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强的不幸并不是个例,希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群尽快进行HIV筛查,发现HIV抗体阳性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
作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感染科 曹青、朱彪
我还记得他已经瘦得只剩下骨骼了,无法说话,当他在生命的最后几个小时看到我时,他的手如慢镜头一般缓缓移动,我疑惑他要做些什么,然后他的手指伸向了他的睡衣,解开了衣扣,我意识到他正向我展示他枯瘦的胸膛,那是一份邀请,我没有拒绝,我进行了叩诊和触诊,我聆听他的心脏,这无关检查身体内的异常,而是医生必须要向患者传达的一个信息,我永远、永远、永远在这里,我会陪着你经历这一切,我永远不抛弃你,我会陪你直到终点。
——阿布拉罕韦尔盖
周一下午,病区来了一家三口。
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父亲推着轮椅,母亲掂着大包小包的日用品,轮椅上的人头上戴着一个黑色毛线帽,脸上捂着大口罩,全身被一个大大的黑色羽绒服包裹着,两条腿只穿着一条黑色的秋裤,裸露出来的脚踝又干又瘪,可见营养状况极差,这个判断很快就被接下来的体格检查证实了,整个人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和一张皮,肋骨和髋关节清晰可见。
轮椅上的男人叫谷强,是一个晚期直肠癌患者,这次住院是因为连续3天体温都升到40摄氏度以上,伴咳嗽咳痰、畏寒寒战。他的口腔卫生很差,舌面和口腔黏膜大面积深溃疡,上面覆盖着灰白色的脓苔和霉菌,口角不停地流出黏糊糊的口水。他很虚弱,说话声音很轻,即便凑到很近也听不太清楚,病史介绍只能靠他的父母。
谷强因为瘦而显得两只眼睛额外的大,查房时他会盯着我们看,偶尔会用手机打出几行字作为他目前症状的补充说明,记得他用手机写出的诉求还有一条:“长痛不如短痛,拒绝所有药物和有创抢救,拒绝去监护室,只求少些疼痛。”
我们为了评估病情,快速地做了抽血化验和胸腹部的CT,化验结果提示炎症的几项指标很高,严重的低钠低钾,CT提示直肠的肿瘤已经播散转移至肝脏、腹腔淋巴结和双肺,甚至邻近的骨头上也有几个转移灶。肛肠外科会诊医生考虑终末期肿瘤伴全身广泛转移,已然没有了手术机会,患者重度营养不良,病情预后不佳,如果患者家属治疗意愿积极,根据病情需要对症处理,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也有转入重症监护室的可能。
肛肠外科医生神色凝重地跟谷强父母谈话,加上目前疫情期间,重症监护室已经取消了每日2个小时的探视时间,如果患者病情恶化需要进监护室,也许就是永别。谷强接受不了,他的父母也接受不了,签字拒绝药物及一切有创抢救。
我们每次查房时,他的父母都很有礼貌地站起来回答我们的询问,我们离开的时候,他的父亲还要对我们鞠上一躬,拱手行礼相送。有次夜班,谷强的父亲看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电脑旁,就走过来和我聊天,诉说谷强既往精彩的人生和一个老父亲不曾向外人讲过的心声和未来的打算。
谷强父亲因工作需要,常驻外省工作,母亲和谷强在杭州相依为命,对他非常溺爱。谷强因为头脑灵活,虽然经商挣了很多钱,却染上了艾滋病。谷强父亲说此生最后悔就是在谷强成长道路上的父爱缺失。他们家人都已经接受了谷强的现状,想让谷强在医院里度过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任何有创治疗和抢救措施都不做了,监护室也不去了,因为进去了,他们二老就可能见不到谷强了。他现在的心愿就是想在病床边多陪陪儿子。将来如果邻居朋友问起,他可以说儿子出国了,定居在国外不回来了。等他自己也去世了,就让家人把他的骨灰取一点放在西湖旁边他最喜欢的一处地方,剩下的和谷强的骨灰一起洒入钱塘江,尘归尘土归土,百年之后又是一个轮回。
他诉说的时候,神态自然,眼神温和、语气坚定,丝毫没有任何悲伤的情绪,我心里暗自佩服他的通透,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想到最近看的一本书的感悟,在白纸上写下了:“有情人生的底色是无情”,因为只有在“无情”的衬托下才能体会到“有情人生”的珍贵,才会更加珍惜“人和情”。他很受感触,双手拿起那张纸,反复念诵了几遍,仔细地对折好,放到他穿的中式外套里,站立起来告别时,又鞠了一躬拱手作揖,说这句话写出了他的心声,他会好好珍藏。
谷强生命的最后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尽管抗感染的药物和营养液都在使用,最终他还是因为严重的感染和营养不良逝去了。他走的那晚是我值班。晚上7点左右,谷强母亲看到他很不舒服,问他要不要叫医生,他摇摇头,紧紧地抓住妈妈的手,不让她走开,后来他用手机打字,让妈妈叫爸爸来,后来又摆摆手,让妈妈躺下睡觉,妈妈担心他,再次询问他要不要叫护士来,他还是摇头。母亲因为太累,躺下就睡了。晚上9点,护士巡查病房时,发现他的血压降到了79/38mmHg,心率40次/分,护士急忙把他母亲叫醒,同时通知了我。我快步走到他床边,跟护士交代怎么用药时,他母亲抓住我的手,说:“医生,不用再用药了,我和他爸爸尊重他的意见,不抢救了,让他安安静静地走吧!”接下来,他母亲淡定地给谷强父亲打了电话,然后给谷强擦洗身体,帮他穿好衣服之后就坐在床头,握着他的手一直低声和他说话……
谷强父亲来到病房,见到我时还是像古人见面那样对我拱手作揖,说我前几天送给他的那句话,他将终生难忘,他随即又说:“宋代司马光曾写过,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他走了,不在世上受罪了,我不难过,反而替他高兴,他解脱了,我也只当他脱离这副躯壳去云游四海,去游历大山,去定居国外,出去见大世面了”。
老爷子活得通透,每次听他说完,我都会词穷,心里只有感慨,不知如何用言语去应对。谷强母亲在儿子临终时和离去后的淡定从容也让我震撼,也许他们二老早就在等待这个时刻,而且已经准备好了如何迎接这个时刻。我很少见到生死离别的场景是如此悄无声息地进行,没有眼泪,也没有慌乱。我不知该如何对两位白发老人说出那些安慰人的话,我甚至感觉他们其实并不需要我的宽慰。
因为我们和患者直接沟通的缺失,我们不了解他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但是他在精神好的时候,我们查房时他都会睁大眼睛认真仔细地听,艰难地在手机上打字和我们沟通他的病情,可见他对生命和健康仍有眷恋。最后几天因为病情进一步恶化,他选择不再进一步积极治疗,显然是接受了现状,另外可能他怕父母担心,从来没有抱怨,甚至连一声呻吟都没有。
目前艾滋病已经可防可控,如果谷强在艾滋病毒(HIV)感染早期就积极抗病毒治疗,也不至于年纪轻轻就合并了机会性肿瘤,又因为讳疾忌医直至到肿瘤晚期才选择到医院就诊。谷强的不幸并不是个例,希望有过高危行为的人群尽快进行HIV筛查,发现HIV抗体阳性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正规抗病毒治疗。
本文图片来源:创客贴图库
本文中谷强为化名,文章内容不作为诊疗意见,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