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一,鼻咽癌发病率也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2022,李女士(化名)万万没想到自己的60岁大寿竟成为“生死劫”
脖子上一个不痛不痒的小肿包一查竟是鼻咽癌,而且还发生了淋巴结转移
看了开头这几句
炎炎夏日,吃了无数小龙虾、烧烤的你,会不会马上撸一撸脖子看有没有凸起?
但也先别自己吓自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水洪主任医师特别呼吁,脖子上的肿块万万不可小觑,必要时,鼻咽部检查一定要做起!
误以为是“富贵包”,60岁大寿后查出癌转移
杭州人李女士衣着光鲜、一直走在潮流前沿,唱歌、登山、毅行、自驾游、上网......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儿子研究生毕业后、已经参加工作但还没结婚,她不用带孙子,和老公两个人把日子过得丰富多彩。
两年前,李女士在洗脸时,无意中发现右侧脖子靠后的部位有个花生米大小的肿块,没有明显的疼痛和不适,因此一直没有重视它,“我当时想着会自己消掉” 。
今年是李女士60岁大寿,她大摆宴席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席间,李女士向大家展示了儿子送的BlingBling大耳环。大家在称赞耳环的同时,也发现了她右侧脖子上的肿块。不仔细观察不知道,李女士脖子上的这个肿块已经从“花生米”长到了“红枣”大小。
即便此时,李女士依旧没放心上,她以为只是个“富贵包”,但是儿子却觉得李女士这半年来,人越来越消瘦,而且这块肿物似乎与脖子上的皮肤或是里面的深层组织“粘”牢了,非常有必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下。
李女士这才开始重视起这个肿块,她慕名找到对头颈部肿物研究有着极深造诣的浙大一院耳鼻喉科主任周水洪主任医师寻求帮助,想问问医生这个莫名其妙的肿块到底是什么,是否需要治疗。
“怎么才来!”看到李女士脖子上这个来路不明的“大家伙”,周主任心底一沉,当即觉得这肿块不是“善类”,在周主任的门诊中,他数不清多少次碰到类似李女士这样症状的患者,因为60~70%的鼻咽癌患者最先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内窥镜下,周水洪主任果然在李女士的鼻咽部发现新生物,一追问,才知道李女士还有鼻塞、鼻涕中带血丝的症状。
经过抽血、鼻咽CT、鼻咽部活检等一系列检查,病理组织化验的结果证实了周水洪主任的猜想——“鼻咽非角化癌”,并且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需要立即进行放射治疗。
随后,李女士转入浙大一院放疗科进行个体化的放疗治疗,目前仍在进一步治疗当中。
“生病了,很痛苦,可是没人能代替我,病痛、副作用都要自己承受。我的家人也承受了很多,所以一定要坚强起来。”李女士说,抗癌的过程无比艰辛,幸运的是有医生、护士、家人和自己并肩作战,无论如何,她要打赢这场“仗”。
鼻咽癌发现时,往往是中晚期
周水洪主任介绍,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鼻咽黏膜柱状上皮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发病率高居全球第一,鼻咽癌发病率也居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尤其是我国东南部地区,它发病原因与遗传因素、EB(疱疹)病毒感染、喜欢吃腌制食品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李女士罹患鼻咽癌就与她感染疱疹病毒密切相关。
周主任介绍,人体的上消化呼吸道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喉咽。鼻咽的位置很隐蔽,从人体外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鼻咽癌必须由专业医生借助一定的检查设备才能发现。再加上鼻咽癌的症状不典型,又不影响日程生活,很多患者往往不会第一时间就医,非常容易漏诊、误诊,一些患者确诊时就已经是晚期。
目前早期鼻咽癌(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到76%~90%,但晚期(Ⅲ、Ⅳ期)患者单纯放疗5年生存率仅为20%~50%。因此,早发现、早确诊对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意义非凡。
那么,人体遭遇鼻咽癌时,会有哪些蛛丝马迹?专家强调要重视以下5个方面:
01 头颈部症状
颈部有肿块,无痛性的肿块增长尤其要警惕。约60~80%的鼻咽癌患者最初表现是淋巴结肿大,但如果缺少鼻咽癌的常识,很容易误以为是淋巴结发炎,用抗炎治疗肿块可能暂时缩小,但很快又继续长大。
