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哥哥吵架,20岁女孩“中毒”了?深夜急诊,这里有人间百态
说到急诊,你想到的是什么,是惊心动魄的抢救?是门那边压抑的哭声?还是120的鸣笛声和匆忙的脚步声?是争分夺秒?是瞬息万变?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的急诊室,每天都上演着人生百态的故事。
在这里,可以看见挣扎、犹豫、悲痛、懊悔,也可以看见庆幸、喜悦、感动、希望。
2022年8月的一个普通夏日,夜幕降临,急诊里却越发忙碌起来……
1、镜头一
他被钉子扎伤了脚、却因为4元的消炎药暴怒
“医生,你给我开一个最便宜的破伤风针,我就打一针就好了。”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急诊诊室,急诊科张医师面前的患者络绎不绝。19点半左右,又一位患者走进诊室,大约身高170左右,中年男性,皮肤非常黝黑,赤裸着上身,虽然清瘦,但可以看得出常年从事体力劳动,非常结实。
“你哪里扎伤了?”
“工地干活的时候脚底被钉子扎到了,老板叫我一定要来医院打针,不然我才不来。”
张医师仔细查看了大叔左脚底的伤口,伤口有点深,看过去里面是黑色的,可能残留了一些铁锈或者其他杂质在里面。
“你这个除了打针,还要吃消炎药,钉子应该是不干净的。”
“你不要给我配任何药,做任何检查,我没钱,就给我开最便宜的破伤风,20多块钱那种,我朋友那里去问过的。”
张医师再次检查了大叔的伤口,在电脑上打下了病历,开出了单子。
大叔拿到单子看了一眼,忽然狠狠将单子摔到张医师身上,大声吼道:“我叫你不要给我开药,你为什么要开,我针也不打了,你给我退掉,全部退掉!”巨大的声音引得诊室外等着的患者向内张望。
张医师弯腰从地上捡起单子,轻声但坚定地说:“这个消炎药只要4元,钉子扎破伤口,可能发生感染,要吃消炎药。”
“不要不要了,你给我全退掉,我跟你说了我没有钱的!”大叔黝黑的脸涨得通红,情绪激动地挥舞着双手。
最终,在张医师的再三坚持下,还是给大叔开单子去打了破伤风、但退掉了消炎药,并让他回家注意观察,如果伤口持续疼痛、出现发红发肿要赶紧到医院来。
之江院区周围有很多工地,一直以来因工地操作造成的各种意外伤害患者就非常多,被钉子扎破、伤到眼睛、甚至钢筋贯穿、高空坠落。
夜晚的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急诊大厅灯火通明
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为自己、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拼搏,疫情以来,做工程、做生意可能就更加艰难,大叔舍不得的4元钱,很可能就是一点一点给孩子攒起的学费。
深夜急诊,见证着生活的不易。
2、镜头二
女孩和哥哥吵架却中毒进了医院
“医生,医生,快看看我妹妹怎么样了。”指针转到21点,人来人往的急诊预检台,突然冲过来一对年轻男女,男生还背着一个瘦弱的女孩。
预检台的护士立刻站起身,给女孩量起了血压,并且向背女孩过来的男生询问女孩的情况。
“身份证,手机都没带,您能先给她看看吗,她突然就这样了,她才20岁,不会有什么问题吧。”男生女生带着哭腔说到。背上的女孩双目紧闭,眼角带有泪痕,呼吸急促,脸色苍白,浑身无力,没有穿鞋子。
接诊护士一边完善检查,一边呼叫医生,正在留观室的戴医师快步走了过来。
“患者什么情况,你们慢慢说。”
“她和哥哥吵架了,然后突然就倒下去了,跟她说话也不理我们,也不睁开眼睛。”陪来的女孩陈述到。
戴医师观察着瘦弱女孩的血压、心跳等指标,握住女孩的手,轻轻地拍着,温柔地说:“放轻松,放轻松,慢慢地深呼吸。”
经过进一步检查和了解病史后,戴医师把陪同来的女孩叫到了一边。
“患者是呼吸性碱中毒,通俗地说,就是她因情绪激动,导致呼吸频率过快,使得体内二氧化碳骤然减少,进而引起血液酸碱度异常、内循环紊乱,引起她头晕、胸闷、手脚麻木、意识不清等。”戴医师耐心地跟女孩解释道。
