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24岁孕妈突然看不清,竟是脑子“坏”了!专家:这种“看不清”不容忽视

2023-03-28 18:18   浙大一院

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垂体瘤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一般来说,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增加。

说到看东西模糊,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近视了,但有时候并不是眼睛出问题,而是脑子“瓦特”了,24岁的杭州人小美(化名),怀孕期间视力越来越差,甚至走路都会撞到墙壁,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一期,查出脑中有一个鸡蛋大的垂体瘤。

01、孕妇突然看不清东西脑中查出巨大肿瘤

“大概是在怀孕5个月的时候,发现看东西有点模糊。”小美回忆到,她本身没有近视,这又是第一胎没有经验,再加上每次产检的各项指标基本都正常,所以当时觉得可能是孕期的正常反应也就没有在意。

直到怀孕30周左右的时候,小美有一次走路撞到了墙壁,这才慌了神跟老公“坦白”了情况,爱妻心切的老公赶紧带她到家附近的浙大一院总部一期眼科就诊。

“眼科检查没有发现异常,医生建议我们做一个头颅磁共振。”小美老公表示,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小美的脑子里有一个巨大的垂体瘤,已经压迫视神经,导致她视物模糊。

垂体是位于人脑中的重要内分泌腺,它分泌的激素对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具有重要作用。

正常成年人的垂体如一颗黄豆大小,但小美的垂体瘤有4公分大,相当于一个乒乓球大小。

浙大一院神经外科吴晔副主任医师接诊后介绍,肿瘤已经严重压迫视神经,如果不及时手术,极有可能引起不可逆的视神经损害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甚至失明,同时巨大的垂体瘤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内分泌功能紊乱,进一步危害健康。

小美当时已怀孕30周多,如何平衡手术和胎儿安全,成为横亘在医疗组前面的一个难题。

02、多学科团队联手作战孕妈小宝平安“过关”

时刻以患者健康为中心。总部一期神经外科立刻组织了产科、眼科、麻醉科等科室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MDT),进行病情分析和治疗方案讨论。

会诊的专家组对小美的病情进行了全面评估,围绕是即刻手术还是治疗后尽快分娩再行手术进行了充分讨论。最终,专家组达成一致,先通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让胎儿进一步发育,随后为了不加重眼部病情,在孕32周进行剖腹产,为垂体瘤手术争取时间。

危急关头,一线生机!小美一家非常信任浙大一院医疗团队。

治疗方案开展地非常顺利,在此期间专家团队也在密切监护她的内分泌功能和视力情况

神经外科温良主任医师介绍,小美在孕32周时接受了剖腹产,孩子非常健康,被转入新生儿监护室进一步观察。而很快,小美的手术也如期而至。

日前,温良主任医师主刀为小美进行了经鼻内镜下的垂体瘤切除术,这种术式没有可见的切口,通过神经内镜经过鼻腔的自然通道抵达位于颅底的垂体瘤。

术中发现肿瘤不仅压迫了视神经,还推挤了周围的颈动脉以及正常的垂体。最终在医护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医生完整切除了肿瘤,很好地保留了视神经、垂体等正常结构。

“医生,我又看得清了!”术后,小美这句发自内心的话让医护团队倍感欣慰。目前,视力恢复如常的小美已和小宝贝一起健康出院。

03、任何人群都可发生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作为神经外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垂体瘤可见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一般来说,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也增加

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主任詹仁雅教授表示,垂体瘤可分为功能性垂体瘤无功能性垂体瘤。

什么是功能性垂体瘤?

功能性垂体瘤会破坏内分泌功能,根据分泌激素的不同可引起女性月经紊乱、不育、肢端粗大等外观改变的情况。

什么是无功能性垂体瘤?

无功能性垂体瘤一般只有生长到一定体积,患者出现头痛、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症状才会就诊。

“垂体瘤的发病原因目前不明,一般来说跟基因突变、家族遗传等因素相关。”温良主任医师进一步解释,每年都会有像小美这样的孕妇查出垂体瘤,这类患者很可能是怀孕之前就已患有垂体瘤,但因没有症状而不自知,随着孕期内激素分泌的变化,部分垂体瘤会快速长大甚至出血,出现“垂体瘤卒中”的情况。

垂体瘤根据不同的类型可采用手术、药物、伽马刀等治疗方法,大多数垂体瘤的治疗效果良好。目前没有明确的预防垂体瘤的方法,如有垂体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体检,其他人群如出现相关不适症状,应及时就诊,及早发现处理。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图片来自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功能性垂体瘤,浙大一院,神经外科,视神经,内分泌,脑子,激素,怀孕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