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新冠肺防控第一现场——感染病区医护人员的那些事
悬挂在感染病区病房红彤彤的小灯笼提醒着大家,这时节是庚子鼠年的正月,而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和厚重的防护服又警醒着人们,这是防控新冠病毒最前沿的战场。这截然相反的气氛,恰似风雨中坚守的庄严意义!
走进绵阳市中心医院,广播里一直重复着温馨提示:“请发热并有武汉接触史的患者,主动接受预检分诊”。一旦符合上述条件,将有专人护送至医院感染病区的发热门诊。
刘茗心 中共党员 感染病区主治医师
在发热门诊,感染病区主治医师刘茗心已经穿好防护服,开始工作。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刘茗心已连续三天坚守在岗位,同时她还承担着感染病区住院总的任务。这个春节,注定是在岗位上度过。
电话响起,是急诊科打来的,“一名发热并有武汉接触史的患者要送到发热门诊,请做好接诊准备!”。在对该患者进行详细问诊后,刘茗心还是决定要做一些必要的检查,查血、CT……索性没有发现异常,“14天内,居家隔离观察,不要外出,如有任何不适,请及时来院就诊。”刘茗心有些不放心,又再次叮嘱了患者及家属一遍。
想着自己是住院总,又遇上非常时期,本想自己能扛下来,三天时间她只休息了6个小时,结果眼睑上长了豆大的麦粒肿,也没有时间去处理。自己的问题不打紧,说到1岁8个月的女儿,刘茗心略微哽咽,虽然在同一个城市,非常想念但是不敢也不能见面,女儿生病她也完全顾不上。在刘茗心看来,“小家”的问题都可以克服,自己多坚持一天就多为“大家”出一份力。
杜宁莉 中共党员 感染病区护士长
新型冠状病毒狙击战打响后,病区所有医护人员没有怨言,积极应对。医院各科室也都派人支援感染病区,这让病区护士长杜宁莉感动不已。作为科室护理上的管理者,她一边协助主任处理相关事宜,又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和发热患者近距离接触:一对一的带着发热病人缴费,做检查,同时根据医院要求,还对留观患者进行人文关怀,送药送餐,进行心理抚慰。一次,遇到一例留观患者的家属比较焦急,她通过电话和该家属聊天到半夜,才将情绪安抚。而她自己却一周没有来得及回家,仅仅在除夕夜和10岁的儿子进行了3分钟的视频。
每天,当脱下防护服那一瞬间,出现在大家面前的都是一个汗流浃背的杜宁莉,脸颊被勒出深深的印痕,手都被蒸气泡白。但在她看来,穿上防护服即使再不舒服,自己都是个战士。科室的同事看见日间憔悴的她,想为她顶一天的班,她却直接拒绝,她觉得,困难不能留给别人,自己还能坚持。
“杜姐,我可以回家啦,感谢你们的照顾”,这两天杜宁莉总能收到类似的消息,“有的时候很奇怪,在这种相互扶持情况下,与很多留观患者结下了缘分”,杜宁莉为这种坚守感到无比欣慰。
寇国先 感染病区主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医院的统一部署下,发热门诊和留观病人由感染病区统一负责。两项极其重要的任务不偏不倚全落在了感染病区主任寇国先的肩上。梳理流程、改造病房、人员培训、防控疫情互联网义诊……作为市级专家组成员,寇国先还要兼顾全市的会诊,对他而言,要做的事太多了,时间总也不够用。一秒当成两秒用,黑夜当成白天用,寇国先一头扎在医院,错过了除夕、错过了对家人的陪伴。
为了让患者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得到专业的建议,寇国先还向医院主动提出把他本人的手机号码公布给社会,每天他都会接到很多咨询电话,包括半夜,只要有患者打来电话,他都会耐心做出解释。有的时候,接打电话手机过于频繁,手机发热直接罢工,为此医院又专门为感染病区配了一部手机以便不时之需。
平日里,在大家看来,心宽体胖的老寇是个好人。没曾想,在“护犊子”上老寇还“深有造诣”。一旦遇到病情严重的患者,寇国先总能找到让大家无法反驳的理由亲自上阵。1月23日,除夕前一天,医院筛查出一例疑似患者,本不是寇国先接诊的患者,他硬是“霸道”地揽到自己名下,自始至终全程由他自己亲自处理,并亲自护送至市上指定救治的传染病医院。大家心理都清楚,他是为了保护科室其他的同志,才总是冲在最前面,也愈发地敬重这个体型微胖的老寇。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时刻,每一个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都是勇士,每一个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都奋战在最前线,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岗位,逆行向前,守护着人民的健康。
文 / 刘杨 朱芯仪
图 / 邓凌腾
审核 / 韦林川
——THE END——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