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赓续红色精神奋勇前行,创一个岗、树一面旗、带一群人,今天是属于她们的特殊节日,她们以巾帼之智、巾帼之力在新征程上建新功。
喜报
近日,全国妇联公布2023年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名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作为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对护理部团队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表示充分肯定。他说:“这个称号是对浙大一院巾帼文明岗创岗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映射出医院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奋发拼搏、矢志创新的巾帼精神!希望浙一护理人秉承南丁格尔精神,向全国其他优秀护理团队及社会各界巾帼团队不断学习,发展优质护理服务,不负生命所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巾帼力量!”
回应时代号召,赓续初心使命。近年来,浙大一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创岗期间专门成立了巾帼文明岗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梁廷波书记担任组长,院党委会对争创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将巾帼文明岗建设列入医院“十四五”规划党建能力建设目标中。
梁廷波书记向一线护理人员献花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全国巾帼文明岗”感悟她们不懈奋斗的巾帼魅力!
这是一支行动果敢、科技创新的“娘子军”
浙大一院护理学科是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现有护理人员4400余人,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3%以上。浙大一院护理部巾帼文明岗现有成员40人,全为女性成员,全面负责管理全院护理人员的临床教学科研等工作,自开展创建工作以来,该岗以”传天使之爱、展巾帼风采”为口号,致力培养一支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的卓越护理团队,打造浙一护理巾帼品牌。
“庆春院区6号楼6楼A区要进行病房改造,一天后开始收住病人。”岗长、院长助理、护理部主任王华芬在接到院领导指示后,“如何调动全方位力量快速开出一个崭新病区”这个问题在她脑海中飞速旋转,要抽调护理人员快速进行组队、部署安全转运病人……每天,一个个繁琐的问题摆在面前,善于“弹钢琴”的她能第一时间调动资源、有条不紊地一一化解。
面对医院高速发展,王华芬统筹规划,重点聚焦人员、质量、流程,通过组建筹建小组,驻点对接,每当新科室启用前,她和团队岗员们开展巡查工作,从服务流线、物资准备、院感要求、设施安全等多方面排查隐患,确保多院区同质管理,保障病区安全,提升护理照护品质。
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浙大一院护理部巾帼文明岗聚焦特色护理模式及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打造“危、急、重、新”等护理高峰学科。
监护手环示意图
“8床,张某某,血压70/40mmhg,心率156次/分!”重症监护室责任组长陈云飞和主管医生的智能手环发出强烈的“滴滴滴”报警声,团队成员迅速分工进行抢救。ICU智能化分级分层报警帮助临床医护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迅速响应, 这是基于大数据的5G+ICU智能化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一抹缩影,分级分层报警机制实现采集监控、智能预警、动态决策,真正实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患者,从而为危重患者构建更安全的监护环境。
正是这样一群“巧小护”,通过创岗激发科研热情,护理部先后荣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亚洲质量奖等奖项30项、软件著作权16项。由岗长、副岗长主编出版的6部护理管理规范丛书,发行量达1.8万册,推动资源共享,为全国护理同仁提供标准与借鉴,奋力助推省域卫生健康现代化先行。
6部护理管理规范丛书
这是一支精准帮扶、跨越山海 的“生力军” 浙大一院护理团队在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过程中,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近10年来护理 帮扶的足迹遍布青海、新疆、安徽,浙江景宁、缙云等省内外的数十家基层医院。 数十名优秀护理管理者扎根基层,用她们专业的临床技能、丰富的管理经验,带领基层医院的护理管理打开新局面,走向新征程。 岗员陈黎明初到浙大一院民族分院(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时发现,以往专家门诊分布在各个科室,地点分散,患者找起来较为困难。她把专家门诊集中在同一层同一区域,集中医疗资源,简化看病流程,方便患者就医的同时,也方便专家会诊,减少了患者就医等待时间。岗员卢芳燕等人持续推进和参与 “小黄人”公益计划, 免费救助近30个省区500余名终末期肝病患儿,让贫困的“小黄人”家庭重获新生……
护理帮扶精准下沉
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在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征途中 ,全体岗员主动担当作为,护理帮扶精准下沉,将前沿的医疗技术送到基层群众身边,谱写“山海协作”的壮美诗篇,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巾帼力量。159人次女护理专家先后赴 基层医院进行定向指导、驻点帮扶,助力山区海岛县(市、区)护理水平提升; 立足行业特色,打造“身边的私人医护”品牌志愿活动,每年开展义诊、心肺复苏培训等60余场,惠及群众16万余人,获“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
