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北斗夜话》医院多学科诊疗制度的建设策略

2020
07/22

+
分享
评论
健康界知识
A-
A+

多学科诊疗是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大力推动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在我国许多的医院都已经开展,在疑难杂症和急危重症救治上已经展现出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新冠肺炎发生以来,多学科协作在救治重症的新冠肺炎患者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因此,医院应该如何规范化地开展MDT,在给患者带来更多效益的同时,推动医院学科的发展?

2020年7月17日,由健康界精心策划、赛诺菲中国特别支持的《北斗夜话》医院多学科诊疗制度的建设策略主题视频会议成功召开。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务处 邱亭林 处长

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医务处邱亭林处长主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处孙湛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务部魏国庆主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务部沈波部长,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徐玲处长,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处孙强处长参与此次会议,在线讨论医院多学科诊疗中的热点话题。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务处 孙湛 处长

中山医院的MDT发展思路是以病人为核心,组建单病种MDT团队,制定多学科诊疗规范,严格执行监督考评机制。MDT并非适用所有患者,通常来说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疑难危重患者、临床确诊困难患者等几类患者。

多年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坚持发展多学科诊疗模式,截止2019年已组建肝肿瘤MDT团队、肺肿瘤MDT团队、结直肠癌肿瘤团队等59个MDT团队,研发出具有中山特色的多学科诊疗形式,包括:多学科特需门诊和整合门诊、定期病例讨论会、疑难病例讨论会、教学查房等,领跑全国MDT领域。

孙处长肯定了MDT在促进学科建设方面的贡献,MDT改善了亚专业研究深入而知识面相对狭窄的现况;相关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理论得到及时获悉;新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法得到快速的临床应用;多学科间相互提携,提高了各个学科之间专家和学科的知名度。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医务部 魏国庆 主任

MDT代表着科室间的协作,能够在科室之间起到“1+1>2”的作用,是现代医学发展非常需求的合作模式,是对病人有极大帮助的诊疗模式。在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之间的交流,对于全院的整个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进步提升方面,MDT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浙大一院自8年前启动MDT,目前已经创建了多个MDT团队,成立了MDT中心,以学科主导的模式组织、整合了多个科室共同参与到MDT的诊疗过程中。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得原本单打独斗的医生、科室联合起来共同提升、讨论,对于病人的治疗有积极作用。2020年互联网医院飞速发展,浙大一院在原有的MDT模式下积极创新,实现了MDT的钉钉全员直播,实现MDT钉钉直播全院覆盖,单场次直播支持全院2000多医护职工共同观看。MDT钉钉直播的实现对加快了浙大一院MDT的发展,提升全院医疗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谈及肿瘤方面的MDT诊疗,魏主任提到:MDT最早的应用领域就是肿瘤领域,肿瘤方面的MDT诊疗对其个体化、规范化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更加需要开展规范化、专业化的MDT诊疗来治疗肿瘤患者。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务部 沈波 部长

作为2020年初疫情的中心,武汉疫情得以控制离不开全国各大医院的大力支持。武汉市能够顺利度过疫情难关,沈部长认为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一个是钟南山院士提出新冠病毒“人传人”的特性;第二个是李兰娟院士建议武汉市封城;最后是武汉市开设了多个方舱医院,建立火神山医院。

疫情期间,许多病人的MDT诊疗面临距离问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借助互联网,实现了多次远程MDT的会诊,提及如何做好MDT的院内协调,沈部长认为有三个要点:

1. 院内需要有成熟的组织结构,MDT的开展需要有主导部门,能够制定合理的运行方式,带动全员各个科室共同参与。

2. MDT的具体开展需要具有核心领导力的负责人,具有较强的业务技能并且能够协调好方方面面的院内关系。

3. 院内要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励措施的实行对于MDT的长期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作为全国30个DRG国家试点城市的武汉,DRG的推行,必然会影响医院医保的付费方式,如何能够在DRG推行的同时,制定合理的MDT付费制度,也是医院面临的难题之一。

MDT可以整合医院各项资源,促进学科发展、医院发展,良好的MDT诊疗模式的实现,能够有效的提升医疗效率,避免重复的检查,医疗资源的浪费,最终使患者受益。总之,MDT对于整个卫生事业来说是重要的医疗模式。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务处 徐玲 处长

从15年开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MDT工作行政开始介入,在医务处的主导下,一方面建立了比较完善的MDT工作组织架构;一方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最后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在收费方面,截止目前重庆市在MDT方面没有可以参考的收费标准,院内MDT的工作还未实现标准化收费,不过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缺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别设立了MDT的专项奖,鼓励医生参与到MDT的工作当中。

徐处提到:截止目前,院内31个MDT涉及28个科室,在诊断病患,制定合并症诊疗方案的过程中,各个科室相互沟通学习,拓宽了单一科室的视野、治疗方式,保障了病人的治疗质量和安全。2012年8月,成立了结直肠癌的MDT团队,这几年来共讨论了1200例病例,尤其是对治疗模式,大家共同讨论以后,治疗模式由单一手术,变成了根据患者的风险程度来决定是单纯的手术或者是综合治疗,1200例中有106例的局部晚期的直肠癌患者通过MBT讨论后,从直接手术,改为术前的同步放化疗的治疗再加上手术,可以说MDT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治疗方式。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务处 孙强 处长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MDT以来,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医务部主导下的MDT,分为肿瘤专业MDT与非肿瘤专业MDT,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MDT模式。孙处长提到:在医院的MDT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是提升医院各个科室对MDT的认识与肯定,让医院同仁能够意识到MDT是有必要的,不论是对于医生还是患者,MDT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它可以推动学科建设,学术交流,推动医院诊疗工作的发展。

那么在MDT的开展当中,医生获得了什么?一方面提升了医生对于疑难病症的诊断能力,不论是辅助科室包括病理科、影像科,还是临床医生,MDT的开展都提升了他们的检测与诊断的能力。在肿瘤MDT方面,肿瘤患者的病症大多复杂,在肿瘤患者的治疗前,都会开展MDT的小组讨论,在患者初诊后就着手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确定是否继续采取MDT诊疗模式;是否要手术、化疗、放疗,力求为每一位肿瘤患者都制定更加精准的MDT治疗方案。

最后,孙处长提到了在场嘉宾多次提及的MDT收费问题,确实MDT的收费问题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采取发放补助的形式鼓励院内医生参与到MDT当中。

观看渠道

点击 《医院多学科诊疗制度的建设策略》观看

课程海报

健康界介绍

自2012年创立以来,健康界始终秉承“为了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发展理念,把医疗健康领域用户的需求作为第一需求融入到品牌建设中。展望未来,大健康领域将继续在多层次、多需求的常态中行进,短中长期的政策扶持将持续,行业仍将处于快速发展的通道中,行业景气度将持续提升。健康界将继续以“融识 融智 融商”为运营思路,践行“品行 品质 品位”的服务追求,执行以下发展战略:

(一)坚持践行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为医疗健康事业传递知识、持续赋能,为健康中国事业助力。

(二)坚持以传媒原创为灵魂,以全网营销为平台,开展品牌营销、整合营销与社会化营销。

(三)在传媒业务的基础上,扩大对医学教育、创新成果转化、医院品质提升、县域健康促进、互联网技术开发等专业业务的扶持和投入力度,确保长效发展。

(四)集团化运营,统一人、财、物的管理,便于资源的调配,打造综合服务的优势,释放乘法效应。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务处,医院,诊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