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神兽”宅家意外增多,这份防意外伤害宝典请收好

2020
03/30

+
分享
评论
长三角健康
A-
A+
没有“偶然的”事故,只有“可预防”的伤害。

作者:高雅静 罗燕倩

新冠疫情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PICU中收治的意外伤害患儿同往年同期持平,但高空坠落伤却较以往稍有增多。近两个月来,医院共接诊了8例高坠、2例车祸患儿。儿科医院副院长、儿童伤害预防中心主任翟晓文教授呼吁,家长们,防疫同时也别忘了防止意外伤害,多多留心孩子们的安全问题。

近日,5岁的男孩小雨从自家六楼窗户坠伤,奶奶正在家中做饭,听见响声下楼查看,小雨俯卧在地,但意识清楚,有哭闹还能和人交流,而后发现左耳道出血,左手肿胀显著,邻居帮忙拨打120送至儿科医院,经过急诊评估,小雨全身多处骨折,平扫左侧硬膜下出血,左侧枕骨颞骨岩布局颅底骨折乳突积液。进行保守输血等治疗,血压不能维持后进行急诊手术剖腹探查并切除脾脏。虽然小雨最终得到了救治,但身体却落下了无法修复的伤害。

3月23日,儿科医院急诊抢救室接到了一位5岁的车祸外伤患儿,送来时患儿神志不清,重症颅脑损伤,下肢碾压伤。医院立刻为患儿开通了绿色通道进行手术,终于,在通力合作下,孩子转危为安。

上述案例都不是特例,儿科医院PICU从一月下旬至今接诊了多例意外伤害患儿,其中8例高坠,2例车祸。陈伟明医生分析,疫情期间多发高坠的原因大致与孩子宅家时间太久有关,因为太久没有外出,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只有从窗户、阳台观望,有些地方安全设施不健全,于是悲剧发生。

幸运的是,10例孩子经过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放射科等多学科综合治疗后,全部生存下来,但不幸的是,这些伤害给部分小朋友留下了终身残疾,更留下了心理创伤。

附:这份防意外伤害宝典请收好

为了减少或者避免孩子的身心痛苦,为了让每个家庭都能顺利安全的度过疫情宅家和复工复产,儿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郑继翠医生特地为孩子和家长准备了抗伤害宝典!

1、心理建设不容忽视

宅家有网课,手机电脑ipad不容缺少,游戏也是孩子最大的诱惑。家长看孩子玩游戏,发火,打骂,孩子逆反,效果是适得其反,所以给孩子以心理建设,真的很重要。

2、宅家有宅家安全之道

安全之道即为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而不是一味的阻止。

——防跌落:

窗台、阳台栅栏、窗止装装好

窗台、阳台下方不放桌椅板凳

不让孩子单独在家

时刻告知孩子高处物品大人帮忙

——防异物

进食避免哭闹、嬉笑,不惊吓或打骂孩子

小的玩具或部件远离孩子

孩子玩玩具家长在身旁密切关注

瓜子、花生等坚果,婴幼儿要慎重

化学物品、药品放放好,不要放在孩子触手可及之处

——防烧烫伤

热水、热饮、热饭远离娃

小电器放放好

天暖了,取暖器可以收起来了

教会孩子如何识别热水

发生伤害后,紧张惊慌要避免,选择正确的现场急救方法,尽快带孩子就诊。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