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上海6家机构成为全国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
9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关于确定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的通知》,公布了全国首批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机构名单,其中上海市6家机构入选。它们分别是:上海市嘉定区第一社会福利院、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上海市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宜川养老院、上海亲清护理院、上海盈康养老院。(上海市卫健委)
长三角又一个首次合作!从民间到官方的“精神医学共同体”在疫后诞生
近日,在沪举行的首届长三角精神医学发展论坛上,“长三角精神医学共同体”的合作建设蓝图徐徐铺开——未来,在各地医学会的框架下,四地将焦“1+2+3”(即建立一份明细单、围绕两大主题、设定三个方向)开展工作,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进一步提速、增质、扩容,最终向全国辐射。一份“长三角精神医学共同体”的建设清单,涵盖共建单位需求、资源和目标;“两大主题”分别指以提升区域精神卫生服务能级,建立具有长三角个性化的“精神医学发展模式”,并向全国辐射;“三个方向”指,结合三省一市精神卫生医疗特色,以“组合拳”方式开展学科发展、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方面的强强联合。(上观新闻)
瑞金医院王振义院士荣获2020未来科学大奖
9月6日,2020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其中“生命科学奖”被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终身教授王振义,以表彰他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的决定性贡献。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为共同获奖者。
上世纪70年代,王振义以祛邪归正、诱导分化的治疗方法着手,带领团队经过不断筛选实验,发现全反式维甲酸(ATRA)可在体外实验中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早幼粒细胞分化、发育为成熟的中性粒细胞。1986年治愈第一例重危病人,标志诱导分化治疗的应用成功,也是瑞金医院血液科践行“转化医学”领域的开端。(新民晚报)
六院完成首例“术中唤醒—清醒开颅术”
目前,在国内只有大型神经外科中心能开展“术中唤醒-清醒开颅”这一项目,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团队在田恒力主任带领下成功实施了市六医院第一例“术中唤醒-清醒开颅”手术,标志着市六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发展进入国内一流神经外科行列。
右侧大脑额颞叶长有肿瘤的患者进入手术室,当手术进入到关键步骤时,麻醉科崔德荣主任医师和谢振玮主治医师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下逐渐减轻麻醉镇静深度,成功将患者唤醒。麻醉科医生对镇静、镇痛药物的精确使用,使得患者在意识清醒、配合指令的同时不存在疼痛感,无恐慌心理。患者意识恢复后安静的躺在手术台上,并按照指令正确的做出了第一个抬手动作。整个唤醒过程,患者生命体征始终保持稳定,没有出现恐惧、呛咳、烦躁等不适情况。
主刀的神经外科丁宛海主任医师和高文伟副主任医师在电生理监测技师协助下描记出患者的脑图,在显微镜下仅半小时便成功完成了肿瘤的切除。整个肿瘤切除过程中,患者始终保持清醒,听觉、语言功能及肢体活动良好。之后,患者再次进入麻醉镇静状态,手术医生顺利完成关颅过程。手术结束后,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各项生命体征良好。(新民网)
胸科医院与徐汇区建立慢病防治管融合模式样板项目
日前,上海市胸科医院以“申康健康科普周”活动为契机,召开胸科-徐汇社区肺癌早筛及防治一体化项目推进会。会上,举行了“徐汇区肺癌防治诊疗中心”揭牌仪式,这是十四五期间徐汇区探索建立慢病分级防治新模式的首个项目。
该项目并非面向普通人的体检,而是面向社区高危人群。胸科医院党委副书记李超红介绍,经过多轮筛查项目后,团队已提出了一套符合我国人群特点的肺癌筛查“高危指标”。除了纳入了国际权威同类筛查项目指标,也根据我国肺癌发病谱的特征,增加了“45岁至50岁”人群组,主要对象女性群体的“被动吸烟”“厨房油烟接触”等筛查指标。(文汇网)
江苏
鼓楼医院荣获江苏省第四届医院品管圈比赛一等奖
近日 ,由江苏省医院协会举办的第四届江苏省医院品管圈比赛在泰州召开,来自全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共计301个圈参加比赛。
本次大赛经专家评选,评出一等奖33圈,一等奖圈组将被推荐参加第八届全国医院品管圈比赛,竞争十分激烈。经过院内选拔、指导,鼓楼医院生殖医学科韵玉圈、重症医学科唯品圈代表医院参加了本次比赛。经过角逐,2个圈双双获得好成绩,生殖医学科韵玉圈获课题研究型专场一等奖,重症医学科唯品圈获三级医院护理专场一等奖。(南京鼓楼医院医院新闻)
“徐氏外科医术”入选南京市玄武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日前,南京市玄武区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召开了玄武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专家评审会。此次评审共有4个项目申报,分别是金石传拓技艺、徐氏外科医术、陶埙陶笛演奏技艺和金陵传统插花。专家们对每个项目的名称、传承谱系、传承发展情况和项目影响力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最终4个项目全数通过评审。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外科(瘰疬科)是“徐氏外科医术”的发源地,科室建科于1969年,由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徐氏外科第二代传人徐学春主任中医师创建。(中国江苏网)
