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从磷酸奥司他韦又“紧俏”又“涨价”说开去

2023-03-12 15:03

三医联动是一个闭环,也注定有些局限。发挥对需求侧的合理调剂,是一个命题。

磷酸奥司他韦的仿制药与相近品种

后来的仿制药们着实不容易,要过三关:一是CDE审评的关,晚一寸弱一寸;二是医院准入的关,没集采啥都不是;三是消费者自主选择购药的关,早一寸强一寸。

磷酸奥司他韦功能相近的品种,在药品说明书、临床应用场景、医生患者知晓度方面,差别差距更多。

磷酸奥司他韦的胶囊与颗粒

从连花清瘟当初的终端价格经验来看,颗粒偏贵一些。凭什么?是制药成本贵么?这是一个话题。

很可能是供需关系造成的贵贱有别。颗粒较适合儿童用药?胶囊就不适合么?

胶囊与颗粒的差别,本质上不是问题。举例:布洛芬最“紧俏”时,谁还区分哪个厂家、剂型、品规?

抢着备药的积极与着急用药的消极

抢着备药,是有积极意义的。伟大的C端行动力和行动意志,这才像打一场仗。

与诺如病毒感染的情况相反:诺如病毒是即便查证了,没特效药。流感病毒是即便查证了,也用这药。

貌似抢着备药是完全正确的。然而:

抢着备药一定有不平衡不充分情况。结果总有一部分最该抢到的人、最需要的人、最弱势的人抢不到。

等你抢到备药,现实看是三五天后,假如你也已经出现症状超过48小时,用药效果有没有可能打折扣?

真实情况很尴尬,甚至可能很危险。

假如抢到了,获得感是高还是低

看意识与行为。人群如可分为两类:一类自去年冬到今年春,参与了几番抢药,现在觉得还要再赶潮流的,或者已失去热情的;一类自去年冬到今天,都没参与抢药的,或者较早地放弃热情的。

意识与行为往往不那么坚定和顽固,有时又比你想象得还要坚决或者嬗变。

获得感很可能不强:一是光顾着抢了,没享受到集采降价和医保报销;二是不停地抢啊备啊,让人兴奋又郁闷。

有没有办法管治?道和术都有一些

一个“馊”主意,是专项地、特殊地敦促卖药者们:接受7天无理由退货。请注意:不是接受药品有效期内无理由退货。这个尺度已经很大。“馊”主意好使,但实在太过激了些。

还有一个“馊”主意,是从医药流通(买多少、卖多少、谁卖给谁、谁从谁买)查清网络、流向,掌握本地个人备药、各类机构囤药的发生发展,及时公告,以缓解大家的恐慌。

为什么提“馊”主意?因为备药汹涌,总体来说不太合理。打个比方,这种乱象就像一种病:主动脉夹层!医药流通不断往前冲,噸噸噸;患者购买不断往前冲,噸噸噸。

我们历经连花清瘟、四类药、新冠口服药、磷酸奥司他韦这几轮疯抢备药(中间还漏了免疫球蛋白),现在到V4.0,适应或缓解的机制尚未建立起来,需要更多时间。

有价无市,这个问题有时可大可小

往小了说,是个市场流通问题。对“涨价”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无论政策怎么说严管,要从市场端看问题现状。

往大了说,流感病死率比新冠有序放开前的新冠病死率不低的。那就不单纯是一个价格问题,是关乎于人命的。

市场派药与医院开药的效率孰高低?

两者不是简单替代、竞争,实则相互影响。且有可能同时发挥作用。

假如流感能配享新冠当初的医联体救治分工方案,备药可能会少些。

假如市场派药受到一些力度更强合理干预和管治,机构找药会顺些。

对各种疯抢的社会现象,最不佳的结局总会到来,那就是一地鸡毛。

这过程会有人从中牟利。鸡毛留给患者、储备池、难逃的中间链条。

三医联动,或缺少需求侧方面调节

三医联动是一个闭环,也注定有些局限。发挥对需求侧的合理调剂,是一个命题。

以疯抢磷酸奥司他韦为最新例子,缺少医疗、医保(以及商保)积极做一些调节。

假如公卫告急,它应最早、最为有利地通报给医疗、医保(以及商保)做点事情。

相信专业、相信管理、相信举措设计和运营管理,这才是大健康,符合健康中国。

感谢刘逸伦老师对本文的启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磷酸奥司他韦,新冠,胶囊,医保,三医联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