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听力下降、脸部疼痛、全身乏力,这种肿瘤很常见,更麻烦的是……

2022-08-22 09:58   浙大一院

桥小脑角是颅内肿瘤的多发区域,常见的有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等,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无特殊诱因。

听力下降、面部疼痛、手脚乏力……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往往得不到很高的重视,却可能在提醒你身体出了问题。在人体大脑内,有一个叫“桥小脑角”的部位,这个隐秘而不起眼的角落,却集中了大脑中诸多重要结构,也是颅内肿瘤的多发区,哪些症状可以鉴别?桥小脑角病变了还能治吗?怎么治?

左耳听不清声音、脑袋长出“乒乓球”肿瘤

杭州42岁的周先生经营着一家服装公司,大概5年前,他发现自己的左耳听力有点下降。“那时有人在左后方叫我,偶尔会听不清声音,为此还常常被人吐槽高冷。”周先生表示,由于自己每天睡眠时间很少,总以为是睡眠不足导致的,加上平时工作很忙,也就没太在意。

但今年以来,他却感觉左耳听力渐渐消失,能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并且还出现了头痛的症状,经当地医院头颅磁共振检查,他的左侧桥小脑角区域有一个4厘米大的肿瘤。

桥什么角?周先生听得云里雾里。

桥小脑角是脑桥、延髓、小脑的交界处形成的夹角,脑桥和延髓是大脑的生命中枢,因此这个直径约1厘米的区域集中了诸多重要结构,三叉神经、面听神经等颅神经以及椎动脉等重要血管都从这里经过。

而周先生的情况,相当于是在指甲盖大小的地方长出了一颗乒乓球,压迫了脑干等结构。由于肿瘤位置特殊,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在当地医院的建议下,周先生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总部一期神经外科就诊。

大脑深处切肿瘤完美避坑,拒绝面瘫

“医生,我们当地说这种情况手术,轻则面瘫,重则半身不遂,甚至可能会丢了性命,真这么严重吗?”在神经外科温良主任医师的诊间,周先生焦急地问。面瘫被称为“社交癌”,光是这一结果就会让正值壮年的他无法再叱咤生意场,也是家庭难以接受的。

“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诊断明确,结合症状考虑是良性的听神经瘤。肿瘤比较大,手术是肯定要做的。”温良解释,桥小脑角区空间小、位置深,周围遍布重要的神经,因此手术的一大风险就是颅神经损伤,其中尤以面神经的损伤最常见,特别是大于3厘米的听神经瘤,面神经损伤引起面瘫是最主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

但在电生理监测等技术的辅助下以及医生显微手术操作技术的进步,以往被认为司空见惯的面瘫后遗症,在浙大一院神经外科已经越来越少。权衡利弊后,周先生住进了总部一期病房并接受了左侧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

“术中发现他的面神经因被肿瘤推挤而失去了正常解剖结构,变得像一张纸一样薄,而且肿瘤与脑干也有黏连,情况复杂。”温良介绍,但在电生理监测的帮助下,手术团队还是顺利完成了手术操作,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保留了面神经,避免了面瘫发生。

目前,周先生已经康复出院,状态良好。

出现这种情况需注意颅内肿瘤不能忽视

桥小脑角是颅内肿瘤的多发区域,常见的有听神经瘤、脑膜瘤、胆脂瘤等,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无特殊诱因。

浙大一院神经外科主任詹仁雅教授介绍,此类患者的症状早期通常都跟颅神经有关,可表现为:听力下降或耳鸣,颜面部针刺、触电样的剧烈疼痛,以及口角歪斜等;当肿瘤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压迫脑干,会出现行走不稳、手脚乏力等症状。

桥小脑角区域的肿瘤主要通过手术切除,浙大一院神经外科每年都会诊治很多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随着医疗技术的全面发展,手术效果越来越好,极大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专家提醒:如果在没有明显外伤等其他诱因的情况下出现相关症状,千万不要不以为是,需及时就医排查,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本文为浙大一院原创 欢迎转发,转载请联系 文:宣传中心/神经外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听神经瘤,颅神经,肿瘤,听力,面瘫,桥小脑角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