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度的相关性也提示我们,未来的研究者也应该探索如何将血液标志物与临床、影像学等特征结合,进而取得最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近日,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独特的血液检查, 将目前预测阿尔茨海默症的时间提前了3.5年, 为这一棘手疾病的早期诊疗提供了又一个突破。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的准确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虽然约为70%的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由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导致,但是目前基于神经功能量表的检查难以进行AD病理学机制的确诊及早期鉴别诊断。
可以说误诊及漏诊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早期干预以及临床药物试验的开展。
而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的血液早筛不断涌现,有望彻底改变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和预后检查。 比如去年7月罗氏(Roche)的Elecsys淀粉样蛋白血液诊断产品就获得了美国FDA突破性器械认证;国内科学团队,比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章京教授团队也在血液诊断阿尔茨海默病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那么,伦敦国王学院开发的血液测试有哪些特殊之处呢?请看我们的详细介绍。
01患者血液加速细胞凋亡
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成果发表在《Brain》杂志上。
该大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表示,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帮助促进或减缓脑细胞在海马体内的形成,而海马体是与记忆相关的区域,并受到阿尔茨海默氏症早期阶段的影响。
而血液测试可以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评估身体形成新脑细胞的能力,在临床诊断前几年预测一个人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在几年的时间里,团队收集了56名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样本。其中36人最终被诊断出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 研究人员用来自这些患者的血液培养脑细胞,并观察它们在阿尔茨海默病进展时的反应。
结果发现,阿尔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血液能够导致细胞生长和分裂减少,细胞死亡增加。但与此同时,这些样本也促进了年轻、未成熟的脑细胞向海马神经元的转化。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Sandrine Thuret教授表示:“过去的研究表明, 来自年轻小鼠的血液可以通过改善海马神经发生,从而改善老年小鼠的认知产生。 这也给了我们使用人类脑细胞和人类血液在培养皿中模拟神经发生过程的灵感。”
在研究过程中,团队发现一些血液样本早在患者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氏症前三年半,就反映出了对神经发生的影响。
团队发现的生物标志物与此前证实的阿兹海默症血液生物标志物,比如淀粉样蛋白和tau蛋白相结合能更好的帮助提升阿兹海默症早期诊断的准确度和预测时间。
02来自罗氏首款血液试剂盒获突破性认证
在阿尔兹海默早期诊断领域,罗氏目前正处于前列。
2022年7月19日,罗氏宣布,美国FDA已授予其Elecsys淀粉样蛋白血液诊断产品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有望在临床中更早发现阿尔茨海默病。
罗氏新闻稿表示,这是 首款获得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基于血液生物标志物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方法。
Elecsys淀粉样蛋白血液诊断产品是一款测量人血浆中的磷酸化tau(pTau)181蛋白和载脂蛋白E(APOE)E4的定性检测试剂盒。pTau升高通常发生在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阶段,而APOE E4的存在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常见的遗传风险因素之一。
因此,Elecsys检测阴性的患者不太可能是淀粉样蛋白阳性,应该调查认知能力下降的其他原因。 Elecsys由此能更好地识别需要进一步确证性检测的患者,进而建议患者进一步采用淀粉样蛋白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脑脊液(CSF)检测进行确证性检测。
除了血液检测实现了突破外, 去年末罗氏的两款基于脑脊液样本的阿尔茨海默试剂盒获得了FDA批准,产品同断层扫描影像诊断一致性达90%。
03国内团队传来突破
近期国内团队也实现了血液检测阿尔茨海默病的突破。通过新的检测技术,发现了一种新的阿尔茨海默病(AD)生物标志物,这项技术只需要患者的少量血液,通过检测血液中几种标志物的变化来辅助 AD 的诊断。
2022年7月2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章京教授团队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合作,发表了血浆细胞外囊泡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发表在《阿尔茨海默病与失智症》(Alzheimer's & Dementia)杂志上。
研究采用创新的纳米流式检测技术,开发了一种稳定、快速的检测方法,发现了一种新型的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 AD-外周血神经源细胞外囊泡相关标志物 NMDAR2A。
研究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AD 患者外周血神经源性细胞外囊泡及 Aβ、pTau 相关细胞外囊泡明显减少。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章京教授团队的研究仅需要抽取受试者少量血液,检测血液中多个标志物的变化即可辅助 AD 诊断, 可替代传统的脑脊液生物标志物,解决临床工作中脑脊液采集接受度低、相应影像学检查费用高的问题, 进一步可用于老年 AD 的早期筛查。
04首次证实,血液预测阿尔茨海默病可行
图片来源:Quanterix生物技术
随着老龄化的来临,A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正在影响全球约5千万老年人。使用基于血液标志物筛查 AD 病理学或诊断的主要益处是,与脑脊液(CSF)或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相比,血液采集的侵入性更小,成本可能更低,并且在大多数人愿意的基层保健水平上更可行,具有庞大的发展潜力。
近期法国波尔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所团队更是首次在接近真实世界特征的大型前瞻性队列中,证明了血液中测得的AD标志物和脑脊液中同类标志物的中度关联。
不过中度的相关性也提示我们,未来的研究者也应该探索如何将血液标志物与临床、影像学等特征结合,进而取得最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END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