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亿美元,知名药企再易主

2021
07/14

+
分享
评论
赛柏蓝
A-
A+

85亿美元,这家知名药企二次易主。

▍ 来源/赛柏蓝

  整理 /颜色   

 1  85亿,卖了     

昨日(7月7日),精鼎医药官网显示,精鼎医药7月2日宣布公司已达成一项最终并购协议。根据该协议,EQT IX基金和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旗下的私募股权投资部将斥资85亿美元完成对Pamplona Capital Management LP所持有的精鼎医药股权的收购。     97751625785249436     

公开资料显示,精鼎医药是全球领先的药物研究合同委托机构(CRO),在世界各地拥有75个办事处,约16000 名员工,为超过100个国家的客户提供服务。     

  据悉,这并不是精鼎医药第一次被收购。2017年,这家上市公司曾被Pamplona资本管理公司以50亿美元收购。     

  根据精鼎医药官网披露的消息,精鼎医药首席执行官JamieMacdonald表示,据估计,外包临床研究服务市场在未来将以8% - 9%的保守年复合增长率增长。EQT和高盛非常支持这一发展愿景,并致力于通过对公司和员工的投入使精鼎医药能够更好地把握这一市场机遇,为患者带来改变。       众所周知,CRO企业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创新药企的研发投入,但其无需面对研发失败的风险。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全球CRO行业2015~2019年的CAGR为9.0%,预计2020~2024 年的 CAGR 为9.3%,2024年将达960亿美元。其中临床CRO市场占据约65%的市场份额,2015~2019年的CAGR 为8.8%,预计2020~2024年的CAGR为9.5%,2024年将达622亿美元。       作为临床研究组织前列的CRO企业,此次精鼎医药的收购也引发了国内对于CRO企业的思考。   

   2    创新药发展带动CRO市场  

   随着“4+7”、带量采购等政策的落地,以市场换价,降低采购药品价格成为市场大趋势。仿制药高毛利时代消逝,创新药企逐步占据市场。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多项配套政策陆续发布,更是为国内制药企业开展新药研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此背景下,创新药企高速发展,也为CRO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据国金证券分析,目前中国医药行业处在医药研发创新的1.0浪潮中,从国内医药创新趋势来看,未来5年将逐渐从研发立项、早期临床开发阶段过渡进入到临床后期开发和落地兑现阶段,CRO全产业链整体持续高景气。  

     从药智网数据可见,上半年上市药企跌额top10榜单,分别是生物制药行业:长春高新、康泰生物、甘李药业、天坛生物、华兰生物;医药商业:国药集团、大参林;化药行业:恒瑞医药、康弘药业、华海药业。可以看出,并无医药服务行业企业上榜。   

    近日,CDE发布一则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其中对药物进行临床对照试验的两项要求,市场普遍认为,根本目的是为了遏制这种低效同质化的“创新”,本质是鼓励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新药要求的提高,也被业界认为或将进一步影响CRO企业。     国内大部分的新药数据仍处于早期阶段,数据的质量需要进一步观察。指导原则的发布,将进一步明确提高监管要求,速度和质量都成为创新药企抢先发展的机会。在此情况下,创新药企势必更多的需要CRO企业的助力。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CRO的发展受益于新药研发的热度。新药研发难度加大,部分创新药企对于创新药的研发投入与意愿减少,这或将导致CRO企业接到的订单变少。届时,实力强盛的CRO,未来会赢得更多的机会,而实力相对较弱的CRO,如果没有及时跟上市场的步伐,将会面临被淘汰出局。  

   Frost&Sullivan 的数据显示,中国CRO行业2015~2019年的CAGR为27.2%,预计 2020~2024年的CAGR为29.1%,2024年将达1434 亿元。国内临床CRO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增长,由2015年的50%增长至2020 年的55%,但仍低于全球水平。中国临床CRO 行业2015~2019年的CAGR 为29.9%,预计 2021~2024 年的CAGR为32.8%,2024年将达885亿元。 

      根据信达证券分析认为,作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2019年我国研发支出达211亿美元,自2014到2019年CAGR为17.6%,相较于全球增速保持较快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到2024年,增长将维持在至15%以上,2024年国内医药研发支出将接近500亿美元,国内医药研发支出的长期稳定增长态势为国内 CRO 行业发展创造了广大的市场空间。   

    不管是政策支持,还是企业寻求进一步发展,目前来看,国内药企的创新发展热潮都在不断增持。而国内药企对于全球临床CRO企业的依赖并不高,这也就意味着,国内的CRO企业或将拥有更多发展机会。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ID:Mic366)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CRO,药企,企业,创新,临床,数据,研发,新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