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采背景下,齐鲁制药毫无疑问是公认的国采积极分子。但通过梳理发现,真相却并非如此简单。
国采背景下,齐鲁制药毫无疑问是公认的国采积极分子。但通过梳理发现,真相却并非如此简单。
通过临床端销售数据发现,齐鲁制药的“真香”并非来自于积极拥抱国采,其营收最大的业务来自于非国采产品,并且是其销售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齐鲁历经第一批“4+7”的价格屠杀,再到第四、五批的报价逐渐理性。
其意识到国采中选为其带来的更多的是以价换量,维持品种的原有份额,齐鲁也开始了在国采市场上的战略性放弃和选择。
尽管吉非替尼、紫杉醇的报价策略饱受争议,但齐鲁积极求变的态度却毫无争议。(这里须提到的是,国采自2018年开始,2019年才逐渐落地,而更大规模的国采影响自2020年才开始显现。)
前面提到,齐鲁管线中销售占比最高的业务来自于非国采产品。2021年上半年,齐鲁临床销售额总计78.9亿元:
其中国采中选产品销售11.3亿元,占比仅14.32%;
国采未中选产品销售7.1亿元,其中5.2亿元是国采第四批和第五批丢标产品;
尚未开展国采的产品销售60.5亿元,其中5.7亿元的产品齐鲁已完成一致性评价,9.5亿元的产品齐鲁已提交一致性补充申请。而高达45.2亿元未开展国采的产品才是齐鲁真香的存在。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被重点监控后,销售额瞬间从40亿+跌落至5亿,但3款生物制剂“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贝伐珠单抗”却实现了27.7亿元的销售,贡献了35.14%的销售占比。
根据一致性评价受理号的承办日期统计,2016年齐鲁开始抢滩,2018年达到93项受理的巅峰,2019年后逐渐退坡。但视同申请的3/4类新仿产品却迎来了受理高峰。
截止到2021年10月29日,齐鲁在申报中新仿受理号48项,相关剂型产品31款。所申报品种均为热门大品种,毫无疑问,仿制药的开发策略就是要快。
而除了仿制药以外,齐鲁在创新药和改良药方面同样布局积极。
继2019年贝伐珠单抗上市后,2021年两款口腔速溶膜“奥氮平”、“孟鲁司特钠”也获批上市。
目前尚未上市的受理号多达79项,相关产品35款。其中申请上市状态的产品7款,1款小分子创新药,3款口溶膜改良药,3款生物类似物。
处于临床实施阶段的产品则多达19款,3款生物创新药和5款生物类似药处于临床3期,以及8款创新药处于临床1-2期。
而处于批准临床阶段的8款产品则均为生物创新药。肿瘤领域也自然的成为了齐鲁创新药重点布局的方向。
齐鲁管线中31款新仿申报就足以让人叹服,但在35款创新/改良药面前却显得不值一提。
笑傲国采的传说还在江湖传唱,齐大哥却已脚踩祥云,奔赴了新的赛场。
生物制剂的江湖,怎会少的了齐大哥狂浪的身影。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