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孙飘扬回顾恒瑞这两年:此前操之过急,创新持之以恒

2023-02-10 10:43

随着恒瑞医药一系列的调整逐步实施,曾经一哄而散的主流投资机构,正在重新回到恒瑞医药的股东行列。

来源:医药投资部落

2021年~2022年,在恒瑞医药的发展历史上,是颇为特殊的2年。

2021年1月,恒瑞医药的市值达到了历史最高的6174亿,以后变开启了漫漫的下跌之旅,直到2022年4月市值最低只有1584亿,下跌幅度约为74%。

这两年的恒瑞医药,从收入到利润,从人事安排到产品研发,发生了很多的事情。

2023年2月2日,恒瑞医药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完成新一届董事会换届,董事会选举孙飘扬为公司董事长,并聘任了高管团队。

带领恒瑞医药从偏居苏北小城的一家小药厂成为中国"医药一哥"的孙飘扬,将继续带领这家企业前进。

关于过去两年恒瑞医药面临的一些问题,孙飘扬面对媒体表示:一是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公司在转型过程中操之过急,造成了一些盲目发展。

但是创新和国际化仍然是恒瑞医药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孙飘扬也表示创新是一定要持之以恒的。

2022年9月,恒瑞医药的一则员工股权激励计划,显示了恒瑞在创新药领域的目标。

股权激励计划,在解锁时需要达到一定的考核要求才能实现。此次恒瑞医药的业绩考核只涉及创新药层面,考核年度为2022年-2024年,分三期解锁。每期解锁的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40%、30%、30%。

首批解锁条件为:2022年公司创新药物收入85亿元以上(含本数),IND批准的新分子实体数量10个以上(含本数),创新药物申报受理的NDA申请(含新适应症)数量6个以上(含本数)。

第二批解锁条件为:2023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到105亿元,IND批准的新分子实体达到11个,申报并受理的创新药NDA申请(含新适应症)达到7个。

第三批解锁条件为:2024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到130亿元,IND批准的新分子实体达到12个,申报和受理的创新药NDA申请(含新适应症)达到8个。

74461675984326292恒瑞收入构成测算(数据来源:国金证券)

根据国金证券的研究报告测算,恒瑞医药收入中创新药的占比,在2024年将达到60%以上。

在国际化方面,恒瑞医药同样动作不断。

2022年5月18日,恒瑞医药宣布Luzsana Biotechnology™公司正式成立,这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普林斯顿、由恒瑞医药全资控股的创新药公司。

Luzsana 在日本东京、瑞士巴塞尔和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均设有办事处,目前拥有超过120名员工。

作为恒瑞医药的全资子公司,Luzsana将成为恒瑞医药国际化的运营平台和前进基地。

通过与母公司恒瑞医药的合作关系,Luzsana 可以从恒瑞现有的丰富管线中评估和挑选资产,包含多个治疗领域的250多项临床研究,用于全球共同开发和商业化。

恒瑞医药的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的"双艾组合",是目前恒瑞医药管线中最接近出海的药物。

目前,"双艾组合"已经成功完成一项治疗一线肝细胞癌的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这也是恒瑞医药开展的首个国际多中心 III 期临床研究,由全球 13 个国家和地区的 95 家中心共同参与。

恒瑞医药计划在2023年向美国FDA提交卡瑞利珠单抗的BLA申请,卡瑞利珠单抗此前已经获得治疗晚期肝细胞癌适应症 的孤儿药资格。

仿制药领域,虽然国内市场的支付环境日益严峻,但是国外的仿制药仍然有不小的市场空间,在2022年恒瑞医药有三款造影剂在美国获批。

除了加码创新药和国际化之外,恒瑞医药在开源节流方面还有很多的努力。

根据恒瑞医药年报信息,2020年底公司有销售人员17138人,2021年底已经降到13208人,2022年半年报,公司透露销售团队又减少了2300余人。

2022年前3季度,恒瑞医药销售费用为51.62亿元,比2021年同期减少26%。

随着恒瑞医药一系列的调整逐步实施,曾经一哄而散的主流投资机构,正在重新回到恒瑞医药的股东行列。

根据公募基金披露的去年四季报显示,恒瑞医药重回基金前50大重仓股队列。其中,"医药女神"中欧基金葛兰管理的中欧医疗健康及中欧医疗创新,这两大基金均在第四季度均对恒瑞医药进行加仓。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恒瑞医药,创新,公司,达到,飘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