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凝血药物市场风险分析简报

2020
06/26

+
分享
评论
桑葛石
A-
A+

【前言】血栓疾病是由于血栓引起的血管腔狭窄与闭塞,动静脉血栓是引发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的首要因素,动脉血栓可导致心肌梗塞、中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外周动脉疾病等,静脉血栓可引发肺栓塞。根据血栓形成机制可将抗栓药物分为抗凝血类药物、抗血小板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和溶栓类药物(链激酶、酰基纤溶酶原链激酶活化剂复合物、尿激酶、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剂)。其中抗凝血类药物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阻止凝血过程的药物,可用于防治血管内栓塞或血栓形成的疾病,目前上市的抗凝血药物较多,按照药物作用机制可分为非肠道用药抗凝血剂、香豆素抗凝血剂类和Ⅹa因子和Ⅱa直接抑制剂(图表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正在持续上升,目前全国心血管患者约为2.9亿,2016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心血管病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为45.50%,城市心血管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率为43.16%。

图表1:抗凝血药物分类

9590159290359248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SGRCR整理

根据PDB样本医院数据显示,2018年抗凝血药物市场规模为29.05亿元,同比增长30.24%,高于抗血小板类药物和溶栓类药物,其中肝素类与香豆素抗凝血剂仍占市场主导地位,2018年市场规模为18亿元占比62%,新型抗凝血药物市场规模11.05亿元占比38%。肝素类药物中依诺肝素近年市场增速较快,2018年市场规模约为4.89亿元,2018年依诺肝素市场规模较2017年增长27.91%,2015-2018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9.85%。新型抗凝药物中利伐沙班占据优势地位,并且2017年阿哌沙班超过利伐沙班,成为全球最畅销的抗凝血药物,在中国利伐沙班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85%以上,阿哌沙班和达加比酯群市场份额占比非常小(图表2)。

图表2. 新型抗凝药物信息汇总表

7341159290357733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SGRCR整理

1. 国家药品集中采购

由于抗凝血药物处于外企原研药与国产仿制药并行的局面,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实施以来,以量换价的机制行之有效,产品价格的下行压力会逐渐加大,并且原研药企为了巩固市场,主动在国家药品集中采购中降价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如信立泰2019年氯吡格雷的失标,从其公布的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可以看出业绩下滑明显,尤其2019年第三季度。

2. 中国本土品牌缺乏竞争力

中国本土企业以生产仿制药为主,企业多且竞争激烈,集中在肝素类和新型抗凝血药物的仿制。肝素类赛诺菲的原研药仍占据绝对优势,本土企业有多家包括九源基因、天道医药、百裕制药、健友生化、二叶制药、千红生化、双鹭药业;新型抗凝血药物如阿哌沙班本土仿制药已有科伦药业、豪森药业、青峰医药和正大天晴;石药集团和正大天晴的利伐沙班也已经获批上市;正大天晴的达比加群酯也已上市(图表2)。

3. 抗凝血药物研发积极性降低

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新型口服抗凝药希美加群问世,随后发现其肝毒性不能接受,2006年撤出市场;2008年达比加群的正式上市,开启了抗凝治疗的新时代;同在2008年利伐沙班进入临床研究。至此,抗凝治疗进入三类抗凝血药物共存的时代。随着新型抗凝血药物专利期逐渐到期,仿药纷纷上市,创新药企未来在新一代抗凝血药物的研发投入积极性可能会降低。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简报,药物,抗凝,沙班,肝素类,血栓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