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高则质量更好?仿制药使用受困“价格旋涡”
仿制药的意义远不止节省单款药物的医疗费用这么简单,它的出现使得药价整体下滑,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在药品市场,存在一种现象,叫做“仿制药竞争悖论”。
就是说,当原研药专利过期后,会有大批的仿制药上市,但原研药厂商不但不降价,反而会提高其药品价格。
甚至对于患者来说,他们也更乐于花高价钱购买原研药,而拒绝使用更便宜的仿制药。
价格高几乎被等同于质量好,但这种判断依据是否合理?
美国UPMC(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首席药学官兼健康计划(UPMC Health Plan)高级副总裁柯尼斯·马诺里斯(Chronis Manolis)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表示,仿制药的关键在于一致性评价。事实上,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并不大。
“UPMC非常支持患者使用仿制药,因为它和原研药一样安全,且价格更加友好,可以极大地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他说道。
仿制药使用受困“价格旋涡”
多数情况下,药企在给药品定价时,很少会发布该药物的成本效益评估报告。这导致,药物的初始定价,可能只顾及到了药企自身的利益,价格可能存在虚高。
据JAMA Network最新报告,美国联邦医保D部分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全年医保支出占比最大的250款药物中,46%的药物都没有进行成本效益评估,余下54%的药物虽然进行了评估,但多数达不到最低质量标准。
这250款药物的医保支出总额为1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37亿元),占比高达84.1%。其中,159款药物只有原研药,而没有同类的仿制药,占比超过六成。
这意味着美国医保目录中的许多处方药,尤其是原研药,其标价可能只顾及到了药企的利益,价格可能虚高,损害患者利益。
以Neulasta(培非格司亭)为例,这是一款典型的生物制剂原研药,由安进公司研发,用于帮助接受化疗的患者提升白细胞数量,然而治疗费用相当高。
一针Neulasta售价高达6231美元(约合人民币4万元),而仿制药Ziextenzo的价格则低至4108美元(约合人民币2.7万元),后者由诺华旗下仿制药单元山德士研发,于2018、2019年先后在欧洲和美国获批上市。
尽管价格降了差不多一半,但仿制药的使用却面临诸多阻碍,包括患者不信任,使用意愿低等问题。
患者常常担心仿制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足,不愿意使用。更有甚者,部分患者坚守“一分价钱一分货”的理念,质疑仿制药价格低是因为质量不过关。
此外,不是所有原研药都有仿制药。
原研药拥有药品专利,能在一段时期内阻止仿制药进入市场。如果没有仿制药,患者就只能使用原研药,或者换一款药物,通常是转换治疗类别。在某些情况下,转换治疗类别之后,患者会因自身病情而更倾向于使用原研药。
即便是医生,对仿制药的接受度也有待提高,尤其是对一些生物仿制药。
所谓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s),就是生物制剂领域的仿制药。生物制剂以生物为原料,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等。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政策咨询办公室(ASPE)曾进行过一项全国性调查,覆盖507名执业医师,涉及专科包括皮肤科、胃肠科、血液科、肿瘤科等。
结果表明,对生物仿制药具备基本了解的医生不足半数,甚至连之前曾开过生物仿制药处方的医生也不了解。无论此前有无此方面经验,所有受访者,不论专业领域和经验水平,全都需要接受生物仿制药的教育。
此外,超过1/3的医生表示,更倾向于使用原研药;近1/2的医生表示,在生物仿制药上市后很长时间内,尝试意愿较低。
研究人员表示,医生在认知层面的差距,以及对仿制药的不信任,将阻碍仿制药的推广和使用。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