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观·健谈》第10期 | 对话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创新药的中国速度与全球梦想
安斯泰来(标清)
从新医改到健康中国2030,从医保集采到创新支付,近年来中国医疗健康医药行业发展日新月异,机遇与挑战不断。无论是医疗机构还是医药企业,都需要更有远见、更灵活、更有能力来应对各种变化及不确定性。
如今,中国医药市场在产品结构上也在发生变化,从原料药到仿制药,再到现在的创新药。从2024年初,从中央到地方,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的创新药的新政策,支持创新药研发生产,包括进入市场、商业化等。这对在华外资药企来说,是机会还是挑战?未来围绕创新药的市场策略是什么?
近日,我们特别邀请到了安斯泰来中国区总裁赵萍女士做客《红观·健谈》,一起聊聊安斯泰来作为一家跨国知名药企,在加速创新方面有哪些洞察,以及可以分享的好经验。
赵红:非常欢迎赵萍总裁做客《红观·健谈》,首先请简要的为我们介绍一下安斯泰来是怎样的一家公司。
赵萍:安斯泰来制药集团是一家全球性制药公司,业务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全球员工超过14500人。作为一家以创新为驱动的全球制药企业,安斯泰来专注于提供创新药物,涵盖肿瘤、免疫、泌尿、眼科等多个治疗领域。自199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安斯泰来一直致力于将先进的医疗产品和服务带给中国患者。
赵红: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锁定焦点领域,发力加速创新药中国可及”,安斯泰来作为一家全球性制药公司,在中国当前鼓励创新药的环境下,是如何应对并抓住机遇的呢?
赵萍:中国医药市场确实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政策和市场需求都在推动着创新药的发展,这对外资药企来说,机遇大于挑战。这些优惠政策,有助于加速外企药企将全球领先的创新成果尽快引入中国市场,并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一起,合作研发满足本地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既实现“在中国,为中国”(In China, for China),又实现“在中国,为全球”(In China, for Global)。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诸如市场竞争加剧、技术创新难度加大等挑战,但通过不断创新和技术积累,我们有信心在未来5至10年内,在中国创新药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赵红:政府近期对创新药推出了多项鼓励政策,对此您有何看法?您认为创新药的这些政策对行业具体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萍:我们深切感受到过去十年,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创新药的巨大鼓励和支持,这极大地推动了创新药在中国的研发上市进程,并吸引外资企业在华加速创新药研发及上市。同时,相关政策如北京创新医药发展的若干举措,从研发、临床试验、审评审批等多个环节提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这对于促进中国创新药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2015年开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以来,临床试验批准速度大幅提高,在北京和上海等地有的甚至在三个月完成了临床试验许可。其次,中国加入ICH提高了临床试验的质量标准,新的专利法实施进一步激励了创新。此外,市场准入方面也在加快步伐,通过NRDL及其他多元化准入机制如创新支付、商保等,显著降低了新药入医保目录所需时间,极大提升了创新药的市场接受度和可达性。最后,人才队伍建设、政策资金支持以及资本市场活跃,也为创新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赵红:您刚才也提到了目前创新药在中国的研发上市进程已经加快,那我们回到创新药生产环节,您认为当前面临的挑战是什么?关于创新药鼓励政策的完善之处,您还有何建议?
赵萍:由于生物制剂生产复杂且工艺周期较长,我们期待政府出台分段生产的相关政策,以便就近为中国市场提供产品,减少运输时间并快速响应市场需求,以更好的满足医疗需求。另外,虽然目前的政策在加速审批和市场准入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我们仍期待进一步解决创新药的市场推广问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即如何确保患者能及时获取药物,降低可及成本,提高效率和安全性。
赵红:解决了生产、上市等问题后,您认为创新药进入医院市场的流程是否会有所改变,例如融合用药或新型流通模式?
