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药企工业收入超百亿:恒瑞、石药、上药...

2021
10/09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
A-
A+

您更看好哪家企业?

来源 | 赛柏蓝

特约撰稿 | 金钱草

半年工业收入超百亿药企业绩比拼,恒瑞、上药、复星、石药……

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创新驱动和投资并购不断发生,中国医药工业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在两三年前,医药工业制剂企业上市公司年度收入超百亿药企也就屈指可数的5-6家。

而如今,据不完全统计,半年业务收入超百亿的医药工业企业已达到6家,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2021年上半年15款国产创新药获批,生物医药领域并购及合资事件超过22起,融资事件超过150起,总融资金额超过人民币400亿元。借助资本力量,运用灵活的模式创新发展已成为医药行业的重要特征之一。

01

买!买!买!六家上市药企半年工业收入超百亿

随着我国医改的不断推进、资本运作的成熟、药企之间的合作及并购的日益频繁,超百亿的规模药企会越来越多,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

根据半年报,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5家上市药企2021年上半年销售收入超过人民币100亿元,且均在120亿元以上。

其中排在首位的是华润医药,2021年上半年制药工业收入超过180亿港币,约合156.95亿元人民币,中国生物制药则和石药集团以140亿元左右居第二、三位。

从成长性来看,所列的6家百亿药企工业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其中,善于在资本市场并购运作的华润医药和复星医药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在20%以上。

从利润率来看,以并购运作扩大市场规模的华润医药、复星医药以及以仿制药为主的上海医药毛利率相对较低,均不超过60%,而以创新驱动为主的中国生物制药、恒瑞医药和石药集团则毛利率在80%左右。

所列6家百亿药企2021年上半年基本财务指标如下表:

91361633129332970

注:数据来源于各上市公司半年报,华润医药汇率以0.835计

其中,如华润医药一直将并购作为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重点进行细分地位高的龙头型企业和重点产品线的并购整合及平台搭建。

继2019年大手笔拿下江中药业后,在2021年上半年又发起三起投资并购举措:

2021年2月,华润双鹤公告出资人民币约2.58亿元,以增资方式收购浙江湃肽生物有限公司33.33%股权;

2021年7月博雅生物69,331,978股非限售流通股股份已完成转让予华润医药控股,另外,华润医药控股拟以现金方式认购博雅生物向其发行的不超过86,830,732股股份,待该交易完成后,华润医药将合计拥有博雅生物40.99%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为布局中国细胞免疫治疗市场,2021年7月以总对价为7.9966亿港元购买永泰生物10%股权。

复星医药也是一家通过资本运作及不断并购日益将公司做大的典型药企之一。复星医药上市20余年,通过超百起并购将业务版图拓展至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服务、医药分销与零售等多个领域。

在2010年以来,复星医药通过并购,营业收入实现年均超过20%的增长率。其余几家企业如恒瑞医药、上药、石药虽然并购力度不如上述两家频繁和突出,但也不时有投资并购的动作。

02

上规模必涉领域:抗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用药

从六家企业主要产品线涵盖的治疗领域来看,都较为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但同时也各有侧重。

通过对比发现,这些企业大多涉足心脑血管/抗肿瘤这两大治疗领域,要么这两个治疗领域为企业贡献了较多的业务收入,要么正在积极布局。可见,这两类药品是企业做上规模必不可少的产品线。其实,从根本上说这与我国疾病谱现状有关。

各大药企的布局也充分体现了我国疾病谱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以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导的疾病谱已经被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所取代。

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为当前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因此,我国市场用药的需求也从之前以抗菌药、抗病毒类的抗感染用药为主转变为以心血管和肿瘤药为主。相应地,具有远见的药企布局也在不断变化,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疾病用药成为各大药企的必争之地。

所列6家药企制剂产品线涉及领域及在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主要布局情况如下:

98551633129333236

注:根据来源于半年报整理,供参考

03

恒瑞医药肿瘤领先地位遇威胁

在过去很长的时间内,恒瑞医药一直是中国医药市场创新药和抗肿瘤药的代名词,但是其在肿瘤药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正在缩小,其他几家工业半年收入超百亿药企的抗肿瘤药市场规模扩大迅速,尤其是中国生物制药,在安罗替尼等肿瘤药获批上市后,肿瘤药的市场快速扩大,市场地位快速提升。

具体来看:

根据恒瑞医药2020年年报统计,抗肿瘤药市场销售额约占55%,而2021年上半年由于企业主要抗肿瘤药品种卡瑞利珠单抗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降幅达85%,加上产品进院难、各地医保执行时间不一等诸多问题,造成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环比负增长,预计2021年上半年抗肿瘤药营业收入占比下降至50%以内,销售收入预计在65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反观中国生物制药的抗肿瘤药市场占比已经远超企业传统优势领域的肝病用药。

2021年的上半年企业抗肿瘤用药之销售额约人民币502,535万元,占收入约35.0%,与国内抗肿瘤药市场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恒瑞医药的差距逐步缩小。

同时,中国生物制药已上市的安罗替尼适应症大幅扩充并取得积极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新适应症已经顺利完成临床研究并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另有多达16个新适应症的临床研究已经进入III期;

还有多个抗肿瘤药研发进入中后期,上市在即,如派安普利单抗(抗PD1单抗)顺利完成包括非小细胞肺癌、霍奇金氏淋巴瘤和鼻咽癌在内的适应症III期临床研究,结果积极,已经向国家药监局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肝细胞癌、胃癌、胃食管交界处癌等在III期临床研究阶段。截止报告期末,中国生物制药已经有派安普利、阿达木单抗、重组人凝血因子VIII、贝伐珠单抗4个生物大分子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04

研发比拼:哪家企业更具有成长潜力?

研发投入不断加大

研发费用投入是企业研发新产品及未来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半年收入超百亿的药企研发投入不断加大,除上海医药总体以仿制药为主、华润医药以健康产品为主因此研发投入强度在10%以内外,其余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了15%左右,达到或超过了世界大型跨国药企的研发投入强度的平均水平。

42051633129333536

注:数据根据各企业半年报整理,供参考

研发优势&报告期研发成果大比拼

除华润医药和上海医药由于自身的产品结构特征外,其他几家企业属于研发创新驱动型企业,其研发能力均处于我国医药行业的第一梯队,具有明显的研发优势。

相比而言,在创新药研发方面,恒瑞医药和中国生物制药优势相较更为明显,研发成果更多。

29851633129333650

注:根据各企业半年报整理,供参考

您更看好哪家企业?

尽管所列的几家医药企业均在半年报中交出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是在最近的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并不买账,差不多都从7月底8月初的年内高点下跌超过20%,而恒瑞医药更是从年初的高点单边下跌至今。

之所以会这样,投资者仍然是出于对国家医药行业政策的担忧。在国家集中带量采购正式进入常态化后,国家医保谈判和带量采购使新上市并中标的高质量层次品种的市场导入时间大幅缩短,企业以显著减少的推广成本即实现产品的快速市场导入并放量,收入提升迅速。研发实力强、连续有新品上市的领军企业优势更加明显。

聪明如您,您更看好哪家企业未来的成长潜力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市场,抗肿瘤,企业,并购,华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