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新冠肺炎存在粪口途径传播?冠状病毒是惯犯,勤洗手最有效

2020-02-02   罗医生健康说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新冠肺炎存在粪口途径传播?赶紧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大便里找到新型冠状病毒并不奇怪,在既往的研究中,同样引起肺炎的传染病毒MERS-Cov、SARS-Cov,也就是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非典冠状病毒同样发现了粪口传播途径。

在SARS患者的结肠活检组织中可以检测到SARS-Cov的大量存在,相当一部分患者有消化道症状,粪便中的病毒滴度高过咽拭子。

所以,这些冠状病毒不仅是呼吸道病原,还是肠道病原,而且很有可能粪口是第一感染途径。新型冠状病毒能够经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就有了理由,因为它的近亲是“惯犯”。

粪口途径传播疾病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起“厕所革命”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2012报告中提出:“发展中地区将近一半人口约25亿人无法获得改善的卫生措施。”


印度是露天排便人数最多的国家,约有6.5亿人次。没有处理过的大便会污染食物和水,引起肠道疾病从而造成150万儿童在5岁前丧生。

直到90年代,中国很多地方还是没有隔间的卫生间,里面没有独立的蹲位,而是像壕沟一样的共享“粪道”。而化粪池很多也没有遮盖,通往蹲坑的道路也是遍地屎尿,臭不可闻。

有人形容当时上厕所的体验就是4各字:哭、笑、叫、跳。

哭,恶臭让你流泪;笑,众人一起蹲坑面面相觑;叫,厕所里的蛆虫让人尖叫;跳,脏水弥漫,无处立足,跳跃着上厕所。

卫生条件简陋的厕所,是霍乱、疟疾、诺如病毒/轮状病毒腹泻等传染病和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高发的危险因素,同样也是冠状病毒相关疾病的危险因素。

知道了新型冠状病毒粪口途径的存在,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与呼吸道传播不同,粪口途径最大的克星不是戴口罩,而是洗手。

以前我们常常说,饭前洗手,避免病从口入。但是现在大家需要增加新的认识了,便前便后、和别人握手、接触门把手、电梯等等,也需要洗手或者对手部进行消毒。

最近朋友圈流传的很广的一个段子,是这样的:

武汉病毒所没有一个人感染!武汉病毒所老师的建议分享:1、一定要戴口罩,哪怕最简单的。2、出门带二包纸巾,一干一湿。门把手,电梯按钮等,一律隔着干纸巾超作。3、尽量不去人多的地方,现在去办公室大家分开时间段,每次一人。3、回到家门口,先用湿纸巾擦手。回家后先洗手,把外套,手袋等挂在阳台上吹风,晒太阳。直到今天,全所一千五百多人(包括学生),在武汉这个重灾区没一例感染,连疑似病例也没有。

这个事例先不论真假,里面提到的对电梯按钮的隔离、门把手的隔离,的确是降低了粪口途径感染风险的发生。

那对于日常预防,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

1、流动水洗手。如果可以,学习医护人员使用的七步洗手法洗手。

2、手部消毒。可以用快速的手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特别是接触疑似的污染物,比如感冒、肺炎病人的粪便、分泌物等等。对于接触动物粪便,也建议洗手消毒。

3、对于食物进行烹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不耐高温,56℃下30分钟即可杀灭。

已经明确的呼吸道传播依然是我们防控的重点,但也不能忽视粪口传播途径的风险。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点赞
打赏 打赏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