南京市第一医院成功完成100例心脏移植手术
9月8日上午9点,南京市第一医院门诊大楼9楼多功能厅内热闹非凡,该院举办了一场题为“百例换心 你我同行”的新闻发布会,来自全国各地30名“换心人”和医院专家、社会爱心人士欢聚一堂,庆祝该院顺利完成100例心脏移植手术。
经过多年发展,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是国家首批心脏移植准入中心、江苏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南京医科大学及东南大学硕博士培养点、心血管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2年成为江苏省唯一的冠心病诊疗中心。学科拥有3个病区(本部2个+河西1个)、2个重症监护病房, 5个百级净化手术室(包括一间杂交手术室)、1个专用研究型实验室。2011年成为江苏省首个心血管手术过千例的中心,并连续九年心血管外科手术数量和质量位居全省第一。(中国江苏网)
“免疫+放疗”模式成癌症患者救命稻草?专家:免疫治疗需适当“降降温”
江苏去年死亡者中三成源于癌症。据了解,癌症已经连续多年为江苏的头号死因,所以,很多人“谈癌色变”。这两年,“免疫+放疗”模式成网红明星组合。日前,从第5届金陵国际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年会暨放疗质控及靶区勾研讨会获悉,免疫联合放疗如果用得好可以起到1+1>2的效果,但这个模式不是适合每一个晚期癌症患者。
单纯免疫治疗的有效性不足30%,免疫治疗还有很多不可控的以及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所以,患者是不是选择免疫治疗,以及是否选择放疗加免疫治疗,都要专家们经过多学科的讨论进行严格的评估,不是所有晚期的肿瘤都能用免疫治疗。(中国江苏网)
创新:中医药走基层,名医上门开专场
近日,江苏省中医院门诊又推新举措,在疫情防控常态的情况下,开展名医名科专场服务。不仅欢迎广大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定制专场门诊,也可以根据单位需求,名医名科到所需单位上门服务,实现中医药走基层,切切实实为广大百姓提供中医药全方位服务。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三走进工程,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需求,医院从9月份起启动中医药走基层专场定制活动,形式分来院专场,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有需求,医院将根据需求单位人数,疾病种类,组织名医专家开设周末专场;对有些科研院所忙于工作没有时间来医院就诊的单位,医院可组织名医专家上门服务,从就医、交费到中药快递,实行一站式服务,患者无需到医院,中药快递送到家,享用实体门诊的同质服务。(中国江苏网)
浙江
浙大一院与西湖区共建城市医联体
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与转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署协作协议并为合作医院揭牌。浙大一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副院长金百冶,西湖区卫健局副局长邵建松,转塘街道主任郎国伟等出席签约仪式。
为全面落实《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建立公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浙大一院的人才、技术优势,帮助基层医院提高服务能力和医疗技术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浙大一院与西湖区携手合作,以转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探索合作医院模式,共同打造城市医联体。(浙大一院官网)
增加检测频次和密度!浙江要求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为防止新冠病毒可能借助冷链运输的畜禽肉、水产品及其外包装等物品传播蔓延,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于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加强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各环节日常监管,确保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通知》提出,浙江要构建和完善以1个系统(浙江省冷链食品闭环管理系统)、4项举措(闭环管理、溯源倒查、滚动推进、强化规范)、7项工作制度(存量备案制、增量申报制、首站责任制、企业经营承诺制、专人联络制、健康管理制、快惩严处制)为内核的冷链食品物防精密智控体系。(浙江发布)
杭州:我市援疆疾控核酸检测支援工作组完成援助任务顺利返杭
近日,一支由我市市、县两级疾控中心4名业务骨干组成的援疆疾控核酸检测支援工作组顺利完成任务返回杭州。
阿克苏市是南疆区域中心城市,自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该市面临较大的疫情防控压力。杭州市援疆指挥部医疗队全力参与当地疫情防控,并第一时间向杭州市申请选派核酸检测专家前往阿克苏市帮扶指导。市援疆指挥部医疗队发出支援申请后仅半天时间,市卫生健康委就快速完成了援疆疾控核酸检测支援工作组的组建选派工作。在疆支援半个月时间里,工作组直接投身一线顶岗检测,与当地同志并肩作战,每天连续工作近10小时,参与完成核酸检测超过10万人(份)。(健康浙江)
浙江一医院单月完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111台 实现精准微创
