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14亿元的“翻身仗”能否打赢?
时隔一年半,孙飘扬想必也没有预料到,恒瑞股价五年来再一次腰斩跌停成为了重新执掌恒瑞后的第一份“礼物”,而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15年7月。
这几日,“医药一哥”过得并不太平,前有裁员风波,后有股价跳水。为扭转局势,恒瑞发布了年中财报,首次透露了公司在研管线与国际化布局,着重强调了恒瑞改革后的新方向——创新。
8月26日,据恒瑞医药官网最新消息,恒瑞医药与万春医药子公司大连万春布林医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以自筹资金1亿人民币认购大连万春布林医药有限公司的股份,并以不超过13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里程碑款获得万春GEF-H1激活剂普那布林在大中华地区的联合开发权益以及独家商业化权益。
恒瑞医药与大连万春的这笔交易,创下目前国内药企授权交易金额最高纪录,这也是恒瑞医药为数不多的从外部引入新药的案例之一。在完成本轮融资后,恒瑞对大连万春持股占比不低于2.5%。
一拍即合,恒瑞“联姻”创新药
前不久,恒瑞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财报,由于出乎意料的表现,恒瑞为此收割了医药行业不少的流量。报告期内,恒瑞营收132.97亿元,同比增长17.58%,但这一业绩远远低于市场预期,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创下2003年以来新低。
此外,财报中还透露了集采未中标的碘克沙醇注射液和格隆溴铵注射液2020年合计销售额为18.73亿元,占营收的比重接近7%。由于这批集采是从7月陆续落地,集采丢标恐怕将会影响到恒瑞2021年全年业绩。
作为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公司,恒瑞过半营收来自于此。2020年,全球抗肿瘤药市场规模已达1500亿美元,预计2023年规模将达到2400亿美元。由此可见,抗肿瘤市场需求巨大,再次加大布局抗肿瘤领域管线、推出重磅新药,成为恒瑞重新起步的关键。
此前,恒瑞在国产PD-1的竞赛中失去了先机。虽然恒瑞的PD-1产品在2019年上市后,就以强大的销售团队和低价策略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领头羊的位置。但始料未及的是,卡瑞利珠单抗自2021年3月1日起开始执行医保谈判价格,降幅达85%,造成卡瑞利珠单抗销售收入环比负增长。
作为一款难得一遇的广谱抗癌药,PD-1抑制剂在问世之初就被预测每年有789亿美元的潜在市场规模。原本可以依靠一款重磅药物享受数年的业绩增长期,却因为拥挤的赛道让PD-1红利期过早衰退,严重影响了国内创新药领域的商业逻辑。
仿制药领域的衰退已见端倪,恒瑞此时需要强力转型,维持资本市场期待的高速增长,守住“医药一哥”的称号。
孙飘扬归位后,恒瑞迅速用14亿元拿下PD-1后免疫治疗的“潜力股”,打响了恒瑞创新布局抗肿瘤领域的“第一枪”。
普那布林是一个人工合成的新化学实体,作为一种“First-in-Class”免疫抗肿瘤药物,能够通过激活免疫防御蛋白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GEF-H1),加速树突状细胞(DC 细胞)的成熟及促进抗原呈递,直接激活T细胞来杀死肿瘤细胞,起到“免疫系统的点火剂”的作用。
此外,普那布林还可以阻止由化疗药物诱导的骨髓中性粒细胞的损伤,达到早期保护作用,以一个不同于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作用机制预防早期 CIN(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达到免疫抗癌疗效,有望成为抗PD-1/L1抗体以外免疫治疗的新基石。
万春医药在创新领域的强势发展——全新的作用机理、全新的化合物、没有同质化的问题,这正是恒瑞现在所需要的。
