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医声|北京医院王建业:老人用药安全亟需改善
如今,合理用药问题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老年人用药情况堪忧。大部分老年人患多种疾病,用药少则五六种,多则十几种,服用20 种以上药物的情况也存在。看病时,各科室医生都只针对某种疾病开药,没有系统地管理老年人整体服药情况,不利于通过科学配伍降低药物副作用、提升治疗效果。必须关注老百姓尤其是老年人用药安全问题,加大合理用药推广力度,建议老年人用药遵循六重用药原则,即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同时服用的药物不超过6 种。此外,加大对创新药、仿制药和罕见病用药的支持,也是让老百姓用上好药的重要举措。
01
扩增医保罕见病用药。罕见病药物受众群体小、研发成本高,因此价格昂贵,很多都是百万元起步。罕见病患者总量不大,若将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不会给医保增加沉重负担,却能解决百姓用不起罕见病药的困境。此外,国家还应鼓励国内企业投入对罕见病用药的研发。
02
增强创新药的研发驱动力。近几年,国家对创新药的支持力度相当大,从鼓励独立研发,到人才培养、药品审批上市,再到纳入医保等,国家都开通了绿色通道。创新药取得了巨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上市、进医保容易,但进医院难。其原因在于,医保对所有药品的费用占比有严格限制,创新药多数偏贵,若加大占比,医院其他药费的额度就会受限。再加上药品零加成政策,创新药的研发驱动力不足。创新药研发有“三个10 定律”,即投入资金至少10 亿美元,研发周期10 年以上,研发成功率不到10%总的来说,我国药品研发大环境和政策已经很好了,但是创新驱动力不够,导致我国医药创新的竞争力比较弱,今后要重点解决这个问题。
03
加强仿制药质量检测。过去仿制药主要是仿制别人的标准,现在还包括生产工艺等。过去仿制药没有一致性评价,仿制出来的药物效果到底怎么样,说不清。现在,对仿制药应用与原研药相同的一致性评价,控制药效和副作用,对老百姓来说是个利好消息。但还应进一步加强监管和检测,提升仿制药的疗效。
文字来源:生命时报
主编:孔竞 监制:李赵城
编辑制作:宣传处 李楠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