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前三季度,医药行业的人事变动频繁,16家知名药企的董事长已经离职。
来源:赛柏蓝
01 16位药企董事长离职
2021年进入第四季度,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前三季度已有16位药企董事长离职,涉及包括恒瑞医药、国药控股、东北制药等知名药企。
制表:赛柏蓝
公开资料显示,这些董事长 离职原因不一 。 例如,东北制药郭启勇因工作变动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司太立胡锦生因年龄原因辞去董事长一职;恒瑞医药周云曙因身体原因辞去董事长、总经理以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相应职务。 一定程度上,药企领军人的改变,也会对公司的战略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恒瑞医药为例,新任董事长孙飘扬上台后,频繁开启各项合作。 9月17日,恒瑞医药宣布,与启愈生物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 9月5日,宣布与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天广实生物授予恒瑞医药针对第三代抗CD20单克隆抗体MIL62在大中华地区的排他性独家商业化权益,同时与恒瑞医药共同开展MIL62与公司产品联合用药的临床开发。 恒瑞拟作为基石投资人向天广实生物进行约3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 8月26日,恒瑞医药宣布与万春医药子公司大连万春布林医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出手,又是14亿。 据赛柏蓝不完全统计,恒瑞医药过去十年的license in 创新药项目不超过10个。而目前,恒瑞已经有近59种在研药,掌握了上百条的研发管线。 2021中报数据显示,恒瑞创新药实现销售收入52.07亿元,同比增长43.80%,占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为39.15%。这个占比,显然并不够。 此前一心埋头研发的恒瑞转变为“买买买”战略发展模式,通过合作来提高创新药的销售占比,应对仿制药销售下滑的冲击。这或许是孙飘扬上任来,给恒瑞带来最明显的改变。 同样改变的还有国药控股,国药年初就发布公告称,董事会选举于清明为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主席。 赛柏蓝查询发现,新任董事长于清明在器械领域深耕多年。 国药控股2021中报显示,报告期内,医疗器械业务收入达到477.80亿元,同比增长33.19%。器械SPD项目114个,集配项目134个。 国药控股不甘于只做流通商,全面进军医疗器械制造领域。 随着取消耗材加成、以及集中带量采购等政策的落地,医疗器械领域的变革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02 行业调整带来人才流动
众所周知,医药是受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随着国采以及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常态化推进,众多药企都在寻求变革。 在此背景下,药企不同时期的需求以及企业高管的个人选择就自然带动了这个行业的人才流动。 不仅是董事长离职,医药企业的其他职位高管离职也很频繁。 例如,延安必康此前就在一段时间内密集收到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以及副总经理6名高管的离职报告。 据了解,延安必康2020年营收同比下降25.47%,业绩情况令人担忧。企业发展遇到困境,就不得不面临发展道路的调整,高层职位的人员自然也开始大洗牌。 除了国内药企,跨国药企高管人员变动也在不断继续。 6月2日,拜耳中国发布消息称,拜耳集团处方药事业部全球执行委员会成员、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拜耳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江维从拜耳集团退休; 6月,原罗氏第一事业部总经理、普药特药事业部代理负责人钱巍加入君实生物; 5月,原礼来抗肿瘤产品全球研发负责人王轶喆加入联拓生物; 2月,原阿斯利康中国研发副总裁嵇靖加入和誉医药。 根据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任仕达大中华区发布的《2021年市场展望与薪酬报告》分析显示,薪资福利、工作压力、职业发展机会成为医疗健康从业人员跳槽的主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医药政策的冲击也是药企高管离职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今,第五批国采已经有23省确定执行时间,第六批国采(胰岛素专项)已经启动,药企的变动又将开始。这一背景下,医药企业的人才流动也会变得更加频繁。
声明: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