随后,戴医师等急诊医护人员对女孩进行了对症处理,并收治入留观室进行进一步检查。护士来给女孩抽血,哥哥小心翼翼地为妹妹按着止血棉签,动作异常轻柔,白皙的脸庞上满是自责的表情,一言不发。
我们不知道他们因何而吵架,但我们看到了哥哥的自责和内疚。急诊室里,常常有因为一时情绪激动而发生意外、或做出不理智行为的患者。就在前一晚,也是同样年轻的一个女孩,在情绪激动之下喝下了一杯酒和5颗头孢,被家人紧急送来抢救,还好最终没有大碍。
我们知道,人生之路上,总有那么一些瞬间,我们会因情绪上头而不理智,但是在急诊,医生见证了太多因一时激动而无法挽回的悲剧。
我们理解每一种痛苦和难熬,也理解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感同身受另一个人的绝望,但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希望你可以记得那些你爱和爱着你的人,再坚持一下,也许就雨过天晴。
3、镜头三
深夜的一顿酒可能就是生死之门
已是深夜,街道上的车流量已经小了很多,但浙大一院之江院区急诊室仍是人流不断。“呜啊——呜啊——”相隔没多久,接连来了两辆救护车。
都是因为喝酒引出的事故。
工地的工人,前几天就有了口角,这天喝了酒后,打了起来,其中一人用电线抽打另一个人,那人的胸腹部、背上、脸上、手指上都是一道道血痕,还在流血……
一个在附近开着小卖部的大叔,喝了酒的客人前来买酒,却不肯付钱,争执中,客人一脚踹倒了老板,并用脚猛踢老板的头和胸部,混乱中家人拨打了110和120 ……
急诊科方医师带着医护团队迅速将患者拉到抢救室,查体、初步检查、打留置针、询问病情……
“目前根据初步检查的情况,没有生命危险,但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检查是否有骨折、颅内是否有损伤。”方医师飞速地打下检查单。
“呕……”患者突然剧烈地呕吐起来,整个人像大虾一样弓起来,情绪也激动起来。
急诊医护团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紧急治疗,配合默契。“快,赶紧去拍头颅CT,呕吐严重,可能会有颅内损伤,赶紧。”
争分夺秒、分秒必争——平时我们可能都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抢救,但当这一切真切发生在面前,才能真的感受到这种一分一秒之间的急迫,而无论在何种紧急情况下,气管插管、上ECMO、急诊手术……专家团队都有冷静的判断、果断的处理、默契的配合。
“这个时候,我们是患者唯一依靠的希望,专业、冷静是最重要的,这个时候也非常需要家属的配合,我们会尽全力抢救每一位患者。”之江院区急诊科主任李彤副主任医师说。
深夜的急诊
随着时间进入到后半夜,因为喝酒意外被送来的患者,占了大多数。深夜的一顿酒,可能是抚慰疲惫的心灵、释放难解的压力、庆祝重逢的喜悦,但也可能带来很多意外。
在急诊一晚,仿佛就窥见了一个微缩的小社会。有女孩牙痛剧烈,但熬到下班才匆匆赶来医院;有年轻男孩一手挂着水,另一手在电脑键盘上不停敲打着;有剧烈腹痛的大哥,不敢告诉家人,独自强撑着来到急诊;有洗澡时却突然遭遇玻璃炸裂,全身都是“亮晶晶的碎片”,幸好没有伤到脸毁容的大学生……
才知道,影视作品并没有夸张,现实中的急诊,只会更加忙碌,遇到各种离奇的情况。急诊的医护团队,24小时守护着来到这里的人们的生命安全。
我们离开时,那个呼吸碱中毒的女孩已经睁开了双眼,哥哥轻轻地去拉她的手,她挣脱开了,哥哥眼睛泛红,又给女孩捋了一下眼前的刘海,女孩转头闭上眼睛,泪水顺着脸颊滑了下来。哥哥再次尝试着拉住女孩的手,女孩这次没有挣脱,哥哥靠在女孩床前,就这样一直握着女孩的手不放开。
希望在任何绝望时,都能有一双手拉住你不放开;也希望你始终记住,这世间总有一双手,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你。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