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量采购产品都已经杀入非医保、重点监控的产品,那么,更多情况的产品纳入带量采购范围也为时不远、对于传统仿制药企业的产品布局而言,面临市场和政策的挑战变得更大。
药品的带量采购从2018年开始,国采是过评产品满足一定条件都纳入,不区分是否医保,但是,省级带量采从2019年--2021年几乎都是在医保产品范围遴选产品。
今天,网传的八省二区(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 黑龙江省、海南省、四川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共计十个省/区)的第四批带量采购目录,一大部分产品是非医保产品。
非医保产品、重点监控多产品进入到带量采购还属于首次,当然,没有任何文件说非医保、重点监控产品不能进入带量采购目录。
只是,从2018年开始进入省级/联盟级带量采的产品基本都是医保产品。
那么,非医保产品进入带量采购目录,从侧面说明了哪些问题?
1、医保大品种非独家已经在国采、多轮带量采购之下都采过了,剩下的产品规模不够大,资金不够多。
2、带量采购进入到非医保产品领域,8+2先进行探索,毕竟,非医保花的钱也是老百姓出,并且还不能报销。
3、也说明,带量采的常态化、制度化趋势下,各种情况、属性的产品都有可能纳入带量采。
八省二区第四批由辽宁牵头,网传目录32个产品
(信息来源:辽招药讯公众号 公共网络 风云药谈整理 )
八省二区第三批各省还没有完全开始执行,第四批已经开始启动,按着8+2的节奏,2022年上半年辽宁之后,下半年应该还有一批么??
带量采购产品都已经杀入非医保、重点监控的产品,那么,更多情况的产品纳入带量采购范围也为时不远、对于传统仿制药企业的产品布局而言,面临市场和政策的挑战变得更大。
其他产品:
法莫替丁:雷贝差点消亡之后,消化道领域近几年崛起的产品,规模够得上。
派舒:目前是抗生素领域的第一名,不过,辉瑞占有了绝对的市场份额,1:1的已经有5家企业过评,2:1的因参比的问题暂时无法过评。
依替米星:氨基糖苷类龙头老大,市场规模10亿+,并且目前没有参比发布,而新一代的异帕米星在中国市场折戟沉沙。
纳美芬:也是没有参比制剂,市场规模十几个亿,江苏联盟、江苏等省份已经带量采购,价格杀的很凶。
α-酮酸:市场长盛不衰,参比制剂有,已经有两家企业申报,市场规模十几个亿,也有其他省份带量采。
氨苄西林:两家过评,如果规则还是内蒙古的规则,那么,还是很有优势。
雷贝拉唑:目前,PPI领域最大的产品,不过全国各省也差不多都带量了,不过大家也没有过评的都在同一组PK。
苯唑西林:大部分抗生素产品集采后,在医保、基药的苯唑西林市场增长迅速,进入目录也只是时间问题。
多巴丝肼:作为治疗帕金森领域的产品,年销售规模快奔十亿了,原研是罗氏,国产只有两家在生产,并且8+2的规则还有主流规格中标的区域特点,代理商可以重点关注。
七氟烷:原研艾伯维,没错就是“药王”那个企业,国产恒瑞过评,河北山姆士过评,产品体量很大,在丙泊酚、右美价格打下来之后,这个产品值得关注,不过离进国采的时间不远了。
尼莫地平:注射剂全国一年就四个多亿,原研拜耳占三分之二,国产的销售的都一般,这么多年一直不温不火。
地奥司明:比较特殊的品种,原研施维雅、国产天晴和马应龙,代理商朋友们可以重点关注。
尼麦角林:原研辉瑞、市场规模也不小,都是国产的在竞争了,没有过评的。
罗沙替丁:短短五六年时间冲到十几个亿的规模,申报的企业也很多,这个产品四环做的确实很好。不过,2023年全国都是非医保了,价格要是下来,规模下滑是止不住的。
特别说明:因官方没有发布,其他互联网、媒体有发,目录为网传信息,为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本文不允许转发。
如有,侵权等问题,随时联系删除,一切信息以官方发布为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