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医药人复工,这件事与你有关

2020-02-28   赛柏蓝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医药人注意,复工之下,这些政策与你有关

赛柏蓝2020年第191篇文章  
本文2095字,阅读全文约8分钟

来源:赛柏蓝 | 特约撰稿:贾小庆


近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 “互联网+”部分医疗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明确指出江苏省“互联网+”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病种、价格体系以及医保费用结算标准。



针对纳入的病种


 





通知中指出:医保定点医院中经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互联网医院,为在本设区市参保的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病人提供的“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向医保部门备案后,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按照通知中指出:医保定点医院中经卫生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互联网医院的医院。

那么江苏批准的互联网医院的医院有哪些?

按照2019年8月27日下午,在南京举办的江苏省首批互联网医院启动暨改善医疗服务新闻通气会上通报信息,江苏省省第一批互联网医院有7家,依次为江苏省肿瘤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等7家互联网医院。



针对价格体系


 





通知中指出:定点医疗机构提供“互联网+”医疗服务,按照现行价格执行,不得重复收费。4线上、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同等的支付政策,与线下医疗服务执行相同的目录、医保支付类别和支付标准。公立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复诊,医保支付标准均按普通门诊诊察类项目支付。

也就是说所有线上的互联网诊疗的价格体系要和线下医疗服务实行同步,执行相同的目录、医保支付类别和支付标准。



针对医保费用结算


 





至于医保费用如何结算的问题,通知中也进行了明确“当地医保经办机构要与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签定补充协议。疫情期间,可以采取先网上申请备案、网上互签,后补签的形式开通运行。”由“互联网+”医疗服务定点医疗机构需向患者提供电子发票,采取邮寄报销、预约报销、延时报销等报销方式,完成费用结算服务。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互联网诊疗内容都可以纳入医保报销,江苏省内的医疗服务哪些不在保修范围之内,据2020年2月20日江苏省医疗保障局在“江苏医保抗“疫”再发力,互联网医院看病医保可报销”一文中明确“但不直接面向患者的服务,不属于诊疗活动的服务,非医务人员提供的服务,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查房、医学咨询、教育培训、科研随访、数据处理、医学鉴定、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便民服务等,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按照通知要求,只有直面患者的服务才能进行报销,主要体现在常见病、慢性病复诊病人提供的“互联网+”门诊医疗服务。其他的如健康管理、医学咨询等一概不予报销。可报销、不可报销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之后,后续的工作开展方向就变得清晰。

目前江苏省“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处方调配落地大致有两种模式:

第一,以医院为主体,通过院内进行药品调配,主要是和顺丰、EMS等签订合作协议,在医院完成处方调配之后,通过快递邮寄的模式;

第二,以药房为主体,由第三终端(药店)完成处方调配、通过快递邮寄的模式。上述模式中第二种模式要想完成全部的处方调配,还有渠道限制、价格倒挂、报销比例不同等问题需要去完善。

无独有偶,2020年2月21日浙江省医保局也发布“宁波市医保局疫情期间推行网上就医“云报销””一文。


文中指出“宁波市医保在疫情三级响应期间,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在“宁波云医院”平台上为参保人员诊疗配取的相关药品费用及诊疗费,临时纳入医保结算。 同时,采用主动服务、后台结算的“云报销”模式,对群众垫付的医保费用,在获取“云医院”平台的费用信息、纸质处方、发票后,通过数据人工比对方式,对符合报销要求的费用进行后台报销,报销金额直接划入参保人员社保卡金融账户,真正让群众网上就医‘不跑腿’。

早在2020年1月28日,为了应对疫情,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就发布“实施长期处方 助力疫情防控”通知。 “实施长期处方 助力疫情防控”通知指出:

第一: 对于慢性病、老年病或其他稳定期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实施长期处方报销政策,医疗机构可开具最长2个月长期处方,按规定予以报销,保障参保患者长期用药需求,有效减少赴医就诊次数,缓解医疗机构门诊接诊压力;

第二: 实施“互联网+医保”政策,支持开通互联网诊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常见病和慢性病患者提供复诊服务; 加强基层药品保障,采取双方身份证登记等方式,取消代取药证明;

第三: 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医师处方外流,由定点药店为患者提供配药服务。

据了解,疫情期间还有一大波企业也启动了互联网义诊,如平安好医生联合合肥市卫健委、福州市卫健委等开通抗疫义诊。 丁香医生、微医、春雨医生等多家互联网医疗平台紧急启动线上义诊平台等等。 除了企业之外,疫情期间各地的定点医院也主动开设了线上问诊服务,来解决线下诊疗导致的疫情风险。

由此可见,疫情加速了医疗机构拥抱互联网,对患者是就诊的方面、快捷,对医院是模式的变革,对医药人是否是机遇呢? 有人说2003年的“非典”把大众困在屋内,成就了互联网门户,那么本次的疫情是否会成就互联网诊疗? 是一个值得需要商榷的问题。
 
本文版权归赛柏蓝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打开健康界APP,查看更多医健资讯
点赞
打赏 打赏

已发表0篇文章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