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中国经验”揭示新冠患者发生ARDS及其进展至死亡的危险因素

2020-03-31   长三角健康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中山医院专家受邀向世界各国呼吸与危重症专家分享抗疫经验。

伴随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各国医务人员急需新冠肺炎诊治的科学方案和有效经验。中国的抗疫专家一边全力投入救治工作,一边及时总结在诊治过程中的发现和经验,希望与全球同行共享宝贵的“中国经验”。

74781585641519840

2020年3月13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宋元林教授团队与上海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合作,于国际著名医学期刊JAMA子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在线发布了一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研究成果,文章第一作者吴超民博士,共同通讯作者郑军华院长。

此项研究首次揭示COVID-19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从ARDS进展至死亡的危险因素,并且首次提出已发生ARDS的COVID-19患者使用甲强龙可能获益的观点。

本研究收集了2019年12月25日至2020年1月26日入住金银潭医院的201名患者。研究首次发现了高龄、中性粒细胞增多、器官和凝血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发生ARDS并进展至死亡的关键危险因素。而与ARDS发生相关但与从ARDS进展为死亡无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淋巴细胞计数、CD3、CD4 T细胞、AST、前白蛋白、肌酐、葡萄糖、LDL、血清铁蛋白、PT。

研究通过数据分析表明,大多数患者(97.5%; 196/201)都接受了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和抗病毒治疗(84.6%; 170/201),包括奥司他韦(66.7%; 134/201),更昔洛韦(40.3%; 81/201),洛匹那韦/利托那韦(14.9%; 30/201)和α-干扰素(10.9%; 22/201)。超过一半(52.7%; 106/201)的患者接受了抗氧化剂治疗,包括谷胱甘肽和N-乙酰-L-半胱氨酸。 62例(30.8%)的患者接受了甲强龙治疗,70例(34.8%)患者使用了免疫调节剂包括免疫球蛋白,胸腺肽和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67例(33.3%)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在84例名ARDS患者中,61例(72.6%)使用NMV,17例(20.2%)使用鼻导管,5例(6.0%)使用IMV,1例(1.2%)使用ECMO支持的IMV。

研究还发现在ARDS患者中,50例接受甲强龙治疗的患者中有23例(46.0%)死亡,而34例未接受甲强龙治疗的患者中有21例(61.8%)死亡。初步表明甲强龙可能可以降低ARDS患者的死亡风险。

研究强调了高龄与ARDS发生和从ARDS进展至死亡风险增加有关。同时发现尽管高热与ARDS的发生有关,但与ARDS患者的死亡风险降低有关。该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抗疫第一线,截至目前,也有超过22万位国际同行阅读了在线原文,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秘鲁、奥地利、哥伦比亚等国家的50多封邮件要求进一步分享相关经验,宋元林教授一一进行了详细的回复。 

北京时间3月28日上午6点,由亚太呼吸协会APSR联合美国胸科协会ATS联合发起了一场“世界各国共同抗疫”的诊疗经验分享会。会议分别邀请了来自中国、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韩国以及美国的呼吸与危重症专家进行视频会议,宋元林教授受邀参与此次会议并分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经验。

作者:钟萱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打开健康界APP,查看更多医健资讯
点赞
打赏 打赏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