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大健康产业投资并购动态周报Vol.87

2022-03-20 17:50   新康界

推进集中带量采购 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西恩投资专注于大健康领域的产业投资和并购,利用自身拥有的健康产业数据和资源,结合团队专业的投行和投资能力,服务业内优秀的产业方及创新企业。公司一方面围绕产业方的生态展开投资和收购,协助产业方建设和发展生态平台;另一方面投资大健康领域创新型企业,利用资本、产业资源以及数据等协助被投企业成长;当前主要投资和并购方向:医疗数字化、消费医疗以及创新药械三大领域的优秀公司和团队。 

汇编: Jason 邮箱:sien@siencapital.cn 

时间:2022.02.27-2022.03.06

一、行业并购动态

1. 健之佳(605266)拟收购唐人医药80%-100%股权

简述:3月1日,健之佳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重组后唐人医药股东合计持有的唐人医药80%-100%股权,达到控股或全资控制唐人医药的目的,以实现对唐人医药连锁药房品牌及直营门店、各项经营资产、经营资源及其经营权益的并购,推进健之佳在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业务拓展。最终收购股权比例、交易对方及交易价格由交易各方协商确定。唐人医药致力于医药连锁零售业务发展,经过多年的经营,在河北及辽宁省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影响力,拥有约660家直营门店。唐人医药河北省的门店分布于唐山和秦皇岛,系两个地区营业规模第一的连锁药店,在辽宁省的门店分布于葫芦岛、本溪、锦州、营口、丹东和沈阳。根据中康资讯发布的中国连锁药店直营力百强榜,唐人医药在2020-2021年度位列行业第34名。

2. 爱尔眼科(300015)拟1400万元收购南漳爱尔70%股权

简述:3月2日,爱尔眼科公告,公司拟收购爱尔安星所持有的南漳爱尔70%的股权。经交易各方协商一致,南漳爱尔70%股权交易价格为1400万元。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南漳爱尔70%股权。后者于2017年开业,主营业务为眼科医疗服务、医学验光配镜,2021年收入1306.61万元,净利润53.14万元。根据公告,收购有利于尽快完善爱尔眼科的区域市场布局,进一步深化在全国各地的“分级连锁”体系。

3. 璞瑞资本收购中宏生物70%股权

简述:2月28日,私募基金璞瑞资本(亚洲)已于近期完成对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粮集团全资子公司)旗下的中宏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收购。中宏生物成立于1998年,专注在保健食品和营养健康食品行业已有二十多年,是中粮集团开拓高端营养食品板块的成员企业。中宏生物最早从中老年保健食品切入,中宏蜂胶软胶囊是中宏生物推出的首款保健食品,也是中国首个拥有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蜂胶软胶囊产品。业务层面,过去的2021年,中宏生物终端销售额实现近5亿元,连年销售额保持30%-40%增长。

4. Biocon以33.35亿美元收购维雅瑞生物仿制药资产

简述:2月28日,Biocon Ltd.(孟买证券交易所代码:532523)的子公司Biocon Biologics Ltd.(BBL)将收购维雅瑞(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TR)的生物仿制药业务,以创建一家独特的完全集成的全球生物仿制药企业。这家收购企业明年的收入预估为10亿美元。维雅瑞将获得最高33.3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对价。BBL拥有20个生物仿制药组合,通过这种整合,BBL将成为世界领先的生物仿制药运营商,拥有业内最广泛、最深入的管线之一。此次收购将通过在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供直营业务,加速BBL当前和未来生物仿制药产品组合的直接商业化战略。

5. 艾伯维斥资10亿美元收购Syndesi 扩大神经科学产品组合

简述:艾伯维宣布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总部位于比利时的Syndesi Therapeutics,此次收购将进一步增强艾伯维旗下神经退行性疾病产品线组合的实力。为此,艾伯维需要支付Syndesi公司1.3亿美元的预付款,协议条款还要求艾伯维可能在未来需要额外支付高达8.7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做为回报,艾伯维获得了Syndesi公司新型突触小泡蛋白2A(SV2A)调节剂组合(包括SDI-118)。

6. 老百姓(603883)终止收购河北华佗药房51%股权

简述:3月6日,老百姓公告,终止收购河北华佗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51%股权,双方于2021年8月24日签订《股权收购协议》,以现金人民币14.28亿元收购河北华佗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51%的股权,公司按《股权收购协议》约定按时支付了第一笔预付款并推进完成了本次交易的反垄断审查,也积极催促卖方进行资产剥离及交割,截至2022年2月15日,卖方仍未完成约定资产剥离及标的股权交割等义务,为维护公司整体利益,经董事会审议,公司决定根据《股权收购协议》约定解除交易协议,终止本次收购。另,公司拟收购湖南怀仁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71.9643%股权,目标公司整体估值22.75亿元,交易可能形成新商誉约14.41亿元。

