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看重紫杉醇药物持续的增量空间,另一方面,自然是在十年潜心研发之下,对自身产能、成本控制、利润空间的极大信心。
集采中的价格拼杀,反映的都是药企在生产效率、产能、成本上的实力。
1 剂型为重
紫杉醇是第一个从天然植物中提取而得的抗癌药物。它通过将微管蛋白限制在聚合状态,使得细胞的有丝分裂停滞在G2-M期,从而导致细胞凋亡。但是,紫杉醇是一种脂溶性分子,极易被肝脏代谢掉,大大降低它的抗肿瘤能力。
为了提升紫杉醇在体内的作用效果,科学家们开启了持续的制剂升级研究:
1992年时,最先发明的紫杉醇注射液添加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辅助溶剂。虽然水溶性问题有所解决,但是溶剂的毒性较大,患者使用后有2%-4%的过敏及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因此滴注紫杉醇之前,需要先用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如地塞米松、苯海拉明等)脱敏处理,整个治疗过程通常耗时3小时以上,异常繁琐。
2003年时,新一代脂质体剂型紫杉醇(由绿叶制药研发)率先在我国获批上市;
2005年时,新一代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由Abraxis Bioscience研发)被美国FDA批准,到2018年我国同类型产品上市;
2007年时,新一代聚合物胶束型紫杉醇在韩国获批,到2021年我国同类型产品上市。
2 白蛋白紫杉醇的地位
紫杉醇作为一种广谱的抗癌药,患者基数众多,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乳腺癌、卵巢癌、食管癌、鼻咽癌、胰腺癌、胆道肿瘤、肺癌等等,成为 我国抗肿瘤药物领域销售金额最大的品种,且一直保持逐年增长中 。
2020年,我国紫杉醇药物的年度规模约为64.8亿元;2021年,我国市场规模达到74.7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2022年, 该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5.3亿元 。
如此多剂型的紫杉醇产品同场竞技,哪种类型的市占率会更高呢?
根据米内网数据,2021年样本医院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销售额为36273.28万元,紫杉醇脂质体销售额为7966.57万元,紫杉醇注射液销售额为8229.36万元。可以粗略算出, 白蛋白结合型以绝对的优势69%,占据了大部分的紫杉醇药物市场 ,脂质体和普通剂型大约平分剩下的3成市场(胶束剂型由于上市当年时间太短,未统计)。而且,白蛋白紫杉醇2021年的销售增长达到26.5%,规模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3 集采的竞争
国内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已有6家药企过评,分别是石药欧意、恒瑞医药、齐鲁制药、科伦制药、海正药业、康禾生物。除此之外,CDE官网还可以查询到4家药企的上市申请被受理,分别为正大天晴、扬子江药业、双成药业和海昶生物/天东制药。另外布局在研的,还有圣兆药物,目前正处于生产线制造阶段,即将就位车间调试。
2020年初进行的第二轮集采中,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就已经是被采品种,当年石药欧意、恒瑞医药分别以747元和780元双双中标,齐鲁制药丢标,而本已中标的外企新基却因生产过程不符合我国GMP标准被出局。 于是短短几年,白蛋白紫杉醇完成了国产替代 。
集采前的2019年,恒瑞医药的白蛋白紫杉醇总销售量65.76万瓶;2020年4月开始执行集采,当年的总销售量跃升到180.25万瓶,同比增长174.10%;2021年的总销售量213.33万瓶,同比增长18.35%,若按中标价格计算,该仿制药品为恒瑞带来了约16.6亿元的年收入。
石药集团的白蛋白紫杉醇,2020年的销售收入增加16.4%;2021年的销售收入增长27.5%。增速似在稳步提高。
科伦药业的白蛋白紫杉醇由于2020年8月才上市,没有参与当年集采,2021年的销售收入7300万元。
于是在今年年中进行的十三省集采续约中,科伦药业和齐鲁制药坚决抓住机会,科伦药业以165.8元的价格中标,石药欧意和齐鲁制药均报148元中标。与上一次国采相比,价格又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集采药品低价的背后,是企业的生产效率、产能、成本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比拼 。对于市场的新参与者,如科伦药业,集采以价换量,省去了高昂的销售费用,是快速获取市场、实现业绩增速的好途径;但对于既有的参与者,如恒瑞医药,则需要更精细地权衡价格与利润增速。所以说,集采在不断倒逼国内药企的结构化改革,始终要求更先进的产能去迭代旧产能。
这可能也是圣兆药物,在面对市场上既有的大批企业时,依然能够信心十足、稳扎稳打地推进自家白蛋白紫杉醇管线的原因。一方面是看重紫杉醇药物持续的增量空间,另一方面,自然是在十年潜心研发之下,对自身产能、成本控制、利润空间的极大信心。
声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