日前,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邵逸夫医院)获悉,该院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单机单月量达到111台。
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表示,从最早在国内引进并普及腹腔镜技术,到引进达芬奇机器人并在各大科室落地使用,邵逸夫医院目前有近80%的病人能够享受到先进微创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高效,这让医院提前迈进精准微创新时代。(中新网)
安徽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SPECT和CT开机启用
近日,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最新引进的美国GE双探头SPECT/CT机投入使用,可对疾病诊断,尤其是肿瘤病程分期、治疗方案的拟定、预后评估、疗效随访等方面为临床提供更为先进、快捷、翔实的诊疗资料,启用后将极大提升该院临床诊断能力,从而造福一方百姓。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焦贤春介绍,SPECT/CT是一种核医学成像技术,设备采用高清SPECT/CT图像融合显像技术,具有全数字化,可变角探头;先进的采集、处理工作站,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扫描速度快,成像质量高。主要用于甲状腺癌、骨转移性肿瘤的检测,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肝胆肾动态显像等。(中安健康网)
萧山县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成立
9月9日,萧县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正式启动。据了解,萧县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120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配备专人24小时受理“120”呼救,建立“120”呼救受理和调度指挥系统,具备系统集成、救护车定位跟踪等功能,实现方便、高效、准确并可以省市县三级互联的指挥调度功能。全县共设急救分站点八处,实现急救服务半径,城区小于5公里、乡村小于10公里,完成城区平均急救反应间期10-15分钟,郊区、农村等地区平均反应间期15-20分钟的目标,院前急救有效服务覆盖面积达到100%的目标。(安徽卫健委)
“皖事通”上线城乡居民医保缴费服务
9月9日,记者从省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为更好更便捷服务广大城乡居民,省医保局、省税务局、省数据资源管理局近日共同推动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登记与缴费服务接入“皖事通”App,减少办理医保“来回跑”和“排长队”。
据悉,若用户首次缴纳医保费用,系统会出现未登记提示,提醒用户先填写相关信息,再进行缴费。目前已有合肥、蚌埠、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黄山10市开通城乡居民医保线上缴费服务,芜湖、六安、淮南、铜陵、黄山5市开通城乡居民医保线上参保登记服务,其他市将陆续开通。记者了解到,芜湖在全省率先推出城乡居民参保登记服务,登记人数已超1万人。上线前三天,滁州城乡居民医保缴费人数近6万人,缴费金额超1671万元。(中安在线)
安徽加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 全面实施信息化监管
日前,从安徽省生态环境厅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防止医疗废物管理不当造成疾病传播和环境污染,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的通知。
在完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方面,要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负责医疗废物的及时转运、贮存和处置,至少每2天到医疗卫生机构收集一次医疗废物,并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产生情况适当增加转运频次,力争日产日清。在安徽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中设立省、市、县(区)生态环境部门、卫生健康部门专用监管账户,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实施信息化监管。(合肥晚报)
安徽省医疗专家成功 搭建DIY人工胰腺
9月7日,记者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获悉,该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团队成功搭建DIY人工胰腺,并证明DIY人工胰腺能为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更好的血糖控制和更高的生活质量。相关论文于8月31日在线发表于英国期刊《内分泌代谢治疗前沿》。
近年来,以人工胰腺为代表的胰岛素输注技术发展迅速,为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供了新选择。人工胰腺(又称闭环系统)由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泵和血糖控制器三部分组成。这一设备可动态监测血糖浓度,自动输注适当剂量胰岛素,使血糖处于目标控制范围之内。而DIY人工胰腺是指由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开发并开源共享的人工胰腺,可基于现有商业化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胰岛素泵,由患者自行搭建、使用。(中安在线)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