7. 深化智慧医疗布局,翼方健数收购杭州数聚睿达

简述:近日,翼方健数正式完成了对杭州数聚睿达科技有限公司的收购,实现纵深拓展医疗健康产业、加深布局隐私安全计算及医学AI技术应用场景的数据闭环,实现数据驱动的智慧医疗加速度。数聚睿达是一家医疗健康AI技术服务商,面向医疗健康AI领域,为大健康产业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专注于研发Al数据处理引擎,包括克莱文斯医学光学字符识别(OCR)、特莱普析中英文临床自然语言处理(NLP)与海智知识推理等。

8. 史赛克30.9亿美元完成对Vocera Communications的收购

简述:近日,全球骨科巨头史赛克宣布,已完成对Vocera Communications的收购,后者是数字护理协调和数字化领域的领导者。此前史赛克宣布达成最终合并协议,以总股本价值约29.7亿美元,企业总价值约为30.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2亿)的价格收购。这次收购将为史赛克推进创新和加速数字化提供了重要机会。Vocera成立于2000年,为全球超过2,300家医院提供服务,二十多年来,Vocera 在免提通信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语音驱动的解决方案方面进行了创新。其拥有领先的临床沟通和工作流程平台,开发了创新的硬件选项,可以安全可靠地支持家庭和患者之间远程通信的能力。

二、License in/out

1. 天演药业宣布与赛诺菲达成潜值25亿美元合作

简述:3月2日,天演药业宣布,与赛诺菲(Sanofi)达成一项研究合作与独家技术授权协议,天演药业将领导早期研发活动,使用其独特的安全抗体SAFEbody®技术开发赛诺菲提供的新一代单克隆与双特异性抗体的精准掩蔽型安全抗体,而赛诺菲将负责未来进一步的研发、产品开发与商业化活动。根据协议,这项合作全部合作交易金额潜值25亿美元以及特许权使用费。其中,赛诺菲向天演药业支付1750万美元首付款,可首先启动两款赛诺菲抗体候选药物进行合作开发。赛诺菲有权提名额外的两款候选抗体药物进行开发与商业化。针对未来赛诺菲独家开发并商业化的产品、天演药业将有资格获得高达25亿美元的开发、申报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产品全球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使用费。

2. 百奥赛图与南京正大天晴签署全人抗体合作开发协议

简述:3月1日,百奥赛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签署全人抗体合作开发协议。双方秉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将百奥赛图基于自主研发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全人抗体RenMab平台及独具特色的全链条新药研发体系,与南京正大天晴国内领先的研发、制剂、原料三大平台相整合,共同合作开发针对双方共同选定靶点的全人抗体药物,发挥百奥赛图大规模全人抗体发现筛选的优势及南京正大天晴成熟的临床开发及强大的生产销售能力,一起快速推进选定靶点的药物研发,以期药物早日上市并惠及全球病患。

3. 治疗致命心肌病 阿斯利康达成超7亿美元合作

简述:3月1日,阿斯利康(AstraZeneca)旗下专注于罕见病领域的Alexion公司,宣布完成与Neurimmune就NI006达成的独家全球合作和许可协议。NI006是一款在研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目前处于1b期临床试验开发阶段,用于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ATTR-CM是一种全身性的进行性致命疾病,可导致诊断后四年内发生进行性心力衰竭和死亡。根据协议条款,Alexion获得NI006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全球独家许可权益。NI006为阿斯利康和Alexion专注于淀粉样变性的在研疗法管线增加了一种新颖和互补的方法。Alexion向Neurimmune支付3000万美元的预付款。Neurimmune还有资格获得高达7.3亿美元的开发、监管和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未来获批药物净销售额的特许权使用费。

4. Code宣布与武田达成研发协议 开发非病毒载体基因疗法

简述:3月1日,Code Biotherapeutics公司宣布与武田(Takeda)达成研发协议,利用Code Bio专有的3DNA靶向非病毒基因药物递送平台,为罕见病适应症设计和开发基因疗法。根据协议,两家公司将利用Code Bio的3DNA平台,设计和开发一种用于治疗肝脏罕见病的靶向基因疗法,此外还将进行中枢神经系统罕见病项目的研究。武田有权对四个项目行使独家许可选择权。Code Bio将获得上千万美元的前期、近期里程碑和研究经费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未来的开发和商业里程碑付款,和产品分级特许权使用费,潜在总额高达20亿美元。武田和Code Bio将合作开展研究活动,直至选出候选药物。行使选择权后,武田将负责进一步开发和商业化。