赵萍:创新药的确可能引发院内外多个医疗机构的合作,形成全新的融合用药流程,并有望出现更为灵活的药物流通模式,以提高患者对创新药的可及性和接受度。
赵红:创新药会给市场带来多种改变,其中支付方式就会呈多元化趋势,那么您认为医院在药学服务和处方开具方面应如何应对?
赵萍: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从整体支付模式、患者治疗效率等方面考虑进行医疗服务体系的创新和改革,以更好地实现患者可及性目标。
赵红:随着全球医疗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政策导向,特别是在创新药领域,安斯泰来制定了一系列的转型目标和措施,那么其创新转型的原动力是什么呢?
赵萍:的创新动力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将科学进步转化为患者的价值。具体来说,公司致力于研究前沿技术,并将它们应用于临床场景,如基因调控、细胞治疗、靶向蛋白降解和线粒体机制等方面,目标是使患者能在可支付范围内通过延长寿命,展现生命价值的方式受益。
赵红:我们知道安斯泰来拥有丰富的多元化合作,通过这些合作,其在肿瘤和免疫等领域扮演了什么样的重要角色?
赵萍:安斯泰来不仅与全球领先的研究机构和生物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针对肿瘤和免疫疾病的创新疗法;而且与专业公司合作,建立先进的技术平台,如基因调控、细胞治疗和蛋白降解技术,以推动新药的研发;同时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和专业知识,加速临床试验的进程,扩大临床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通过这类合作,安斯泰来一方面加强了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肿瘤和免疫疾病治疗的进步,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赵红:我们了解到,安斯泰来增加了在中国的投资,并采用多元化合作模式,这是基于什么原因呢?您认为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及其前景如何?
赵萍:进入中国30年来,安斯泰来一直坚定的加码中国,并借助多种创新合作模式,加速新药进入市场的进程。例如,我们与本土创新药公司科望医药合作,共同开发前沿技术平台下的创新产品。此外,公司还与其他知名药企开展商业模式上的合作,推动产品的快速可达性和医保通道的拓展,以便更多患者能够获取和使用这些创新药物,从而真正实现让患者受益的目标。我们一直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战略市场之一,不仅在重磅产品的全球三期临床试验时确保包含中国市场的同步,还在中国设立了包括上百名研发人员的研发部门,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例如针对胃癌患者的创新疗法。安斯泰来集团已将中国作为全球五大重点市场之一,全方位提升中国团队的能力,这充分显示了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医药创新政策的支持,也高度看好中国医药市场未来的发展潜力。
我们一直希望通过in China for China的方式,不仅服务中国市场,也能助力全球化发展。公司2025年的目标,是在政策支持下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突破,并期待看到更多的新药在中国甚至全球市场上出现,以推动中国患者的医疗水平与国际同步,使医务人员能站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中国科技成就。
赵红:安斯泰来如何看待新质生产力对医药行业带来的机遇?其在技术创新等交叉领域又有哪些探索实践呢?
赵萍:对于医药领域而言,我认为新质生产力可以提升生产和研发效能,并强调创新需求的重要性。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对医药行业带来的机遇是巨大的。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医药行业的创新,极大加快研发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通过跨界融合的方式,将人工智能和其他尖端技术融入药物研发、生产及销售各环节,从而满足更多未被满足的患者需求。安斯泰来拥有专门的创新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探索诸如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新兴领域中的技术和工艺改进,例如平台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率。
赵红:非常感谢赵总的分享,最后一个问题我们想聊聊领导力。因为它不仅影响着公司文化、团队士气,还直接关系到战略决策和执行力。那么,在当前医药市场竞争激烈且行业转型中,您认为作为头部药企领导者应具备何种能力和特质?作为安斯泰来中国首位女总裁,您如何看待女性领导力在这激烈变革时期的竞争优势?
赵萍:领导者的必备特质包括清晰的战略愿景、强大的方向判断力,能引领团队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合力以应对变化和竞争。此外,还需要不断学习、适应并拥抱变革,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和坚定的目标追求。虽然性别并不决定领导力的本质差异,但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女性领导者往往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坚决达成目标的决心,这也是她们的独特优势之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