02 鼻部症状
鼻咽部肿瘤堵塞后鼻孔时,患者鼻塞日益加重,不会像感冒那样时好时坏。鼻涕中带血丝,或者深吸吐痰带有血丝,早晨起床后发生尤其要重视。
03 耳部症状
耳鸣、耳闷与听力减退。肿瘤堵塞咽鼓管口时,会在早期造成耳朵嗡嗡作响,继而造成听力下降。很容易被误诊为中耳炎。
04 顽固性头痛症状
晚期鼻咽癌患者经常会有头痛的症状,这是因为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颅内引起痛感。
05 神经损害症状
面麻,复视,眼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声音嘶哑,舌肌萎缩,伸舌偏斜,吞咽障碍、进食呛咳等。
此时,往往提示鼻咽肿瘤已到晚期,容易被误诊为三叉神经痛、面部肌肉或是眼部问题,忽视鼻咽癌的可能。
脖子上的肿块,还可能提示哪些疾病
“一不留神,脖子上长了肿块,相信很多患者会惴惴不安。”周水洪主任介绍,人体的颈部(俗称“脖子”),专业上涵盖了下巴以下、锁骨以上的解剖部位,此区域内自上而下包括:腮腺、颌下腺、喉、口咽、喉咽、甲状腺、颈段气管、颈段食管等组织器官。有着复杂的器官来源和密集的淋巴血管,所以是颈部肿瘤的好发部位。
颈部肿块位置表浅,通常于无意间发现,是多种疾病的首发症状,也是浙大一院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颈部肿块的病因复杂,病理类型众多,可以分为先天性畸形、炎症性肿物和肿瘤性肿物三类。
临床上,一位名叫Scandalakis的学者曾总结过关于颈部肿物初步鉴别的三个“7”原则:
三个“7”原则
1.发病时间在7天以内的,而且有发热的症状,则炎症的概率比较高;
2.发病在7周~7个月的,肿瘤的可能性比较大;
3.如果肿物已存在7年以上,那就需首先考虑是先天性畸形的可能。
当然,这里的“7”,只是笼统的说法,并不是绝对准确。比如有些特殊类型的淋巴瘤(恶性肿瘤),病程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而有些粗心大意的患者,常常忽略颈部的异常,致使已经生长了多年的肿物,被误以为只有几个月、几周甚至几天。
发生的概率也因年龄而异:儿童及年轻人多半是良性的发炎性淋巴结肿大或先天性囊肿,但40岁以上的成人,首先要排除肿瘤。一旦发现颈部有肿块,应及时到医院做详细检查。
不同类型的颈部肿物,常常有不同的生长位置(见下图)。
具体而言,颈部肿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先天性畸形
颈部先天性疾病种类很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就能发现,大多数属囊肿性疾病,因胚胎发育异常所致,多数为良性。如果不影响功能和外观,一般不需要马上手术。但如果压迫到气管,消化管或继发感染等,则需要早期处理。
二、炎性肿块
炎症性肿物有急慢性之分,急性炎症局部都有 “红、肿、热、痛”这样一些表现,如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所致的急性淋巴结炎、颈部脓肿等都会有疼痛、局部红肿和皮温增高等。这些炎性淋巴结大多位置表浅,可自行缓解,不必过分担心。慢性者包括慢性颈部淋巴结炎,颈部淋巴结核等。
三、肿瘤
1.良性肿瘤:
以甲状腺腺瘤、唾液腺多形腺瘤最常见,其次为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脂肪瘤及纤维瘤。甲状腺腺瘤瘤体生长缓慢,一般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颈前区单侧孤立性、表面光滑的甲状腺肿物,结合颈部B超、CT、MRI等辅助检查基本可作出诊断。
2.恶性肿瘤:
分为原发性恶性肿瘤和转移性恶性肿瘤,前者常见有恶性淋巴瘤和甲状腺癌。转移性恶性肿瘤多来源于头颈部如鼻咽癌,少部分来源于胸、腹腔器官,来源于鼻、咽、喉部的转移癌多位于颈部上半部分,而胸腹部转移癌多位于颈部下半部分。
发现颈部肿块怎么办?浙大一院为您保驾护航
专家再三提醒发现颈部肿块切忌盲目穿刺!
首先必须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寻找原发病灶。即使不是转移淋巴结癌,影像学检查也能基本明确颈部肿块的性质。如何选择正确的专科就诊?这是许多老百姓烦恼的一个问题。其实,颈部肿物的来源有一个“80%”的规律:
1.颈部肿块非甲状腺肿块占80%,甲状腺肿块占20%;
2.肿瘤性肿物占80%,炎性肿物、先天性畸形及其他占20%;
3.颈部肿块非甲状腺肿块中恶性肿瘤占80%,良性肿瘤占20%;
4.恶性肿瘤中转移性占80%,原发性占20%;
5.转移性恶性肿瘤中来源于耳鼻咽喉科占80%,来源于远处转移的占20%;
6.来源于耳鼻喉科转移性恶性肿瘤中鼻咽癌占80%,来源于耳鼻喉科其他部位的占20%。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