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的全国药品联盟带量采购拟中标结果公布,平均降幅59%,与去年试点城市的中选价格相比,平均降幅25%。老姚看到个别品种已经跌破成本价,苏州东瑞5.67分/片,复星医药子公司重庆药友氨氯地平7分/片;齐鲁制药各个竞标产品全线最低价……这种近乎“肉搏”的地板价也使竞争市场走向白热化。
“蛋糕”变小了,竞争越发激烈,面对变化我们看到国企正在调整,外企也在布局。
带量采购未来大规模集中采购的常态化势必会驱动中国医药市场的巨大变革,诸多以往的“战略”早已不再适应变革下的国内市场。积极拥抱变化将成为今后医药人抢占先机的先发优势。
当我们还在抨击“4+7集采”可行性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在开展临床BE、布局国外产品转报;当我们还在观看一致性布局企业的资金投入和申报进度的时候,有的人已经率先竞标“4+7”,开始享受集采政策的“利好”;当我们还在奢望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会有“提价空间”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开始思考企业战略,着手未来管线布局。
面对巨变中的医药市场,医药人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四个“快速”或许能给你点滴启发!
一
快速选择
1、选择企业:
从中国的集采模式或许可以看到美国模式的影子,未来的医药市场竞争中,最有可能胜出的当属以新药研发为主的创新型企业,以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拥有足够产能和丰富产品集群的大仿制药企业和具备高壁垒的专科企业。因此,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倾向性的企业类型,没有更好,只有更合适。
2、选择产品:
目前只有25个产品先后经历两次集采,竞价产品价格均大幅下降,“4+7”已惨不忍睹,“25省扩面集采”更是面目全非。目前,非集采产品仍是“过渡期”可以选择和关注的,但并非长久之计。而创新药、部分专科药、中成药、独家剂型/产品、急救药等,比较之下,受集采的影响小,推荐重点关注。
3、选择岗位:
“精益求精”是每个行业对岗位的要求。医药行业在整体变革调整后,淘汰的一定是大批“弱者”,各个岗位的设置一定是最大程度的追求“性价比”,回归医药本质职责需求。无论是销售岗、商务岗还是市场岗、准入岗、招商岗等等,对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肯定越来越高,这也是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选择”后需要快速“转变、适应、提升”!
二
快速转变
“转变”是观念和行为的升级!
1、转变观念:
按照以往数十年的认知对医药行业进行解读在医药大变革的背景下,或许已“力不从心”,快速转变观念,顺势而为才是我们“医药人”应该、也必须迈出的一步。
2、转变行为:
或许经历集采产品的“医药人”已被迫转变行为,包括销售行为、拜访行为、开发行为、上量行为,甚至思考行为等,但尚未经历集采产品的“医药人”更应该居安思危,快速调整。只有在政策趋势认可和允许情况下的“合规行为”才是顺应变化,适合未来医药市场的行为。
三
快速适应
从销售模式的转变、医药政策的变换再到产品领域的改变等等,所谓“习惯”的改变永远是最难的。但是,面对席卷而来的狂风暴雨,“过渡期”显然是一种奢侈品。
大浪淘沙后的医药市场,面临着“选择”和“转变”的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快速适应新的政策、企业产品岗位和模式,比如借助知药管家进行合规业务管理,更高效得管理学术推广证据链,更有效得地进行数据分析。
四
快速提升
医药行业再也不是“吃经验饭”的时代,“高性价比”的岗位需求也在倒逼医药人的主动提升!
1、强化全局观念:
“集采时代”的医药市场,再也不是靠单一产品、单一价格体系、单一销售模式就可以立足的。未来模式下,一定是丰富的产品集群、绝对的成本产能优势、多模式灵活的推广思路才会占据市场的先机和优势竞争地位。因此,需要每一位医药人具备全局观念,站在更大政策背景、更广区域范围、更全产品管线去思考自己的市场和产品。
2、提升学习能力:
变革下的医药市场需要全新的推广模式、全新的管线布局和全新的品牌思维,“互联网+医疗”大热,未来必将有更多互联网、电商等模式或渠道的加入与融合,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机遇,医药人也应对自身有着更高的要求,从“专能型人才”向着“全能型人才”过渡。知药客平台,也会尽力为医药人业务提升和机会的拓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从“4+7”到全国扩面采购,牵动了一大批医药人的心,也不得不面对新的变化和形势,学会在不断变化的动态中“快速选择”、“快速转变”、“快速适应”、“快速提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