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有48家,PD-L1有36家,辉瑞、天晴跑步入场......
来源:药斯拉/作者:Joe Joe
哥知道PD-X现在已经很难干了,但请放心,过5年回过头看现在的时光,PD-X的小伙伴们会发现这是最好的时光。 现在国产PD-1都已经在医保了,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 在中国这种政策市场,这无疑就是最大的优势。但是随着新的PD-X的不断上市,医保价格一降再降是必然趋势。
01
PD-148家,PD-L136家
Joe哥在雪球上看到的数据,PD-X算上已上市的,一共有84家。其中PD-1有48家,PD-L1有36家。
图片来源:雪球 纵观中国医药历史上,应该没有任何一款高端生物制剂,面临这样的竞争程度。 哪怕是普药,应该极少有品种会有七十多个竞品。这哪是生物制剂啊,卖奶粉也没这样啊。 所以说,PD-X最难做的时候肯定不是现在。而且以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创新药物选择的具体品种同质化严重。 今天的PD-X,可能就是明天的CAR-T。 目前大的环境是,什么东西火,我们就研发什么东西,就看谁手速快,能抢先上市,占领市场。 所以别看这些企业都叫高端创新药企,本质上和当年那些做仿制药的厂家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刚把仿制药做起来的时候,那些仿制药企业也很高端,也很牛气。但本质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未来做差异化的创新药企业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空间。同质化的,现在就是一片红海。 有些创新药企业都融完资了,骑虎难下。硬着头皮干,失去了先机,上市也很难做到想要的结果。 不上市投资人的钱都花了,和投资人没法交代。再说产品不上市,未来怎么企业上市啊,企业没法上市,怎么圈钱啊? 所以,大家都硬着头皮晚上冲吧,没啥退路了。
02
重磅玩家
Joe哥关注到的两个重磅玩家是基石的PD-L1,还有正大天晴/康方的PD-1。 基石被关注,是因为他的中国商业化权利给了辉瑞。这些年带量采购把辉瑞折腾够呛。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辉瑞还是依然有着非常出色的销售团队和市场部人员,竞争力不可小觑。 但我说的是理论情况,因为你们懂的,实际不仅要看团队的实力,还要拼资源。这些方面,外企真是渣渣...... 另一个就不得了了。天晴要是有了PD-1,按照天晴的风格,这个市场肯定要去抢一下的。 虽然其他厂家占了先机,但这有什么用呢,在实力面前不值一提。到时就比大家谁的实力雄厚了。 两款产品大概率今年都能上市,应该最近就能上市。但可能赶不上今年的医保国谈了。 所以今年就只能在赠药政策上下功夫,等到明年医保国谈的时候,降价进入医保,那时可能会有更多的PD-X上市了,竞争程度不言而喻。 而且看这PD-X的品种数量,如果哪怕只有一半数量的产品上市了,感觉开一个专项带量采购也是可以的了。 几十家一起争,这个价格最后降到什么程度,真是不敢想象。 最后可能会每家都低价,每家市场都不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