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布衣院长王逸民 ——“生死线”上的长情坚守

2023-05-10 09:45   健康县域传媒

王院长说要不断强化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资源共享“五大中心”、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实现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不断前进。

有人说泌尿外科是最具挑战、最高难度的医学领域之一,泌尿外科医生便是一群“游走”在毫厘之间的人。

专家简介

3111683673334520  

王逸民  医学硕士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专家库委员(医学鉴定);

浙江中西医结合委员会泌尿分会常委;

浙江省抗癌学会放射性粒子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浙江省医师协会首届男科分会委员;

省卫计委,省科技厅,中医药管理局,杭州市卫计委课题专家库评委;

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浙江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首批考官。

各类的杂志上发表了10余篇的文章,其中SCI收录论文以第一及通讯作者8篇;

参加省级以及国家级课题7个,单独主持省部级及厅级课题4项。

深耕不辍 磨砺过硬本领

“做一台手术,留一个精品;治一名患者,交一个朋友。” 浙大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副院长王逸民,二十五年如一日,为无数的病患撑起了生命的绿荫。 

75481683673335132

1995年,王逸民从浙江医科大学外科专业毕业,1998年浙江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杭州大学4所大学合并以后,王逸民选择了他喜欢的泌尿外科专业,攻读浙大研究生。硕士毕业后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工作,现在是医院泌尿外科的主任医师。

王逸民院长是近年来名声渐起的泌尿外科专家,从事泌尿外科工作近30年,对泌尿系统肿瘤及结石的手术治疗造诣颇深,特别是对泌尿外科疑难大手术,技术水准更是得到了同行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医生的一刀一剪都关系着病人的生命,一定要仔细,一定要认真,一定要严格,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要对病人负责,不能出丝毫差错。”王院长经常对身边的人说。

王逸民院长长期工作于临床第一线,浙大一院年手术量超七百,前列腺手术最大年龄达94岁,其中膀胱全切最大年龄91岁,效果佳。用同行的话说,“一年如此多的手术,却无一起医疗差错及纠纷赔款,非常不容易”。

而这一点,也可从他担任的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专家库等众多省级专家和评委、浙江中西医结合委员会泌尿分会常委、浙江省抗癌学会放射性粒子治疗专委会副主委等职务上看出,2013年8月和2015年9月两度获新昌商会授予“在杭新昌籍最美医务工作者”荣誉称号,2018年1月荣登胡润百富首届泌尿外科平安好医生榜。

“荣誉的获得,仅仅代表过去,要想得到更多的收获,还需刻苦用功,还需流出更多汗水,付出更多努力。”在王逸民院长的心里,最看重的还是患者对他的认可。

从事泌尿外科微创治疗工作多年,正是凭借对泌尿外科疾病的深刻认识、精湛的救治水平及科室团队配合,王逸民院长一次次让患者化险为夷,已成为了广受患者信任的好医生。

90761683673335306

惊心动魄50秒 患者起死回生

2011年10月1日,一男子从9米高的地方摔下来,被送往浙大一院急诊科的时候生命体征不平稳,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那天正好是王逸民主任在值班。被送上手术台时患者心跳突然骤停,生命体征测不到,已是命悬一线。

就在患者家属几近绝望的时刻,王主任说:“绝不放弃!我来救救!”说罢,王主任没有一丝迟疑,动作干脆历练,从腹部开刀,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直接手动阻断肾脏动脉,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句“有心跳了!“让现场所有人喜出望外。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一个家庭中支柱如果没了,这个家庭就破碎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绝不言弃!”

家族传承三代从医 好的家风也是医风

“我的爷爷和爸爸都做过土郎中。在老家方圆五公里之内都是爷爷、爸爸帮助过的父老乡亲。所以从小就耳濡目染,渐渐对我人生规划影响非常大,立志长大也要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在王逸民的记忆中,爷爷和父亲总是给他讲一些和患者之间的事,除了专业技术上疑难病症的处理,还暗藏了对待患者及家属的态度,就是用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在这样的家风中成长起来,王逸民主任也潜移默化地把家风变成了医风。

95991683673335676

”从小爷爷就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先做人,对待工作要认真负责。”1998年从医至今,王主任已经在一线工作了整整25年,他说无论时代如何变,对医生的要求,也就是医风永远都不会变。

“每名医生在正式成为医生前,都会庄严宣誓,投入医疗行业就选择了奉献。”王主任说,要想做到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就要学会奉献,奉献精力和时间去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耐心为患者问诊,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带新技术下沉  打造“带不走”的本土专家

“2016年我作为浙一下沉专家,驻点不定期地开展手术,做一些查房,看一些专家门诊,2022年年初,组织上安排我来浙大一院嵊州分院担任副院长一职,现在就是杭州、嵊州两边跑。”

2015年浙大一院的全面托管后,通过扎实推进“双下沉,两提升”政策,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当地和周边县域的老百姓能够不出市就看到大专家、大教授,做大检查、开大刀、抢救重症患者,省去了奔波之苦和缓解了挂号难的问题,同时保证了大医院的医疗质量,给当地老百姓带来最大的实惠。

同时下沉专家又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以传、帮、带等手段,提升了一大批本地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将优质医疗资源固化、扎根到当地,实现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自托管以来,2016年至2022年,浙大一院先后下派2844位专家人次到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开展工作,特需门诊65312人次,专家完成手术、操作45895例,三级以上手术4416例,72项新技术填补了市内空白,学术讲课1626次,累计服务时间25734天,提供服务290250人次,浙大一院共接收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医生、护士、医技、行政轮训人员共500余人,切实提高人员水平。

71071683673335841

通过借助下沉专家的“外力”和本土专家的“内功”,医院整体实力和影响有了较大提升,打造了更多“带不走”的“本土专家”。在浙大一院名师的“一对一、手把手”地技术帮扶下,肝胆外科、呼吸内科、甲乳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超声科等科室发展迅猛,涌现出了一大批快速成长起来的年轻技术骨干,不断抢占医疗技术与服务新阵地,越来越多的高质量需求的患者愿意留在本地就医。外转患者明显减少,县域就诊率大幅提升,充分说明医院救治疑难危重病例水平有明显提高,病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凸显。

“千县工程”,学科先行,仅这类手术就打败全省多家三甲医院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医院环境、医疗技术水平、服务能力等方面,为了实现90%以上的居民留在本市就医,学科必须要强,同时还要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群众才能满意。

“我们去年成绩是可喜的,前列腺癌手术上半年仅6月份就做了11台,由于慢病管理筛查项目的开展,还有专家下沉,加上我们的努力,下半年就做了111台,总共加起来122台,超过部分三甲医院,达国考三甲目标。”

王逸民院长说:“中国人口多,医疗行业蛋糕很大,但医院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县域内各个专科民营医院不断涌现,周边县域特色专科不断建设与进步,省级医院在周边县域扩建分院了,这些都是挑战。”

50491683673336200

十四五期间,医院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很明确,就是持续加强学科建设,打造特色专科,在肿瘤一体化治疗、研究、教学形成特色优势,在肿瘤诊治方面向高水平医院接轨。

“放疗中心2022年建成,打通了肿瘤治疗的最后一公里。与上级优势学科团队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充分依托浙大一院的高水平医疗和科研优势,把浙大一院嵊州分院肿瘤一体化诊治研究打造为县域医院中一张金名片。”

谈到下一步医院发展方向,王院长说要不断强化建设临床服务“五大中心”、急诊急救“五大中心”、资源共享“五大中心”、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实现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不断前进。

责任编辑:杨宇轩

审核:王军

71071683673336477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浙大一院,王逸民,外科,泌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