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药企眼下最重要的事不是裁员 而是优化人才结构

2019-01-18   医药史立臣

战略明确的药企,应有清晰的人才战略。

有朋友告诉笔者,某国内药企准备裁员了。

但由于对裁员一事心有戚戚,怕引发不正常的事情,影响2019年的营销,于是想制定一个较为妥善的裁员方案。

2018年,中国乃至全球医药市场,裁员成了一个沉重的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外资企业2018年裁员情况

辉瑞计划裁员1800人

艾尔建:裁员1400人

赛诺菲:裁员400人

诺华:裁员2200人

诺和诺德:裁员650人

葛兰素史克:裁员650人

武田:裁员450人

拜耳计划裁减12000人

中国药企

目前国内药企的裁员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基本上不敢表露出来。

表露出来会引发关注,比如上市不到三个月的迈瑞医疗近日深陷“解约风波”,

2018年12月29日,一篇题为《迈瑞医疗强制解约应届生》的文章将上市不久的迈瑞医疗推上了风口浪尖。文章称, 迈瑞医疗秋招签约2019届高校毕业生485人,其中解约254人,保留231人。迈瑞医疗称解约是因为通过业务梳理发现,更加需要有相关经验的社会人才而非应届毕业生,并承诺支付违约金5000元赔偿金。

迈瑞医疗 “解约风波”其市值受到严重影响,可谓得不偿失。

但中国药企现在也是苦不堪言。

4+7带量采购,29个产品价格降幅从1%至90%以上均有,大部分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其中两个产品降幅超90%。

空间大幅度被砍掉,很多以医院为主要营销渠道的药企难以再支付庞大的营销团队的维持费用。

对于近来跨国药企转型的裁员风潮,有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国医药改革,医药政策的不断落地,外资药企裁员或已成趋势。

药企裁员的原因基本包括:

1.大量专利药到期,仿制药竞争让原研药营销难以为继,这一点是导致外资药企裁员的主要原因。

2. 带量采购,两票制等国内政策

由于带量采购等政策影响,很多药企营销费用难以凭借之前的空间支撑,价格大幅度下降,这是国内药企正在或者计划裁员的主要因素。

3.辅助药目录,打击商业贿赂,药企产品结构竞争优势下降

由于很多药企的主销产品是辅助类用药,也有是中药注射剂等药物,现在市场对这两类药物的限制力度加大,很多药企的业绩下滑严重,传统营销难以为继。

中国药企裁员,需要慎重,好的药企是借机优化人才结构

笔者史立臣始终认为,目前中国医药市场是出于大的转折期,这个转折期内,是强化竞争的时候,而不是弱化自身的时候。

由于市场竞争格局的转变,产品的竞争力持续下降,但市场上需要的营销力度却在加大,而不是减少。

政策层面可能会极大的降低产品价格运营空间,营销空间不够,但千万不要指望现行的政策能够完成营销业绩。

目前的带量采购政策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些不完善的地方可能导致带量采购难以为继,如果这时候裁员了,后期需要营销力的时候,营销团队的组建就会成为大问题。

现在的很多药企的人才结构老化现象严重,借着政策的因素可以进行人才结构的优化,比如:
淘汰那些吃老本,不肯干活的人员;

淘汰那些专业度不够的人员;

淘汰那些营销管理思维陈旧的人员;

淘汰那些不肯担负责任的人员。;

淘汰那些没有创新力的人员。

在任何一个行业变迁中,都是吸取优秀人才最好的时候。

所以,建议发展战略明确的药企,要有清晰的人才战略,借着这个机会,优胜劣汰,构建起一个有竞争力的人才结构。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药企,裁员,结构,营销,政策,迈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