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大数据药价,同品高价药要“凉凉”?
本周河北、四川出台了临床药品、器械等大数据检测的《通知》,河北先发文是《河北省医疗保障基金监管大数据分析制度(试行)》,四川是《四川省药械集中采购和医药价格监管平台挂网药品价格监测规范》,到3月16日其他省份暂时还没有统计。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两个文件的核心内容,在集采大趋势下(降价),DRG逐渐扩围推行,一方面是传统仿制药的普遍性降价,一方面是临床合理用药的检测,随着国家统一平台的逐渐完善与应用,大数据的监测应该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如果,这类文件其他省份也逐渐出台,那么,同品高价药是否会迎来重大影响?
一
河北的文件
河北省一直对临床用药,尤其是临床用同品高价药有监测,平时也会看到针对某家医院的某些产品提出问题的文件。
1、总则:已经把整个文件要做什么,怎么做说明白了
(信息来源:河北省医保局)
(信息来源:河北省医保局)
(信息来源:河北省医保局)
(信息来源:河北省医保局)
二
四川省文件
四川省和河北做的事有些类似,但是,表述并不相同,河北是医保基金监管、四川是监测(2021年的红黄绿政策)
这个文件实际上2021年8月份已经发过一次,今天发出来的比2021版的要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合并的范围也更加宽了。
全国河北是执行了1.8倍规则,山西是发了1.8倍规则,其他省份也有“红黄绿”的情况,河北执行的比较到位,山西还在推进中。
风云简评
1、死角不多,圈子在变小:机会肯定还有,有的需要机会、有的需要时间,参考另外一篇文章。
2、合并的挺猛:河北也有剂型合并算1.8倍,四川的合并情况比河北要宽一些,如果,真的执行落地,很多高价药面临着“变红”的风险。
3、都是对比与监测:四川是从准入层面做的对比与跟进,河北是先从准入端做对比后从临床端做的对比与落地,能破局的方式方法不算是很多,大部分产品是无法破局的。
4、同品高价药:高价药有没有市场、有没有机会? 很多产品都是价低要消亡,价高要成王,尤其是销量比较大的注射剂产品,价格高的在等级医院更受欢迎一些。
落地执行是难点,监测的终端太多,涉及的产品也很多,估计也是抓重点和前几名。
国采的大数据监测在很精准的情况下,还依然是有一些价格高的产品在销售,并且销售的还不错;这种价格的监管尤其是落实到终端,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管是河北还是四川,如果能执行到位,会有一大批产品的高价受到影响。
最主要的这是一种趋势,一旦这种趋势在其他省份逐渐的落地,对部分企业和代理商会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先看河北和四川的落地情况,祝大家周末愉快!!!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