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进补?34岁男子用它炖肉送医抢救,这些中药材不能自己乱吃!
季节交替凉意急,顺天应人养精气,衣食住行有规律,食补药养来调剂,天气寒冷,不少人会想到吃碗热腾腾的药膳,驱寒补身 强身健体,但一菜一汤皆学问,吃得不对可能危害身体健康,这不,有人因自己给自己找偏方进补,被紧急送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34岁男子偏方进补被送来急救
近日,34岁的大华(化名)因持续全身发麻、心悸、头晕被送来浙大一院急诊科就诊,被送来时,他意识模糊、呈休克状态。
当班的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给大华进行检查,他血压低于正常值,心电监护显示严重的心律失常,随时可能出现心室停搏,诱发心源性猝死。
听家属介绍,发病前大华在家里吃了生附子炖猪脚,此前一直有用生附子进补的习惯。“这是典型的乌头碱中毒导致心率失常的表现!会要命!”情况紧急,急诊科主任陆远强主任医师闻讯而来,他立刻组织当班医生进行抢救。
大华是浙江金华东阳人,他走南闯北做木材生意,见多识广,还在云南办了多年木材加工厂。云南民间素有“土黄进补”习俗,在当地深耕多年的他,每年此时都会看当地人吃些生附子炖羊肉、草乌炖鸡进补。
“我自学中医,知道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当地很多人说这个吃了浑身发热、整个冬天不怕冷!”大华带着云南当地买来的生附子返回金华过春节,“阳过”之后,他总感觉身体虚弱、腰酸背痛、手脚冰凉,就使用生附子炖肉给自己补身体。
“当地说附子、草乌虽然有毒,但只要煮得好、煮得透,食用后也不会中毒!”正是这种想法害了大华,担心身体不适应,前两次他只用了小指甲盖大小的生附子炖羊肉,吃完后觉得后背发热、效果不错,后面胆子渐渐大起来。正月初六,大华用一大把生附子配合其他几味药材炖猪脚吃,连吃了三大碗还把汤喝得一干二净,结果就出现了开头可怕的一幕。
在进行3次血液灌流及其他护胃、营养心肌、补液等处理后,大华的症状才逐渐缓解,后续要在急诊科中毒病房接受进一步的综合治疗。他事后回忆,那种全身麻木没法动弹、被紧紧扼住喉咙无法呼吸的濒死感让他后怕不已,以后再也不敢胡乱进补药膳了。
乌头碱中毒危害巨大
陆远强主任介绍,让大华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毒物,正是民间常用的中药材附子。
附子是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它和川乌、草乌、雪上一枝蒿等均为乌头属植物,都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多种生物碱,对人体毒性极强,0.2毫克的乌头碱就能让成人中毒,3~4毫克就能致死,中毒过重或抢救不及时,会导致呼吸衰竭或严重的心律失常而死亡。乌头碱中毒可以通过血液化验等方法检测出来。
中毒后的主要表现为:
0 1 神经系统
口舌及全身麻木,头晕,眼花,视物模糊,重者躁动不安,肌肉强直,抽搐,意识不清甚至昏迷。
0 2 循环系统
由于迷走神经兴奋,心肌应激性增加,可有心悸,胸闷甚至心跳骤停。
0 3 呼吸系统
呼吸急促,发绀,应激性肺水肿出现呼吸衰竭。
0 4 消化系统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目前,针对乌头碱中毒没有特别及时有效的解毒方法,主要的抢救措施是洗胃、导泻、补液和血液灌流等方法加速毒物的排出,阻止吸收,同时根据临床心律失常类型来对症用药。陆主任强调,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建议立即拨打120求救,无论轻重均需在医务人员专业指导下进行救治。
夺命附子不能盲目配食
“附子、草乌、川乌等毒性中药材,是药品而非食品,不能当普通食品、药膳食用!”浙大一院中药房主任马成坚副主任中药师介绍,草乌、川乌是北乌头、乌头的母根,附子是乌头的子根,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使用得当,在中医临床炮附子是味不可多得的救命良药。
阳气暴脱,脉微欲绝,用于休克的参附汤;回阳救逆的四逆汤;阳虚水泛水肿的真武汤临床疗效非常显著。但作为燥烈之品,生附子毒性很大,具有明显的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其毒理学机制主要是影响电压依从性Na+通道,神经递质释放和受体改变,促进脂质的过氧化和心脏、肝等组织的细胞凋亡。生附子未经炮制不作内服。
因生附子、生川乌、生草乌毒性较强,容易使人中毒,国务院已将其列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药用附子一般经专业人员炮制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此时毒性强的乌头碱已经基本裂解。
《中国药典》(2015版)规定,药用炮制后的附子每次用量限于3~15克,川乌每次用量限于1.5~3克,且必须先煎久煎。
马主任进一步解释,在我国的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因常年湿气缭绕,风湿多发,确有煮食附子、草乌、川乌等的传统,以求祛湿止痛、温阳。当地甚至有人认为“附子草乌虽然有毒,但只要煮得好,食用后也不会中毒”,这种想法有很大偏见。一些患者家中自行煮食附子,没有专业指导,很难保证炮制效果,中毒多见。此外,有的老百姓在煮食草乌附子等过程中还喜欢自行添加一些其他的中药材,认为这样药效会更好,也是非常错误的想法。如果盲目与一些植物同用,可能使附子、草乌的毒性更难以祛除,从而加大中毒的风险。
专家强调,对于中药,特别是附子、草乌、川乌这类有毒性的中药,要不采、不买、不卖、不私自加工、不擅自服用;确因病情需要,应到正规医院,遵医嘱使用。若不慎进食出现不适症状时要尽快送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