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治疗花费往往较高,不少患者希望能通过各种办法,尽量减轻家庭负担。癌症患者中有不少老年人,再加上病情缘故,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甚至病情乱投医的境地。
而一些骗子正是看准患者这些心理,把他们作为诈骗目标设下种种圈套。今天,好医友为大家梳理一下癌症患者可能遇到的几种诈骗方式!希望各位患友们,提高警惕,一定不要相信这些骗局!
▌警惕这7大骗局
(1)“抗癌课”传销诈骗
2019年,杨某被查出早期结肠癌,病急乱投医进入传销组织学习“神医"的抗癌课程,花了近十万元购买保健品,并尝试针灸、艾灸、喝生姜瘦肉粥等各种方法,最后的结果却是癌细胞扩散至脑部,被诊断为结肠癌晚期。
坑害杨某等人的传销组织长期以来打着能治疗癌症的幌子,疯狂拉人,缴纳18800元后即可成为中级班学员,进入公司开始听抗癌课。“我不知道我的日子还有多久,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一定不会听他们的话,一定要尽早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钱财被骗、错过“黄金治疗期”命悬一线的杨某感慨到。
(2)网络购药诈骗
不法分子潜伏在各个病友群中,宣称自己有途径弄到仿制药或原料药甚至啥药都有,患者往往因为迫切的用药需求轻信了不法分子的鬼话,匆匆转账之后,不法分子便人间蒸发。这类诈骗通常只通过微信或QQ而不留手机号码,且金额一般不大,因此很难追究,患者通常“药”“财”两空。
还有不少癌症患者通过网络到美国、印度等国家或是香港地区代购抗癌新药。但药监部门数据显示,70%以上所谓“海外代购抗癌药”的渠道都存在问题,许多都是假冒伪劣药。绝大多数患者无法准确判断药物的真实效果,因此贻误了病情。
另外,且先不说药品真假难辨,更重要的是,难以判断代购的药是否适合患者。癌症患者在病情确有需要时,不妨先通过国际远程会诊方式咨询国外权威医学专家,看是否适用,再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千万不要轻易邮购或网购。
(3)保健品销售诈骗
骗子利用癌症患者关注身体健康的心理,陈述虚假健康状况,引发恐慌情绪,诱导患者高价购买所谓的“保健品”。然而这些保健品并没有什么用甚至可能影响抗癌治疗,等发现问题,骗子已经没影了。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轻信任何保健品,如果身体不舒服就及时就医。
(4)虚假预约疫苗接种短信诈骗
随着新冠疫苗的研发及投入使用,近期频繁出现不法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发送假的新冠疫苗信息,引诱群众点击含木马网址的虚假链接,套取个人信息,以伺机实施诈骗。
注意!目前我国疫苗接种全民免费,而且预约接种只能在正规医疗机构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进行身份登记。因此涉及与银行卡等涉及钱财的交易的疫苗预约的来历不明的网址链接,千万千万不要去点击!
(5)假借火车票、机票退改签短信诈骗
由于疫情原因,不少地区火车票、机票停运。不法分子假借发送改签或退票短信,诱导受害者点击病毒链接,或引导其拨打虚假客服电话,并要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行诈骗。
退改签车票、机票,一定认准官方信息,退票退钱、补贴费用等大多会返回原支付路径,如有特殊情况咨询官方电话后再做决定!
(6)“高额收益”理财诈骗
癌症治疗费用高昂,不少癌症患者想通过一些投资理财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收入。而犯罪分子则可以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广告、微信、QQ等渠道,推销、诱导群众通过网站平台、手机APP进行所谓“投资理财”,以“高额收益”为诱饵,在前期群众小额投资迅速得到返利的情况下,鼓动群众不断加大投资,一旦群众投入几万、甚至几十万,犯罪分子就会将受骗群众“拉黑”“踢出群聊”或者关闭网站、手机APP。
这类诈骗分子往往会安排团伙成员冒充“公司老板”、“知名企业家”、“投资理财专家”或者“暴富群众”,在网络上演讲鼓吹、现身说法,许诺“高投资、高回报”。天上不会掉馅饼,平台大多是陷阱。骗子能成功就是利用了人们的爱财心理,以高额收益为诱饵。虽然对癌症患者而言,“有钱就等于有命”,但金钱面前务必提高警惕,以免救命钱被骗,雪上加霜!
(7)谎称亲友出事的诈骗
一人患癌,全家担心。骗子利用家属对病人之间的关心心理,谎报虚假情况引发家属的紧张情绪,进而实施诈骗。
▌谨记这7大防范要点
面对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癌症患者要如何防范诈骗呢?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防范:
(1)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的文章或专题,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法,以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也可从别人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教训;
(2)克服贪婪的心理,要打消“用小钱赚大钱”“吃小亏占大便宜”或“不劳而获”的念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3)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热;
(4)不轻信所谓的高额回报,不理睬“低门槛高收益”“业内专家指导”等网络投资理财话术,谨慎进入新型金融市场、投资市场;
(5)不参加任何以销售保健品为目的的健康讲座;不参加以免费、抽奖为名义的体检活动;不轻信所谓的“医疗专家”“养生大师”言论。
(6)不轻信“被绑架”“出车祸”等话术,情急之下勿忘核实情况,不轻易与陌生人发起资金往来,更不要贸然按照对方指示操作。
(7)审慎对待重大资产处置,在动用大额资金前多和家人朋友商量,听取专业意见,切勿草率轻易尝试。
最后,好医友再唠叨一句,提高警惕,谨记要点,任何时候都要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来源:肺癌康复圈
文章参考:haoeyou.com/druginfo/2021025902.html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