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集采后,这些药企团队缩减

2022-05-11 09:29   赛柏蓝

集采对员工数的影响开始显现

  集采对员工数的影响开始显现  

来源 | 赛柏蓝(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特约撰稿 | 阿托品

近期,各大上市公司的年报业绩开始公布。

不少上市公司在过去的2021年开始着手优化团队,例如恒瑞医药、东阳光药、莱美药业和信立泰,上述上市公司都面临主要核心仿制药产品集采后丢标的压力。

分析公司员工数和集采失标的产品的关系来看,代理商为主的团队,实际上员工数量受集采影响有限,例如北京嘉林药业。

对于集采产品占公司占比不算太高,或者公司在扩张业务线并增加医药投资布局的企业人数可能会继续保持增长,如华东医药和华润三九。

表 上市公司员工数变化与核心产品被集采情况

43221652137456776

数据来源:公司年报、米内数据库

01 仿制药集采叠加创新药医保谈判压力

目前来看,国内上市医药公司中,恒瑞优化员工的数量最多。

根据恒瑞年报,2018年以来,恒瑞进入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28个品种,中选18个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3%。

2020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三批集采涉及的6个药品,2020年销售收入19亿元,2021年下滑55%。

2021年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个药品,2020年销售收入44亿元,2021年下滑37%。

此外,恒瑞的国家医保谈判产品价格降幅较大,例如主要产品卡瑞利珠单抗价格降幅达85%,艾司氯胺酮价格降幅达68%。

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加上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情况,造成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艾司氯胺酮等新产品销售上量较慢,最终2021年初公司员工数量、机构设置与业务发展规模不匹配,造成运营和人员成本高。

如下表所示,恒瑞的员工数量优化之后和2019年基本持平,优化之后研发技术人员增长数是最多的,销售人员、财务人员和行政人员数量比2019年还少。

由此可见,短期内国内研发依然是紧俏的。相对来说研发人员被优化的压力较少。

表 恒瑞的近3年的人员比较

1671652137457190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02 中药集采:中药企业也面临优化压力?

2021年年底和2022年4月,湖北区域和广东区域先后启动中成药集采。

从广东区域联盟来看,如下表所示,步长药业的脑心通胶囊未中标,涉及1.3亿元的市场,是未中标产品中按最高日服用价格估算市场规模最大的产品。

广西梧州同样也失去过亿的产品。集采价格下,就算中标了,也有可能市场斩去一大半。

广东作为全国产品兵家必争的市场,广东区域失标,肯定会影响销售人员的去留。预计下列产品的相关销售人员都会受影响甚至有可能面临优化。

表 广东区域联盟未中标产品按最高日服用价格估算市场规模由高到低排名(千万以上)

92211652137457528

数据来源:咸达药海数据库;注:参考价优先同组竞品价格,没有同组竞品则考虑该产品的最高日服用价格

03 小结

集采的政策是否影响公司的人员优化?

归根到底还是要看被集采的产品占公司的营业收入的占比,公司的业务结构是否多元化,公司是否依然在扩充期。

集采和医保谈判等政策的落地,影响最大的是销售人员。整体行情都在优化销售人员的大环境下,如何活下来是销售人员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有的销售人员已经往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甚至是原辅料设备销售方面去转型。

从恒瑞的结构优化来看,除了研发人员以外,其余人员都可以优化。

短期内在产品结构调整阶段,研发人员还是需求旺盛的,但是如果创新型抗体企业融不到足够的钱或者一些企业不愿意在仿制药固体制剂领域再加大投入,相关企业的研发人员也有可能要面临优化。研发人员也同样要面临快速学习和转型的就业压力。

- 留言讨论,更多观点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员,产品,研发,价格,优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