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第八期《协和博新论坛》开讲!蒋建东院士谈在研究中升华认知,做好中国原创药

2023-05-06 18:01   博医荟

药物研究成功的几率是极低的,蒋建东院士的报告值得深思,未来医学科研工作者需要从整体、全局出发,思考该做怎样的基础研究,怎样做成好的研究,推动国家原创性研究取得新突破。

13561683330092742

*本文转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官方公众号“协和基础医学”

2023年4月27日,第八期《协和博新论坛》在可胜大楼八楼西教室圆满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院士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在研究中升华认知,做好中国原创药”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论坛由基础所(院)所院长程涛教授主持,重大疾病共性机制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德培院士、基础所(院)领导出席论坛,100余位教职工、学生代表现场参会。

4171683330092817

蒋院士从中国药典谈起,介绍了一系列中国原创药物实例,指出天然药物是原创药物的主要来源。科研工作者从1925年起自化学的角度探索药物分子结构,到1990年起自生物学的角度进一步探索药物的活性和作用机制,对药物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药物的发现多源于自然界,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体现了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其中,蒋院士通过列举多个生动的案例说明微生物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在生物酶的发现、基因编辑、药物吸收等领域为人类做出贡献。

77611683330092991

以小檗碱和阿兹夫定研究为例,蒋院士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标本兼顾”的药效云理论,兼顾治疗疾病的症状与起因。他指出,小檗碱降脂降糖为“治标”,减少活性氧 (ROS)、增加有益代谢物、优化肠道菌群等为“治本”。阿兹夫定抗新冠病毒时,抗病毒是治“标”,胸腺保护为顾“本”。蒋院士还介绍了阿兹夫定与可利霉素联用的新型鸡尾酒治疗方案,二者协同作用,体现了“标本兼顾”的思想。

87851683330093225

“还原论到系统论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最后产出成果即为改造世界、探索新范式的体现。”蒋院士表示,与将复杂的生命现象还原成区域、简单、线性的形式相比,系统论注重关心全局和整体,强调药物是复杂的体系,药物作用于整体,而不仅仅是靶点这一重要思考。

蒋院士分享了由牛痘疫苗抗击天花病毒而发现免疫学、由痢特灵等抗生素可治疗胃溃疡而发现幽门螺杆菌等故事,以及自己带学生从临床实践中寻找布氏杆菌病、尘肺、艾滋病、结核病相关课题的经历。他认为,多数药物机制的发现来源于“临床1-动物-细胞-分子-临床2”的系统论研究范式,与“靶点-实体分子-细胞-动物-临床试验”的还原论研究范式相比,其源于整体,从临床病症出发,提供了君臣佐使、阴阳平衡等全新的解题思路。而将两种理论有机结合,是推动药物研究更上一层楼的智慧路径。

97261683330093389

药物研究经历了从早期仿制药到学习西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再到如今探索新前沿,追求理论突破的过程。在谈到未来药学新布局时,蒋建东院士强调重视中医药理论,吸收系统论的思想,与现代技术和其它学科融合,推动中医学真正成为科学的医学。

互动环节,蒋建东院士就标本兼治、还原论、系统论等重要概念和原创药物研究等专业问题与师生们探讨交流。最后,蒋院士寄语在座师生要永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从容应对科研道路上的阻力,积极投身到中国原创药物的研究中。

15511683330093531

刘德培院士强调,创新药的研制是整体观、系统论的体现,蒋院士通过分享通俗易懂的案例,向大家阐释了两种药物研究范式的差异,随着“四个面向”的提出,医学研究需要从更高层次来纵览全局,两个范式的结合大有前景。程涛所院长指出,药物研究成功的几率是极低的,蒋建东院士的报告值得深思,未来医学科研工作者需要从整体、全局出发,思考该做怎样的基础研究,怎样做成好的研究,推动国家原创性研究取得新突破。

2221683330093868

嘉宾介绍

蒋建东,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先后任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药物所所长、药物研究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主任等,及Acta Pharmaceutical Sinica B (药学学报英文版) 主编。

从事新药研究,包括抗感染、抗癌、代谢性疾病等。突出贡献包括对三高治疗药物小檗碱及抗新冠药物阿兹夫定的研究。发表SCI论文300余篇;授权专利40余项,3项成果用于临床;主持或参与的研究获新药证书和临床批件7个。

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特聘教授、香港“求是”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学者奖等多个奖项。以第一完成人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项;牵头的抗感染团队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先进集体”称号,及国家基金委微生物药物的“创新群体”;2019年获得首都劳动奖章;2022年获得第九届“中国侨界贡献奖”科技创新类一等奖;2023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优秀主编。

内容来源 | 协和基础医学

排版 | luping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研究,医学,基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