,增加身体活动和运动,这些都有助于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调节。学会自我管理疼痛,采取放松技巧、冥想、深呼吸等方法,有助于减轻疼痛和改善情绪。
纤维肌痛的治疗目标是通过个体化和综合性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和症状的困扰。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深入,希望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纤维肌痛神经相关机制的新发现,并为患者们带来更多有效的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纤维肌痛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发表在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梅斯风湿新前沿.樊蓉 王小冬.谈谈纤维肌痛丨怕风怕雨又怕冷,反复求医无果的“怪病”https://mp.weixin.qq.com/s/qeedNQoRredDHOdW22RN2Q
【3】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风湿免疫病学专业委员会纤维肌痛综合征中西医研究学组.首都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研究所.中国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指南[J] .中华内科杂志, 2023, 62(2) : 129-146. DOI: 10.3760/cma.j.cn112138-20220602-00426.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