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复工防护 | 牙医工作中,如何保护自己?

2020-02-13   好的牙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活下去,是众望所归,亦是众心所向。

这些天,我们每天都在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河北邢台市有个病例,故意隐瞒病史,失去了最佳治疗机会,终因新冠肺炎致多脏器衰竭抢救无效死亡,并且,隐瞒病情时还去看了个牙,连累了包括医护人员在内的密切接触人员77人需要排查与隔离。

从上图的报道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时间线:

1月17日,从武汉返回内丘县家中;

1月18日,到桥东区天一城魏少东牙科诊所看牙;

1月31日、2月4日,两次就诊,但否认武汉居住史;

2月6日,反复追问才承认武汉居住史,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2月7日,确诊新冠肺炎;

2月8日,抢救无效死亡。

而在2月9日,钟南山团队在医学类预印本杂志medRxiv在线发布了论文《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2019年中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也提到了潜伏期最长或达24天,一半以上患者确诊时无发热等细节。

这让我们更加意识到,并不身处一线的口腔诊所、口腔医生,其实同样危险重重。我们无法得知接诊的无明显症状且不发热的用户,是否为新冠病毒携带者、感染者,唯以更加严苛的自我防护,挺身于战疫前线

如何让诊所和医护更“安全”地战疫?

成为了我们在疫情当下的思考。今天,我们把这些思考,分享给朋友们,希望能帮助诊所、医护们,平稳度过疫情。

一、帮助员工&用户击退恐慌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次疫情的大爆发,激发了人类内心深处关于生存本能的焦虑与恐慌,可能出现一系列包括情绪、思维、行为变化和躯体反应在内的心理反应。

人与人的交互,构成了社会关系的总和,诊所开工时,亦需要关注员工&用户的内心状态

1 情感关怀,接纳情绪

我们知道,在疫情下所出现的焦虑、恐慌等情绪反应,其实是大多数正常人群在面对非正常事件的正常反应。适当的焦虑恐慌反应也有助于激发我们的动力,提高我们的警觉性,促发我们积极采取行动为疫情的防控做好准备。

“焦虑情绪是我面对重大事件的必然反应,我们可以和它和平共处”。我们需要向员工&用户传递情感关怀,引导接纳焦虑情绪的出现和存在,而不是抵抗它、阻止它或者立刻消除它。

2 建议合理安排疫情信息接收

每天大量接触疫情新闻,会让我们淹没在信息的池塘,容易让自己陷入替代性创伤,而且无休止的暴露在残酷信息流下,会使我们一直处于高度压力和高应激状态。

开工之后,无论是面对员工,或者是用户,都应该善意地提醒,建议每天合理安排疫情信息的阅读计划。固定时效的阅读,减少杂音、掌握防疫防控知识,满足自身对确定感需要的同时,也能减少因信息过载带去的心理负担。

3 分享美好,向上向善生长

虽然当下,每个人都在艰难度日,但我们依然相信,生活中仍然会有温暖、美好、值得分享的时刻。情绪不好的时候,这些美好的瞬间,可以给我们正向的支持,利于调整情绪。

我们可以在员工&用户群体间,通过发起“分享美好瞬间”的线上互动等,尝试每天花几分钟,记录美好并分享,帮助我们关注生活中积极的、正向的部分,亦是帮助我们向上向善生长。

4 集体充电,加强内部专业培训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口腔诊所停诊,仅保留了急症诊疗项目。这对于诊所而言,是危机,亦是转机,更是集体充电的好时机。

医学,本身就对技艺有着高要求,而齿科服务,亦需要关注用户心理。趁着大部分员工“休息”的特殊时期,应当好好利用起来,加强内部专业培训,既需要技能培训,亦需要用户心理培训。集体充电,转移了疫情带来的焦虑,同时,也以团队之力而战疫。

二、口腔医疗机构

我们亦知道, 由于口腔诊疗的特殊性,高速涡轮手机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雾、飞沫、气溶胶,

若新冠肺炎感染、潜伏期人员接受诊疗,没有特殊防护措施的加持,存在极大的感染风险

。这时候,医疗机构的担当与责任,便显得重要且必须。

粉色区域就是气溶胶的大体位置

1 预检分诊,筛查发热用户

我们可以在用户进入诊所后,第一时间检查其是否戴口罩,进行体温测量并简单问询,引导使用快速手消液进行手卫生消毒。

同时,要求用户填写预检分诊登记表,问询14天内湖北居住史、旅行史、接触史以及是否出现发热、咳嗽等情况。如果遇到以下情况,要登记好个人信息,并指导其到综合医院就诊。

2周内有湖北旅行史或居住史

2周内曾接触过来自湖北的发热人士

体温≥37.3℃,有咳嗽、流涕、乏力症状等

2 环境消毒,为诊疗加保险

预检分诊处使用消毒湿巾等每日消毒,若预检筛查时发现了高危劝离人员,应随时清洁消毒。引导用户进入诊室后,使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液等进行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并且,还应加大诊疗时用户的物理间隔,如果是非独立牙椅诊室,建议至少间隔一张牙椅安排就诊。诊疗结束后,及时更换口腔综合治疗台隔离防护膜。另外,诊室内加强开窗通风及空气消毒,诊室地面、操作台面、各种物体表面,应使用消毒湿巾、消毒液等消毒。

3 疫情通报,注意防护培训

向诊所的医生、护士等员工定期通报疫情进展。以非聚集性培训的形式强调疫情特殊时期诊疗操作、防护物品处理、器械使用、手卫生、职业暴露处理等规范。

另外,为医护们配备防护口罩或者外科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或眼镜,特别是预检分诊、和高度危险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更应该得到全方位的保护。

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预留一间独立、通风良好的诊室,配备上齐全的防护装备,以供单独接诊急需诊治的口腔发热患者。

三、医务工作者  1 个人防护

1 个人防护

诊疗前,应确定医护人员自己无任何新冠病毒临床特征及接触史。诊疗时,务必佩戴好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衣、面罩、工作帽。另外,建议在白大衣内部穿刷手服,如果没有也希望能自己准备一套衣服,下班时,洗个澡把衣服换下来再回家。没有条件洗澡的情况下,也务必洗手、洗脸、换衣服。

工作期间,不戴手镯、手链、戒指等,严格遵循“两前三后”的手卫生原则,脱下防护用品及工作服后,及时进行手卫生。非清洁的手不接触口、鼻、眼等器官。

2 诊疗过程

特殊时期,严守防感染措施,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诊疗过程中,遵循“一人一用”、杀毒灭菌等操作规范。

凡是接触用户伤口血液的器械,如拔髓针、拔牙钳、牙周刮治器等,每人用后均采用高温高压消毒灭菌。进入用户口腔内的水气枪头、治疗椅位上的头套、灯柄等使用的隔离薄膜均采用一人一用一更换……

我们知道,目前还在接诊的诊所已不多。疫情之下,更多的诊所处于停摆期,如何在冬天里活下去,是更多朋友们所关心的。下一期,我们会继续分享一些思考,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活下去,是众望所归,亦是众心所向。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点赞
打赏 打赏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