根据业内广泛传播的一份恒瑞临时股东大会文字记录,孙飘扬就未来的业务模式和方向也讲到,“恒瑞的业务模式是找到好的药,然后把它做好,送到患者手里去,让患者获益;尽量完善自己多掌握技术,不排除对于有些新技术也会去收购。仿制药大产品该采的都采了,剩下的没有多少。创新药方面明年后年出来的东西是最多的,肿瘤和非肿瘤都是丰收的时点,出来以后要参加国家医保谈判,然后放量,因此经过1-2年时间的调整就能恢复出来。”
目前,恒瑞已有一款长效G-CSF创新药硫培非格司亭(艾多)获批上市,如果将两者的优势结合,也许会产生更大的临床价值与商业效益。
此次双方的合作正是一拍即合。
万春作为一家初创公司,虽然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但是缺乏商业化运作经验推动药品的落地。
而对于恒瑞来说,万春的吸引力不仅仅是普那布林一款新药,还有其强大的研发能力——研发管线中三个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免疫产品,包括口服T细胞共刺激因子BPI-002、IKK抑制剂BPI-003、口服新抗原生产剂BPI-004。因此,此次合作可以补充恒瑞在抗肿瘤领域的管线布局,未来也能在抗肿瘤药物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恒瑞走下坡路,孙飘扬紧急回归
或许没有哪一家企业创始人会在退隐后选择再度出山,这背后往往透露出公司的运营存在严重的问题。
恒瑞医药的前身是连云港制药厂,早年间主要生产技术含量较低、利润微薄的消毒水,与抗肿瘤领域毫无关系。上世纪90年代,药厂濒临破产,时任药厂技术员的孙飘扬临危受难,晋升为厂长,开始带着药厂转型进入抗癌药市场。
当时,国内布局抗肿瘤赛道的药企凤毛麟角。孙飘扬从仿制药入手,先后完成了对抗癌化疗药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伊立替的仿制,并成功把这3款肿瘤药做到了国内最大的市场份额。拥有前瞻目光的孙飘扬同时也没有放松对创新药的研发,恒瑞医药一步步跻身千亿俱乐部。
2020年1月,孙飘扬卸任恒瑞医药董事长,转而担任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标志着公司正式迈入职业经理人时代。接任者周云曙原计划任职三年,却在今年7月突然因身体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职务。恒瑞交回到孙飘扬手中之前,公司市值较2021年初近乎腰斩,只剩下3000亿元左右。
8月20日,在投资者交流会,孙飘扬表示,“企业发展不能天天盯着股价,要根据企业的节奏有序发展。”但是作为上市公司,股价的波动反而能够真实反映恒瑞的内在状况。
过去一年半中,恒瑞为了维护药代团队、稳住市场,恒瑞投入了巨大财力,几度卷入受贿案及“财政处罚”之中。公司也曾坦言存在管理漏洞。此外,周云曙任恒瑞董事长期间,“Me-too”项目占比较高,导致了产品上市后价格下跌迅速。
“面对今天的局面,我们一点也不感到突然,还是心很安。任何事都是螺旋式发展,不是直线发展的。”孙飘扬在交流会上还表示,恒瑞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中国仿制药转型创新药企业都会遇到的。
对于未来的策略,2021年的半年报早已告诉我们答案——公司将围绕“精兵简政、资源整合、加强管理、提质增效”十六字方针,推进运营改革,加速转型升级。
市场早已风云变幻,孙飘扬再度执掌恒瑞医药,这一场14亿元的“翻身仗”是否能再度开启医药帝国的传奇吗?
参考文章:
[1] 钛媒体:《恒瑞医药成“资本弃子”?》
[2] AI财经社:《“药王”出山,可救恒瑞医药渡劫?股价暴跌,市值已缩水3000亿》
[3] 医药经济报:《恒瑞13亿“血拼”!本土巨头与创新药企纷纷“联姻”透露哪些信号?》
[4] 赛柏蓝:《14亿!孙飘扬回归后,恒瑞最新动作公布》
[5] 八点健闻:《恒瑞失速,一个时代的结束》
[6] 中访网财经:《恒瑞仿制药集采失利 药代踩着钢丝行贿 孙飘扬尚能饭否?》
来源:思齐俱乐部
整理:Janessa
排版:Joyce
责编:Adam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