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临床数据无法明确相关患者接受倍他司汀治疗后显著获益的高质量证据,结合药品监控要求和临床治疗需求,倍他司汀在多种适应中的治疗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用药经验和疗效结果。
2023年初,国家卫健委发布第二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包含第一批目录中转入的依达拉奉、奥拉西坦、前列地尔、骨肽、脑蛋白水解物等被多地纳入辅助用药的品种,也包括新增的人血白蛋白、头孢哌酮舒巴坦、地佐辛、奥美拉唑、法莫替丁、吡拉西坦等年销售额达到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大品种,这无疑加强了对许多常用药临床用药合理性的监督和管控。
根据监控目录药品调整规程中的描述,纳入目录管理的药物应当为“临床使用不合理问题较多、使用金额异常偏高、对用药合理性影响较大的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在第二批监控目录中包含倍他司汀,本文将从临床治疗和费用控制方面简述这款热门产品的用药情况。
美尼尔氏综合征也叫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MD)由于内淋巴积水,常表现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晕眩反复发作、波动性听力损失、耳鸣、耳胀满等症状。除了通过晕眩发作和耳鸣耳胀的典型症状判断,还可以通过颅底或鼓膜钆造影观察到相关病理改变、通过耳蜗电图等证实听力损失。
据统计学数据显示,美尼尔综合征发病率约在5%-43%之间,在不同国家统计的发病率略有差异。
美尼尔氏综合征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治疗)、利尿剂(消除淋巴内水肿)、前庭神经抑制剂(缓解发作期眩晕)、血管扩张剂(缓解局部缺血)、抗胆碱药(治疗恶心呕吐)等等。倍他司汀是双胺氧化酶抑制剂、组胺受体激动剂,能通过扩张血管和改善内耳微循环,缓解耳鸣、眩晕等症状。1986年上市以来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受到用于多种眩晕症的专家共识推荐。
有汇总研究评价了倍他司汀对不同原因眩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对来自五项研究、三百余名主观特发性耳鸣患者为期一个月治疗结果的分析中,倍他司汀和安慰剂疗效的平均差异不具有显著意义。
而另一包含六百多名患者的十一项研究综合数据显示,贝塔西汀治疗组的眩晕症状报告整体下降的患者比例高于安慰剂组(风险比(rr)1.30,95CI为1.05-1.60),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但严重程度较轻,证明其具有用于眩晕症治疗较低质量的证据。
此外,由于扩血管作用,倍他司汀也常被用于多种脑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压导致的眩晕等症状。
倍他司汀常用剂型为注射剂和片剂,2022年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和注射用盐酸倍他司汀院内销售额合计超过37亿元,盐酸倍他司汀片剂和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剂院内销售额合计超过9亿元。
但从药品单价来看,片剂每片已降至0.1元,注射剂价格最低约3元每支,药品价格的控制已经比较合理,但整体用量仍然较大,导致年度药物费用规模较大。
倍他司汀注射剂和口服制剂具有不同的批件格局。倍他司汀口服常释制剂属于2022版国家医保甲类药物(抗眩晕药),其中盐酸倍他司汀片还属于2018版国家基药;目前已经公布了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和盐酸倍他司汀片的参比制剂,已经进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阶段。
倍他司汀注射剂批件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和注射用倍他司汀属于医保乙类药(抗眩晕药),由于目前暂无相关参比制剂,倍他司汀注射剂尚未开始一致性评价。
尽管尚未过评,由于市场用量巨大,倍他司汀注射剂已经被多地纳入省际带量集采和联盟集采,中选产品的价格得以大幅度降低。
相较于首批重点监控药品目录的管理要求,第二批重点监控目录监控措施以完善指南、促进规范为主。
较温和的管控措施对药品市场销售的影响会相对降低。
目前倍他司汀治疗多种眩晕已经受到专家共识推荐用药,而不止美尼尔氏综合征、良性阵发性眩晕,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眩晕也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尤其随着年龄增长在中老年患者中更加常见。
根据现有临床数据无法明确相关患者接受倍他司汀治疗后显著获益的高质量证据,结合药品监控要求和临床治疗需求,倍他司汀在多种适应中的治疗需要不断积累临床用药经验和疗效结果。
参考文献:
1.Murdin, Louisa et al. “Betahistine for symptoms of vertigo.”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vol. 2016,6 CD010696. 21 Jun. 2016, doi:10.1002/14651858.CD010696.pub2
2.Wegner, Inge et al. “Betahistine for tinnitus.”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vol. 12,12 CD013093. 28 Dec. 2018, doi:10.1002/14651858.CD013093.pub2
3.Strupp, Michael et al. “Vestibular Disorders.” Deutsches Arzteblatt international vol. 117,17 (2020): 300-310. doi:10.3238/arztebl.2020.0300
4.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