这是一支关键时刻冲得上去 的 “特种兵”
非典、H7N9、抗击埃博拉以及援菲等历次重大突发事件中,浙大一院巾帼文明岗迅速组建团队,出色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岗员 迎难而上、勇担重责 ,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全院累计投入411名护士参与一线抗疫工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先后派出81支队伍共计8179人次支援省内外抗疫工作,其中岗员赵雪红、许骁玮、卫建华、沈秀兰等多名岗员作为浙江省护理领队,赴上海、海南、重庆等地承担核酸采样、重症救治、血透支持等重任,救治重症患者5125人,完成核酸采样量841万余份,交出了 “医护人员零感染、重症患者零死亡” 的高分答卷,为抗击新冠疫情贡献巾帼力量。护理团队参编的中英文《新冠肺炎防治手册》,分享到228个国家和地区,全球250多万医护人员传阅,为全球新冠救治提供“浙一经验”,充分诠释了浙一护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
这是一支文化育人、传承鼎新的“梦之队”
浙大一院护理部巾帼文明岗坚持以党建带妇建,通过比技能、重选拔、育精英“三位一体”推动人才强岗。 每年开展技能比武40余场,参与人员900余人。 培养了全国227家医院1000余名专科护士; 接收来自全国各地进修护士500余人次。 创岗期间,8名岗员晋升为科护士长,1名岗员荣任博士生导师,岗长王华芬同志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这群铿锵玫瑰在创岗期间,积极开展读书沙龙、巾帼书画展和征文等文化活动33场,参与人数6000余人次。
护理团队作为推进全院工作的重要“一环”,积极参与出版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文化系列丛书、参与打造浙一人文艺术分院品牌,积累文化新高度,还持续更新微信公众号及医院官网的“巾帼专栏”,讲好巾帼故事、展示巾帼风采,创岗以来,患者以及护士满意度稳步提升。
巾帼文明岗岗徽
传天使之爱,展巾帼风采,她们,扎根平凡岗位,用救死扶伤诠释医者仁心,她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用温暖和力量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她们,志存高远勇争一流,以实际行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她们,赓续红色精神奋勇前行,创一个岗、树一面旗、带一群人,今天是属于她们的特殊节日,她们以巾帼之智、巾帼之力在新征程上建新功。
她们就是——浙大一院护理部巾帼文明岗!
护理团队近5年主要荣誉
荣誉榜
2018年,浙江省护理技能竞赛团体二等奖,个人技能赛二等奖、三等奖
2018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2018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奖三等奖、浙江省科技进行奖三等奖、2018年“中国护理管理创新奖”卓越奖
2018年,亚洲医疗质量改进优秀项目一等奖、泛长三角医院多维管理工具应用大赛一等奖
2018年,2018 AIIA杯人工智能巡回赛暨医学人工智能大赛上荣获新锐奖
2019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2019年,全国临床创新与发明大赛一等奖
2019年,亚洲质量改进优秀案例一等奖、浙江省医院品管大赛综合组银奖
2019年,泛长三角医院多维管理工具应用大赛一等奖。
2019年,中华护理杂志社“2019年中华护理百篇优秀论文”
2019年,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优秀专科护士培训组织单位”;急诊急救、成人ICU及血液透析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被评为优秀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全国三八红旗手
2020年,中华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2020年,浙江省三八红旗手
2020年,“护理管理创新奖”抗击新冠肺炎特别奖
2020年,浙江省护理学会抗疫优秀团队
2020年,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0年,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
2020年,浙江省医院品管大赛进阶组银奖。
2021年,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2021年,浙江大学“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
2021年,浙江省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202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21年,浙江省“护理管理创新奖”一等奖
2021年,第六届亚洲质量改进与创新案例大赛一等奖
2021年,第九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二等奖
2021年,泛长三角医院多维管理工具应用大赛一等奖
2021年,浙江省医院品管大赛进阶组金奖
202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见义勇为一等功。
2022年,浙江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2年,浙江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
2022年,浙江省护理学会“杰出护理工作者”
2022年,护理部成功获批浙江省巾帼文明岗
2022年,亚洲质量改进与创新案例大赛一等奖
2022年,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2022年,泛长三角医院多维管理工具应用大赛一等奖
2022年,浙江省医院品管大赛进阶组金奖
数据更新至2023年2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