三、最新政策法规

1. 2022政府工作报告:推进集中带量采购 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

简述: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了2022年目标及工作任务,医药健康领域包括——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不断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加强口岸城市疫情防控,加大对病毒变异的研究和防范力度,加快疫苗和特效药物研发,持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科学精准处置局部疫情,保持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

2. 3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将正式落地实施

简述:3月1日,从3月1日起,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将正式落地实施,《执业医师法》同时废止。《医师法》首次将诊疗指南和循证医学下的超说明书用药写入法条,并有诸多亮点:1)保障医师合法权益,立于立法目的之首;2)赋予医师更多诊疗自主权;3)中专学历报考医师资格考试时代结束;4)“终身禁止医师从业”有法可依;5)明确医师在公共场所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3. 两会医械热点:种植牙集采、医疗设备自主创新、建立统一医疗器械产业数据库

简述: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医疗健康行业是产业创新的重要一环,为加快医疗器械行业创新提速,代表们提出:建立创新产品绿色通道、加强医疗设备自主研发、完善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技术审评、推进医疗器械企业跨行政区域配置生产资源。

4.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

简述:2月底,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文件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自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执行以来,我国一直执行的是“男职工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0周岁”这一套退休体系,70多年未变。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养老金支付压力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下降等客观因素让延迟退休政策的落地成为必然。延迟退休成为我国从“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源红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四、前沿进展

1.  传奇CAR-T疗法FDA获批,国产创新药启航出海

简述:2月28日,传奇生物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cilta-cel)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正式获FD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r/r MM)患者。这是首款获得FDA批准的国产CAR-T细胞疗法。这款药物的获批也是继百济神州泽布替尼之后中国创新药国际化取得的新里程碑和新突破。此次获批将极大拉动创新药出海情绪,为中国创新药企业也指明了方向,打铁还需自身硬,出海的成功还要基于扎实的临床数据。

2. 脑科学的星辰大海与投资迷途

简述:2016是脑科学规模投资的起点。“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入项“十三五”的往后五年,超百亿资金流入了脑科学相关企业,近200家相关企业收获融资。但若将联影医疗、数坤科技、推想科技、科亚医疗等与并非专注于脑科学研究的企业剔除,多达200次的融资背后,行业总计收到的不足50亿元。平均下来,每年流入脑科学的领域的资金仅仅十亿,数字远不及人脑中以百亿单位计量的神经元。认知神经科学的最终目的是在于阐明人类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基于有效数据探索人类行为与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从目前脑科学的发展状况来看,资本偏好于脑电相关软硬件设备与脑部放射学智能影像分析两个细分赛道,少量落足于手术机器人等侵入式设备与数字疗法。

3. 从Teladoc看数字医疗下一步挑战

简述:据虽然美国数字医疗的投资依旧火热,各家公司的营收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速,但在二级市场,投资人对医疗科技股的信心越来越弱。比如,Teladoc的股价已经抹去自从疫情以来所有的涨幅,回到疫情前的水平。尽管Teladoc预计2021年全年的营收超过2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到86%,全年的诊次达到1540万次,同比增长38%,但是其会员数只有5360万,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只比2020年增长了不到300万。Teladoc所面临的增速大幅下滑的问题对所有数字医疗公司都适用,这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被疫情快速催熟之后的必然趋势。如果靠在线问诊提高客单价,难度是相当大的。因此,Teladoc必须找到新增长点,这主要是指包括全科在内的其他专科问诊,疾病管理和其他板块。当然,Teladoc也面临两大市场挑战,一是商保取消远程问诊自负的优惠措施,病人需要自负一部分才能使用在线问诊,这将制约部分问诊意愿,二是各州对于医生跨州执业限制的取消也结束了,在线问诊的医生必须是本州注册的,不可以跨州执业,这也明显制约了医生的供给。

4. 上海安翰消化道振动胶囊系统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

简述:2月28日,国家药监局官网发布消息称,经审查,批准了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消化道振动胶囊系统”的创新产品注册申请。该产品由一次性使用消化道振动胶囊(简称胶囊)、配置器和VCP软件(VCP2.1)组成,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成人功能性慢性传输型便秘的症状缓解。其创新点:一是胶囊具备加速度检测能力,可以通过监测加速度数值的变化情况进而启动胶囊;二是产品属于非药物治疗,可作为功能性便秘人群的另一种治疗方案。

五、产业投融资

97581646694959362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赛诺菲,艾伯维,周报,动态,产业,并购,投资,健康,股权,医疗,收购,简述,协议,医药,抗体,药物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