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医疗卫生制度、医学教育制度的介绍,这次访问还安排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患者安全与质量管理、多学科会诊等医院管理方面等课程。
感受一
关于医院微观管理模块的授课,我们的第一个感受是:管理团队职业化水平很高。
给我们授课的讲师,凡是涉及医院管理的,全部都是相关工作岗位的骨干或者中层管理者。例如,讲授医院财务管理的是霍普金斯医院的预算与财务规划总监;讲授信息化建设的是霍普金斯医院的信息中心主管;讲授患者安全与质量管理的是阿姆斯特朗患者安全与质量中心的工作人员……
虽然他们大部分时间在从事管理实践工作,但从授课过程中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他们普遍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功底,明确的工作目标和系统科学的工作思路。后来了解到,管理团队职业化是他们管理文化的一部分。据说医学院的大系——麻醉系的主任已经履职5年,因为大部分系主任(往往同时兼任医院科主任)都有专门的管理学学位或者接受专门的管理学教育,而他缺乏这段经历,所以在科室管理中总是被质疑,一气之下,辞去了炙手可热的系主任兼科主任岗位,专门去读公共管理学位了。
比较而言,国内医院显然对管理的重要性、专业性认识还不到位,在管理团队的选拔上,往往“医而优则仕”,使得管理团队在日常业务管理和运营管理中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难以做到科学化和精细化,这也是制约医改目标实现、公立医院管理难以实现精细化的一大瓶颈。
感受二
第二点感受是,各个管理模块的精细化程度都非常高。例如,财务管理,预算与规划总监介绍到,要做长期战略规划,年度预算要和战略相一致;在日常运营中,财务管理要在医疗质量和成本之间做平衡,要准确测量每个中心、多维度的成本,要关注主要财务比率……这些都是非常精准的管理理念。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聚焦战略目标,细化为年度计划,和各个中心博弈,算准哪些钱可以花,哪些事应该优先办,譬如说为了改善病房服务条件,是对老病房楼进行维修还是新建病房楼?都基于非常精细的计算,然后变成医院层面的决策。成本核算,1000多床位的医院,居然设了700多个成本中心。对MRI等部门的成本核算,不仅包括成本中心角度,还有开方科室维度,进行开方、执行等全过程追踪,看到底哪个环节影响了成本,是排班问题?开单太集中以至于患者排队的问题?等等,进而给出科室清晰的成本数据和管控路径。财务团队日常工作安排上也非常精细,几号出报表,几号讨论数据,几号报给主管,几号给院长解读,都有详细的规定。财务日常工作的深度、广度、对业务和管理决策的支撑力度,霍普金斯医院都达到了想当高的水平。
在参观过程中,很多细节让我们能强烈的感受到霍普金斯医院日常管理的精细化。例如在建筑和标志管理上,有很多贴心的布局和设计。在每个医疗中心边上的道路和入口,都有便于患者识别的地图和指引标志,每栋医疗中心的入口都有便于患者使用的轮椅免费试用,患者咨询与服务设在大厅正中指引患者便于就诊,急救车辆专用出入通道与患者通道分离直通急救中心。不同医疗中心各种基础设施完善既便于患者就诊又能保护员者隐私。病房的门外都有患者与探视人员休息区域,这些很好的彰显了医院“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由于时间的关系,对于美国的医疗管理体制和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科学精细的管理仍需要深入了解。
文 | 韩斌斌
辑 | 张艺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